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绞股蓝总皂甙(GPS)对蛋黄胆固醇及蛋鸡产蛋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四水平的试验设计,选择同一批次192只35周龄的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日粮中绞股蓝总皂甙(GPS)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120 mg.kg-1、150 mg.kg-1、180 mg.kg-1。饲养试验为期60 d,试验末,以产蛋率、料蛋比为生产性能指标,以蛋黄重、蛋重及蛋黄胆固醇含量为蛋品质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PS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p<0.05),三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15%、9.93%、11.76%;但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蛋鸡产蛋率(p<0.05),各添加GPS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46%、6.57%、16.28%。日粮中添加120 mg.kg-1GPS既可提高蛋品质,又不会使产蛋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对苜蓿总皂甙含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找出一个能快速标记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性状,探索总皂甙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以耐湿热苜蓿新品种渝苜一号为材料,测定100个苜蓿单株,从中选出5个高皂甙植株和5个低皂甙植株。【结果】通过各单株后代系的试验确定了这10个植株的总皂甙遗传力在0.118到0.745之间变化,后代系的变异系数在15.54%到28.81%之间变化,高低皂甙群体的遗传力分别为0.636和0.208,高皂甙群体的遗传力明显高于低皂甙群体。苜蓿总皂甙含量与株高、叶色、虫害程度、干重和干物质率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叶色与总皂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405**),且叶色与总皂甙含量的的相关关系主要是直接效应(P=-0.422**);干重与总皂甙含量的相关主要是通过株高、叶色和干物质率的间接作用。【结论】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要育成低皂甙苜蓿品种较为困难,而一些高皂甙含量的后代系可作为高皂甙苜蓿品种的育种材料;苜蓿的叶色可以作为快速识别苜蓿总皂甙含量高低的标记。  相似文献   
23.
本实验用大鼠1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组,缺血再灌人参根总皂甙(GRS)予治疗组、单纯缺血组。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结果表明:缺血再灌GRS组血清LPO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P<0,05),缺血再灌组血清LPO含量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说明血清LPO的含量升高,反映在脑缺血再灌损伤过程中脑中脂质被氧化所致,这进一步证明人参根总皂甙对脑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茶总皂甙的显色反应条件。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院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35mL,高氯酸1.0 mL,反应温度80益,反应时间25 min,测定波长540nm。在此条件下,人参皂甙Rg1在0~114.2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为2.08%,平均回收率为98.22%。  相似文献   
25.
锌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遮荫70%塑料大棚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设0、0.5、1.0、2.0 mg/kg 4个施锌水平,研究不同水平锌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滇重楼株高、总生物量,但对根茎增加不显著。随施锌水平增加,各部位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锌对地上茎中磷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叶、新根茎和老根茎中磷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对叶和新根茎中钾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茎中钾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显著提高了叶、地上茎、新根茎中锌的含量,而老根茎锌含量无明显的规律。随施锌水平增加,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呈下降趋势,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甜味绞股蓝人参总皂甙、总氨基酸、总多糖综合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工艺能同时提取绞股蓝人参总皂甙、总氨基酸、总多糖。采用了现代先进的物理提取设备;使用除离子水和少量粮食酒精,不使用化学合成剂,提取温度低于80℃,不破坏提取物;人参总皂甙、总氨基酸、总多糖得率分别是91.1%、80%和82%,纯度分别是92%、90%和93%;提取物质质量好,生产成本低,提取速度快,是工业化提取绞股蓝药用及保健成分的有效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27.
绞股蓝总皂甙对热应激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健康的艾维因商品内鸡建立免疫抑制模型,并对其进行高热刺激,测定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获得了免疫押制荆与热应激互作降低了鸡外周T、B淋巴细胞转化率.证实了饲粮添加绞股蓝总皂甙显著提高了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串(P<0.01),从而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内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8.
刺嫩芽总皂甙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加猛  孟宪军  颜延才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56-3657,3731
以本溪产刺嫩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刺嫩芽干粉中提取总皂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提取最佳条件为: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70 ℃,固液比1∶15,提取时间3 h.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为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29.
对四种处理方法加工所得西洋参叶茶进行总皂甙 单体皂甙 无机无素和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结果表明、洗净炒干后再加工者综合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30.
以人参皂甙-Rb_1、-Rb_2、-Rb_3、-Rd、-Re、-Rg_1、-Rg_2、-Rh_1、-Rh_2、拟人参皂甙-F_(11)及-RT_5为标准品,利用薄层层析对西洋参茎叶总皂甙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比色法和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总皂甙、单体皂甙、分组皂甙含量。结果表明,总皂甙中含有16种以上的单体皂甙,其含量为83%以上;单体皂甙中拟人参皂甙-F_(11)含量最高;分组皂甙中原人参二醇皂甙高于原人参三醇皂甙含量,奥科提罗醇(Ocotillol)皂甙含量最低。此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