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0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林业   1915篇
农学   1460篇
基础科学   2493篇
  1169篇
综合类   12540篇
农作物   859篇
水产渔业   1158篇
畜牧兽医   5395篇
园艺   1684篇
植物保护   40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97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700篇
  2019年   746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754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920篇
  2013年   1897篇
  2012年   2360篇
  2011年   2348篇
  2010年   1830篇
  2009年   1716篇
  2008年   1770篇
  2007年   1493篇
  2006年   1397篇
  2005年   1348篇
  2004年   1001篇
  2003年   963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10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产品开始出现在建筑物内,雷电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不断扩大。为了降低雷电危害,做好建筑物防雷设计十分重要。防雷工程跟踪验收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在防雷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新建建筑物防雷验收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几点处理应对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充分利用甘蔗叶资源,在大田环境下动态监测甘蔗叶粉碎、焚烧和深埋3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粉碎还田和深埋还田有利于甘蔗叶中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的缓慢释放;甘蔗叶焚烧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5.6~20.9 mg/kg和速效磷含量0.8~4.0 mg/kg,促进土壤中氮磷向有效态转化,焚烧还田初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的含量12.3~18.3 mg/kg,但焚烧会损失部分甘蔗叶中碳氮元素,也造成环境污染。综合分析认为甘蔗叶粉碎还田是比较省工、方便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于鸡蛋的需求量也有了显著提高。这在为蛋鸡养殖带来更大养殖效益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蛋鸡养殖期间很多养殖场都曾出现蛋鸡产蛋率低下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蛋鸡养殖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会对养殖场的发展带来影响。对此本文便针对蛋鸡产蛋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017年衡水市夏玉米生产特点及气象条件。针对降雨偏少的的气象特点,提出了采取的主要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不同成熟度和降温贮藏方式下,LAC表达模式与鸭梨果心褐变的关系,为进一步解析鸭梨果心褐变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作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早采、中采和晚采)的鸭梨进行急速降温(急降)和缓慢降温(缓降)处理,观察贮藏期间鸭梨果心褐变情况,测定漆酶(Laccase,LAC)活性及其基因LAC的相对表达量,研究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的参与作用。【结果】冷藏60 d时,晚采鸭梨出现褐变,晚采缓降处理的鸭梨果心褐变指数为0.32,是同期急速降温处理的2.56倍;在贮藏90 d时,中采缓降处理的褐变指数是0.24,中采急降处理的褐变指数仅为0.01。各个处理组在贮藏期间LAC活性多数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晚采的果实在贮藏60 d时出现活性高峰,褐变发生;早采和中采鸭梨LAC活性高峰均在90 d时出现,褐变程度低于晚采鸭梨。在贮藏期间,缓慢降温处理的LAC活性高于急速降温处理。鸭梨LAC14LAC7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AC6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中采、晚采鸭梨在贮藏60 d时,LAC14LAC7表达量最高。【结论】与缓慢降温相比,急速降温处理减少了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在整个贮藏期间,LAC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趋势,其峰值时的活性高低次序为:晚采>中采>早采,这与果心褐变趋势一致;LAC在鸭梨果心褐变过程中上调表达。相比缓慢降温处理,急速降温处理具有较低的LAC7LAC14LAC6表达量。急速降温结合适时采收能够抑制LAC的上调表达,减少鸭梨果心褐变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常规翻耕(C)、深松(S)、旋耕(R)处理,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设秸秆全还田(P)和秸秆不还田(A)处理,采用Biolog Eco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并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结果显示:深松与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78%和24.00%,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7.08%和15.81%;深松提高了15~30 cm土层的pH值6.67%,秸秆还田提高了0~15 cm土层的pH值4.32%。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有利于代谢多样性(丰富度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碳源代谢强度的提高,0~15 cm土层分别提高了26.84%、3.84%和38.02%,15~3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11.87%、 3.63%和14.74%。主成分分析表明常规翻耕秸秆不还田和旋耕耕作秸秆不还田碳源代谢功能相近,15~30 cm层次内常规翻耕秸秆全还田碳源代谢功能和深松耕作秸秆全还田处理相近。深松和秸秆还田平均提高了小麦产量5.82%,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与小麦产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便携式播种器播种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灭茬起垄播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玉米,其产量、产值及纯产值均高于灭茬播种、原垄播种,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猪佝偻病、软骨病与骨质疏松症,这些病在临床表现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跛行。骨髓炎与脊柱脓肿是由病原菌(尤其是化脓隐秘杆菌)引起。骨软骨病和腿无力是导致猪跛行和种猪淘汰的主要原因。创伤与用力过度有关,可造成母猪内侧肱骨上踝和股骨大转子肌腱分离和增生性骨炎,导致猪跛行。对这类疾病需了解病因和临诊表现,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传统作坊式水代法芝麻油、传统作坊式压榨芝麻油、商品芝麻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聚类分析对不同芝麻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和系统对比。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水代芝麻油和商品芝麻油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相似程度更高;此外,芝麻油中吡嗪类化合物、含硫杂环化合物和苯系物因不同加工处理方式的差异显示出较大变化,其中3-乙基-2,5-二甲基吡嗪、4-甲基噻唑、愈创木酚等可作为区别三种芝麻油的关键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