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超临界CO_2萃取杏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从杏仁中提取出杏仁油。采取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及静态萃取与动态萃取相结合方法 ,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 CO2 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当压力为 3.5MPa,温度为 70℃ ,CO2 体积与物料比为 47m L/g时萃取效果最好 ,萃取率为47.0 3%。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功率对超声波强化提取尤一大扁杏仁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提取杏仁油影响大小次序为: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8、超声功率250W、30℃提取10min,提油率为49.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疆杏品种杏仁油提取率,为新疆杏仁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杏仁油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农业科学院轮台果树资源圃的杏品种为原料,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提取率较高、产量较大的小白杏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剂、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对小白杏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出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剂为三氯甲烷、料液比为1:12、浸提温度为80 ℃、浸提时间为180 min、浸提次数为2.[结论]最佳试验提取条件下,小白杏、佳娜丽、有毛小五月杏、莎车洪续克、大尤佳杏仁油提取率分别为72.67;、82.99;、69.78;、65.50;、70.74;.  相似文献   
14.
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为防止杏仁油的氧化,扩大杏仁油的用途,以麦芽糊精和牛乳分离蛋白为壁材,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的杏仁油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微胶囊的最佳配方,正交法确定了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杏仁油微胶囊包埋最佳配方为杏仁油质量分数25%、牛乳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5%、大豆卵磷脂质量分数2%和麦芽糊精质量分数48%,在20 MPa压力下均质处理;喷雾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进料温度5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可制得高质量高包埋率的杏仁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达94.7%.  相似文献   
15.
杏仁油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浸出法制油粕中含残油少、粕的质量高、可做为提取蛋白质的优良原料.苦杏仁中脂肪含量为35;~50;,蛋白质含量高,油粕可以作为提取优质蛋白质的原料.试验以苦杏仁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杏仁油,通过对比无水乙醇、无水乙醚、正己烷3种溶剂的提取率,选择了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杏仁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浸提温度60 ℃,浸提时间80 min,浸提2次.  相似文献   
16.
本刊提示     
通过时间、压力、温度及CO2流量对杏仁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南疆栽培杏品种杏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30个南疆栽培杏品种杏仁油脂肪酸组分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与4个华北栽培杏品种进行了比较。在参试的30个南疆杏品种杏仁油中共鉴定出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15种脂肪酸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83.26% ~ 88.81%,各品种均以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次之,棕榈酸第三,存在“高油酸、高亚油酸、低棕榈酸”的优异种质;南疆杏与华北杏杏仁油脂肪酸组成较为接近,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脂肪酸组分的含量在各品种间亦存在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6.37% ~ 49.38%和3.44% ~ 79.57%,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遗传多样性,但油酸及亚油酸等主要脂肪酸组分的变异幅度不大,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杏仁中提取出杏仁油。采取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及静态萃取与动态萃取相结合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CO2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当压力为3.5MPa,温度为70℃,CO2体积与物料比为47mL/g时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为47.03%。  相似文献   
19.
明鸣  孙月娥 《农业机械》2011,(32):47-49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杏仁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料液比1:8、微波提取功率为500W和提取时间为140s,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47.08%。各因素对大扁杏杏仁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粒径>功率>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杏仁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研究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苦杏仁脂肪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24 L/h、粒径60目、萃取时间2 h。各因素影响杏仁的得率的顺序为:粒径>时间>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温度。最佳工艺验证试验的杏仁油的得率为52.98%。本研究的结果为下一步综合、无毒、高效地开发利用苦杏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