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05篇
  免费   3608篇
  国内免费   9825篇
林业   3161篇
农学   18128篇
基础科学   4192篇
  5956篇
综合类   75327篇
农作物   14615篇
水产渔业   1449篇
畜牧兽医   15405篇
园艺   13335篇
植物保护   3170篇
  2024年   1207篇
  2023年   3928篇
  2022年   3958篇
  2021年   4109篇
  2020年   3856篇
  2019年   4259篇
  2018年   2440篇
  2017年   3716篇
  2016年   4186篇
  2015年   4221篇
  2014年   6320篇
  2013年   6307篇
  2012年   8132篇
  2011年   8112篇
  2010年   7732篇
  2009年   7967篇
  2008年   7763篇
  2007年   7089篇
  2006年   6894篇
  2005年   6679篇
  2004年   5565篇
  2003年   5037篇
  2002年   3836篇
  2001年   3760篇
  2000年   3268篇
  1999年   2657篇
  1998年   2556篇
  1997年   2617篇
  1996年   2292篇
  1995年   2230篇
  1994年   2151篇
  1993年   1964篇
  1992年   1938篇
  1991年   1764篇
  1990年   1480篇
  1989年   1502篇
  1988年   281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160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61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23篇
  1965年   34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74篇
  1953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综述光照、温度、水分3个主要气象因子变化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小麦物候期变化、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辅酶以及光合色素分子等的组成成分,因此,氮的营养状况与许多生理过程密切相关。针对水稻氮肥用量过高这一突出问题,本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总量对北方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群体库容量以及品质特征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增加对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及群体生长率有促进作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和分蘖穗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增加施氮量会导致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上升,精米白度、食味值、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值降低,但不同施氮量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3.
为了筛选品质优良、适宜加工的无花果品种,以8个无花果品种为试材,对其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加工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外观品质方面,供试品种果实为近圆球形,呈黄绿色、紫红色及黑紫色等多种颜色,波姬红和玛斯义陶芬单果质量较大,分别为62.10 g和52.67 g,紫色波尔多果孔直径最小,有利于贮藏和抵御病虫害。营养成分方面,供试品种含糖量为10.78%~14.86%,含酸量为0.06%~0.43%,其中斯特拉具有最高含糖量和最低含酸量,属于浓甜型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紫色波尔多最高,为21.43%;不同无花果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接近,为6.21~7.14 mg/kg。加工特性方面,供试无花果品种含水率为17.60%~29.30%,出汁率为28.19%~41.00%,波姬红出汁率最高、含水率最低;果胶含量为64.63~91.50 mg/kg,单宁含量为89.81~160.10 ?滋g/kg,紫色波尔多及斯特拉果胶及单宁含量较高,会加大果汁加工澄清护色处理难度;POD活性明显高于PPO活性,说明无花果中引起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是过氧化物酶POD;加热后颜色变化?驻E*为2.41~17.83,波姬红、芭劳内、斯特拉和玛斯义陶芬果汁色泽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4.
尚甲1号是以母本17-98A与父本17-sh4配制的鲜食纵皱纹薄皮辣椒一代杂交。果实长灯笼形,青果浅绿色,成熟果红色,微辣,质脆,果面有明显纵皱纹,皮薄,果纵径18~22 cm,果横径3.0~4.5 cm,平均单果质量50.5 g,Vc含量132.3 mg/100 g(FW),每667 m~2鲜椒产量3 800 kg。抗TMV,中抗CMV、炭疽病、疫病。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安徽、湖北等省平原地区设施春秋种植和高山地区夏秋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3个试验点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的家系遗传变异和遗传稳定性,为马尾松各栽植区选择优良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营建于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的5年生马尾松家系区域试验林进行生长及抽梢性状调查,分析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家系的稳定性和速生性。[结果]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与地点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试验点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单株遗传力,胸径、树高、轮盘总数和抽梢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家系遗传力为0.72~0.96,单株遗传力为0.45~0.88。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速生的家系抽梢次数更多,当年抽梢较长,而第1次抽梢长度较短;采用AMMI模型根据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稳定性分析得出:ZP325、ZP386家系的树高稳定性最好,ZJ5153、ZJ39家系的胸径稳定性最好,GD8家系的胸径和树高稳定性均最差。以高出各试验点树高和胸径5.00%,且高于各试验点相应的1代种子园对照为速生性评价标准,在湖北京山、湖南桂阳、广东信宜分别评价出13、4和7个速生家系,其中,GLN2和GD7家系在3个试验点既速生又稳定,可作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结论]5年生马尾松生长和抽梢性状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生长和抽梢性状受到较强遗传控制;速生家系抽梢次数较多,抽梢长度较长,但固定生长量较短;GLN2和GD7家系为3地点速生、稳定型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36.
作为茶叶智能化生产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综述图像处理技术在茶叶嫩芽识别定位、茶叶病虫害检测、茶叶品种识别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嫩芽分割受光照影响较大、难以分割含与嫩芽颜色相近背景的图像、枝叶遮挡情况识别效果不理想、缺乏真实背景下茶叶病斑识别算法等。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茶叶智能识别与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增加不同地域茶叶及品种的样本数据以提高算法普适性;采取多信息融合的方法以求获得更全面的茶叶嫩芽信息;枝叶遮挡严重情况下的识别策略可考虑借助机械装置或风机拨开枝叶,从而避免因枝叶遮挡而导致识别率低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7.
华北平原小麦生长季氮肥减施依据与基准简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权威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平原区小麦季农田氮肥的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区小麦生长季氮肥减量施用基准参考值为(300±30)kg/hm2。在此基础上进行氮肥的减量、替代技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产效益的影响,设置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农艺性状、烤后外观质量、经济性状有影响,对上部烟叶开片降碱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9.
京科甜191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自交系T63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品种。果穗筒型,穗长19.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8粒,粒行整齐。籽粒亮黄色,外观漂亮。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00 kg左右,出籽率约67.4%。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总糖6.7%,口感甜脆清爽,皮薄无渣。播种至采收平均85.4 d(天),适宜京津冀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水地强筋冬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溉技术,试验设3个灌水时期8个灌溉处理[越冬期灌1水(W1),拔节期灌1水(W2),孕穗期灌1水(W3),越冬期和拔节期灌2水(W12),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拔节期和孕穗期灌2水(W23),越冬期、拔节期和孕穗期灌3水(W123),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CK)],于小麦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的CK比较,所有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蛋白质产量以及籽粒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但籽粒的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降低(W1处理除外)。越冬期灌水对有效穗数、籽粒产量、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大;拔节期灌水对穗粒数的提升作用较大,但对淀粉含量的提升作用较小,对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降低作用较大;孕穗期灌水对千粒重的提升作用较大,对蛋白质产量的提升作用较小。随着灌水次数增加,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先显著提高后基本不变,而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降低。W12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次是W13处理;W1处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最高,其次是W12及W13处理;W23处理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W12或W13处理。综合各项指标,最好的灌水组合是越冬期和孕穗期灌2水(W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