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篇
林业   2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关于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弹性学制是高于学年制、学分制的概念和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问题是专业教学计划,如何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造,使之更加灵活、方便是是落实弹性学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核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文章结合学分制毕业资格审核工作实际,介绍了高校毕业资格审核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基于VFP的高校学分制毕业资格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3.
本科导师制被看成学分制管理机制必要的补充,并在高校中得到普遍推广.本文以导师与学生的沟通行为作为考察对象,对不同条件下的导师与学生的沟通行为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在理性的条件下,学生与导师的沟通会呈现出假象,沟通无法真实呈现,从而导致导师制有可能失效.建议管理者应从增加福利、信息与合作三个方面对导师制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4.
西昌农专于2001年全面推行学分制,由四大模块(公共基础、专业课、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组成,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加大选修课和创新学分的力度,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选择任课教师的自由、选择课程的自由和选择学习进程的自由。实践证明,专科学分制的实施,建立了学生自主成才机制,调动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了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优秀人才培养的灵活机制,顺应了民族地区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5.
不断推进学分制管理改革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实际,介绍了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具体做法,认为制定柔性教学计划、建立科学选课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学分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6.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基本条件北京林业大学钟润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高校中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已充分体现出来。学分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发展的总趋势,而且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实行学...  相似文献   
77.
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围绕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潜能这样新的教育理念,从学生专业志愿的选择、课程体系的构建、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体制的改善等方面,探讨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下,如何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8.
浅议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南京林业大学王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原有的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与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新体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第一,原有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相当一部分是简单机械...  相似文献   
79.
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学分制的涵义和特征,阐述了南京农业大学学分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对进一步深化南京农业大学学分制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农业职业教育学分制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根据近三年来以初中生为生源的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实施学分制管理的实践,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