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6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本研究以一年生灌木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幼苗为研究对象,人工设置相对透光率100%、50%、25%和12.5%四种控制光照水平,测量幼苗存活率以及在生理生态特征上的响应和适应性,从而加深我们对灌木幼苗的生理需求和生态特征的认识。结果表明,土庄绣线菊幼苗的存活率未受控制光照处理影响。遮阴处理导致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叶绿素a和b含量显著升高,但气孔导度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未变化。同时,在25%和12.5%相对透光率水平下,土庄绣线菊幼苗的苗高和比叶面积显著高于100%相对透光率下幼苗,而根、茎和总生物量积累在12.5%下受到严重抑制。遮阴处理使得土庄绣线菊幼苗表现出地上生物量分配增大地下减少的一般趋势。以上结果说明土庄绣线菊幼苗对遮阴环境具有一定的生理生态响应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江门市新会区中心园林区环境改造规划设计与城市管理的研究,在营境理论指导下,初步探讨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的环境改造路径与方法,探索出一条以绿道慢行系统打造"园城一体"中心园林区的规划路径,建构出一套基于新会市民生活情境与会城历史文化景观交融的绿色基础设施设计方法,系统梳理了构建中心园林区城市室外人居环境的三大原则与范式,总结归纳出营境学视野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介入路径、角色定位及操作内容在城市室外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转向,为相关项目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3.
姚树荣  余澳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8-220,231
成都市村庄整治中的"小组微生"模式在全国统筹城乡发展中独树一帜,受到多方关注并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2.0版"。它具有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自民市法"的运行机制、"产村配治"的协同推进、"建改保"分类整治四大特色。该模式的实施,使得乡村形态更美丽、农民群众享福利、三产融合获发展。但从农民福利需求的角度看,存在着成本高、指标不足、轻发展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后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国内外生境划分对草原生态建设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新疆草地资源现状,提出了划分生态地境及合理利用草原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对微生境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12月份,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的冬季微生境选择做了研究。一共测定了76个利用样方以及81个对照样方的20种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凉水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偏好选择位于针阔混交林、最近乔木距离3m、最近乔木高度在10m之内、最近乔木郁闭度60%、最近灌木距离0.5m、最近灌木基径在0.4~1.0cm,针叶树百分比在1%~25%,乔木密度0.14株/m2,灌木密度0.10丛/m2,1m以下植被覆盖度1%,2.5m以下植被覆盖度4%,坡度1°~3°、雪深17cm,海拔340~370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的生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积的贡献率达到87.522%,说明这7个成分基本上包括了狍微生境的信息,其中最近乔木胸径、最近灌木基径、1m以下植被覆盖度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乔木胸径、坡度对第二主成分的贡献较大;最近灌木高度、针叶树百分比对第三主成分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56.
曾国藩是理学的虔诚信仰者和笃实践履者,一生勤治理学。其对理学的贡献不在学理而在实用。重在探讨曾国藩理学思想中的“心”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分析心与理、气、性、物、境、欲等的关系,从哲学层面揭示曾国藩理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而这也是前人较少涉猎之处。  相似文献   
57.
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的概念与研究意义,指出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居住区景观灯光环境设计的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58.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地域特色塑造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国内已经建成的多家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成功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从规划设计技术的角度,遵从地域自然环境、进行地域文化回归与创新、采用适宜的经济技术及合理选择营建材料等三个方面,对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推进湿地资源融入城市发展,加强城市湿地保护,打造城市居民生态休闲之地。  相似文献   
59.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是太岳山主要的公益林,由于林分密度普遍偏大,林下植被稀疏,林分质量较差。密度调整对于提高人工林质量,增加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典型地段35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4种密度调整强度(对照处理、20%、30%和50%),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光环境特征和林下植被分布对密度调整的响应。结果表明:1)密度调整显著改变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冠层结构,改善了林下光环境,增加了冠层结构的空间异质性。与对照处理相比,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叶面积指数(LAI)分别下降了18.25%、25.76%、37.50%;林分开度分别增加了17.45%、25.37%、42.81%。密度调整强度为20%、30%、50%的林分林下总辐射分别为对照处理的1.3、1.4和2.1倍。2)密度调整改变了林下群落结构,增加了林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密度调整强度为30%的林分物种多样性最高,林下群落结构最复杂。3)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与林下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解释林下物种分布的变化,其中,LAI是引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0.
以大兴安岭天然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冠层分析仪对不同抚育间伐后的冠层结构及光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冠层结构各项指标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抚育间伐后冠层结构及光环境特征的变化情况,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间伐后冠层结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天然用材林主要冠层指标林隙分数、开度、叶面积指数、总定点因子和冠下总光合有效辐射通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0.01),并且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不受间伐强度的影响;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余冠层指标林隙分数、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和冠下直接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及冠下总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中等间伐强度能极大改善冠层结构和光分布的合理性,间伐强度为19%时抚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