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氯苯醚酰胺[N-(2-(2,4-二氯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Y13149]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策略(PFVS)快速发现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创制化合物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苯醚酰胺对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对供试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值在0.008~15.25 mg/L之间,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辣椒疫霉和链状腐霉活性较弱。田间试验表明,氯苯醚酰胺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75 g/hm2时的平均防效为79.6%,其防效总体略好于噻呋酰胺(75 g/hm2的平均防效为77.3%)。此外,氯苯醚酰胺对采自浙江和江苏两省的125株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布在0.002~0.259 mg/L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1 ±0.008) mg/L,因此可将其作为水稻纹枯病菌对氯苯醚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32.
小麦幼苗对镉和1,2,4-三氯苯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含水率及膜脂过氧化物测定等方法,研究镉(Cd)和1,2,4-三氯苯(TCB)污染对扬麦13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和TCB污染造成扬麦13幼苗含水率降低,导致膜脂过氧化。Cd和TCB污染对小麦叶片中的蛋白质组分也有较大影响:与对照相比,污染处理后的叶片蛋白组分中检测出12个TCB胁迫诱导蛋白和10个Cd胁迫诱导蛋白,其中有些蛋白是TCB特异性诱导蛋白,也有一些蛋白为Cd2+胁迫特异性诱导蛋白。这些诱导蛋白的产生可能是扬麦13对Cd或TCB污染的一种适应性响应。  相似文献   
33.
HPLC法测定盐酸氯苯胍原粉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氯苯胍的含量。方法:样品经1%盐酸甲醇萃取.以SHIMADZUC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甲醇和2.5%的磷酸溶液以体积比75比25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为317nm处测定。结果:峰面积与盐酸氯苯胍的质量浓度在1—100.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标准加入回收率为(n=6)95.2%,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0.5%。  相似文献   
34.
21.2%春雷霉素·氯苯酞WP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2%春雷霉素·氯苯酞WP防治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田间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238.5、310、381.6g/hm2时,对水稻叶瘟的防效分别为64.35%、70.91%、76.04%;对穗瘟的防效分别为62.04%、68.95%、74.51%;与空白对照相比其增产率分别为9.33%、16.20%、20.47%.  相似文献   
35.
宋洋  王芳  蒋新 《土壤》2011,43(3):343-349
1,2,4-三氯苯(1,2,4-TCB)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包括好氧降解、还原脱氯和共代谢。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对1,2,4-TCB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微生物降解的可行性,讨论了其好氧降解的微生物种类以及降解途径,阐述了厌氧条件下,混合菌群以及纯菌株对1,2,4-TCB还原脱氯的过程,目的是为1,2,4-TCB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应用CNDO/2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12个氯苯类化合物(包括苯分子 )的电子结构,并结合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氯苯类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对花Jiang鱼(Guppy)和发光细菌(Microtox)半致死量负对数(DLC50、EC50)之间的定量关系,分别获得氯苯化合物最低空轨道(LUMO)与最高占据轨道(HOMO)的能量差)DELH)与DLCT50和EC50之间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分虽为0.969和0.937)。结果表明:DELH值越小,即化合物接受电子的能力越强,则氯苯化合物对Guppy和Microtox手毒性就越大,据此可预测氯苯化合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37.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和ermB基因和不含mefA/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在能量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采用棋盘法分析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对分离菌MIC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分离株的膜蛋白图谱.结果显示:CCCP可对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产生影响,可增强其对红霉素、阿齐霉素的敏感性,但不影响其对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含有ermB基因、不含mefA/ermB基因的耐药菌,对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受CCCP的影响.菌株膜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与其他菌株的膜蛋白图谱差异较大,其膜蛋白条带多而深浓,在45 000处有明显的条带,其他菌株无该条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膜主动外排的相关蛋白.本试验结果佐证了在链球菌内存在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相似文献   
38.
占昌朝  赵新萍  曾湘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49-5050,5053
以甲苯、氯苯、乙二醇单甲醚分别作为单组分溶剂,又用乙醇分别与上述溶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3种混合溶剂,用葡萄糖和锌粉为还原剂,以4-氯-2-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偶合和二次还原合成紫外线吸试剂UV-327。结果表明,在该工艺的第2次还原中,混合溶剂比单组分溶剂效果好,用乙醇与氯苯配成的混合溶剂较好,溶剂回收率大于85%。通过HPLC,1H-NMR,IR和紫外光谱对目标产品进行了分析。该方法以4-氯-2-硝基苯胺计,总收率>83%,目标产品纯度为99.76%。  相似文献   
39.
综述了杀菌剂氯苯嘧啶醇的环境转归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在动物、植物、土壤和水体中的降解动态,并对其环境转归机理进行了总结。氯苯嘧啶醇在环境中化学降解主要以光化学降解为主,而水解和微生物降解较困难。  相似文献   
40.
一氯苯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氯苯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土娄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不同体积分数(0,0.5%,1.0%,2.5%,5.0%和10%)一氯苯对土壤脲酶活性及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参数(Vmax,Km和k)的影响。【结果】一氯苯对土壤脲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其中4个土样脲酶活性与一氯苯体积分数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进行拟合。供试土壤轻度污染时的一氯苯临界浓度为34.0g/kg。随一氯苯体积分数的增大,土娄土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增大,Vmax/Km、Km和k的变化规律性不明显,红壤的各特征参数受一氯苯的影响较小。【结论】土壤脲酶在一定范围内可表征红壤受一氯苯污染的程度;一氯苯加速了土娄土脲酶和尿素复合物的解离;一氯苯与土壤脲酶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