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含皮特兰血的4个组合杂交猪(皮杜、皮杜B、皮杜大、皮杜长大)的瘦肉率、熟肉率、大理石纹评分、肉色评分、pH值、失水率和嫩度等7个肉质指标按等权关联度进行了综合评定,以评价皮特兰在商品猪生产中的种用价值。结果表明:“皮杜B”肉质最优,其次是“杜长大”和“皮杜长大”,说明以提高瘦肉率为目标利用“皮杜”公猪,“皮杜长大”4系配套组合和“皮杜”公猪与培育品种杂交肉质最佳。  相似文献   
82.
对某屠宰场150头杂交育肥猪的血液、尿液中的肌酐含量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杂交育肥猪的血清中肌酐含量为110.50μmol/L±20.54μmol/L,淀粉酶活性为258.67 U/L±61.81 U/L;尿液中肌酐的含量为3 094.36μmol/L±397.57μmol/L,淀粉酶活性为196.82 U/L±16.83 U/L;淀粉酶和肌酐比值(CAMS/CCR)为2.72%±1.41%。  相似文献   
83.
猪瘟免疫抗体监测是信评猪瘟防疫质量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法,从1991年起,受州兽防站的安排,剑河县连续两年进行猪瘟免疫抗体监测.199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剑河县境内的加禾、万安、温泉、柳堡、巫包5个村寨67户农户共采猪血129份,分离血清125份,试验125份.1992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全县境内的久仰,摆尾、加禾、万安、柳堡、观么、巫包、里合、南孟,柳社10村145户农户共采猪血344份,分离血清337份,试验337份.  相似文献   
84.
85.
家野杂交猪科研动态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正在以野猪、鄂西黑猪及长白猪为亲本,开展家野杂交猪新品系的培养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培育出家野杂交猪新品系的0世代,正在开展1世代猪的选育工作,预计经过3-4年的固定和提高,可望形成家野杂交猪的新品系。家野杂交新品系猪的建立方法分二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86.
野家杂交断奶仔猪同家猪一样受营养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消化机能紊乱、腹泻的现象.现就饲料营养成分对断奶仔猪腹泻影响等因素加以阐述.同时加强保温工作,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饲粮,采取精细的饲养管理以及严格的防疫制度等措施很重要.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不同粗纤维水平对野家杂交猪F1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35 kg左右野家杂交猪F1 20头进行试验,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第1组饲料粗纤维含量8.71%,第2组饲料粗纤维含量4.53%.结果表明:第1纽平均日增重为0.513 kg,比第2组提高了1.75%,说明野家杂交猪F1肠道对粗纤维有很强的消化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8.
1基本情况大花白猪、蓝塘猪保护场建立于1990年,先后从顺德、南海、江门引进了广东大花白猪3个血缘共89头,从紫金县引进蓝塘猪6个血缘共62头,通过多年不间断地育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种质得到了保存和提高。2007年初,根据猪场所在地——东莞市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市政府的要求,资源保护场整体搬迁到了韶关市新丰县丰城镇板岭村。新场占地3 000亩,为猪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稳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9.
当前在我国瘦肉型猪生产为主体的形势下,地方猪及其杂交改良品种仍然有两个发展机会:一是人们对猪肉消费逐渐由数量向安全、优质、美味、生态转变,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发达地区;二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因地方猪与杂交猪肉质好,在民间素有喜食的传统,产销量相对较多。但也存在多数群体生产性能低下、整齐度较差,规模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龙宝1号猪配套系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等单位经过13年时间培育完成的。通过陆川猪、隆林猪、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间的6种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定大长陆三元杂交为最优配套组合,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所生产的商品肉  相似文献   
90.
潘祖荫 《猪业科学》2014,(10):126-128
为了解苏太猪、野猪×苏太杂交猪的生产性能,对二者的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苏太猪平均日增重591.50±5.71 g;料重比3.30∶1;日采食量1.95 kg;胴体重(64.96±4.20)kg;屠宰率(71.8±3.79)%;胴体瘦肉率(57.85±1.66)%;背膘厚度(2.25±0.08)cm;野猪×苏太平均日增重(481.33±5.13)g;饲料利用率3.97∶1;日采食量1.91 kg;胴体重(51.87±5.12)kg;屠宰率(68.2±4.56)%;胴体瘦肉率(50.23±7.34)%;背膘厚度(2.91±0.1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