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127篇
基础科学   192篇
  454篇
综合类   1212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247篇
园艺   115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甘肃棘豆草粉11kg,用乙醇热回流,回收溶剂,得到浸膏,然后用1mol/L HCl溶液酸化后抽滤,滤液氯仿萃取4次,回收氯仿,得到20.0g酸性氯仿提取部位。将20g样品上硅胶层析柱,用石油醚、氯仿:石油醚(V/V)1:1、3:2、2:1、4:1、氯仿、氯仿:乙酸乙酯(V/V)20:1、10:1、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氨:水(V/V)70:26:2:2甲醇梯度洗脱。每20mL收集一份,共收集785份,TLC检测,合并相同部分,共得到26个组份。酸性氯仿提取物部位,经GC-MS分析,结果表明,酸性氯仿提取物中共有23种化学成分,其中17种已确定结构,另外6种有待进一步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氮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西坡)及山前地带不同海拔下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草地土壤全氮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海拔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在典型草原中沿土壤垂直剖面依次降低,在高寒草甸、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0~20与20~40 cm土层中差异不显著,但高于40~60 cm土层.在海拔1 360~1 380 m草原化荒漠的5个样地上,由于放牧利用程度和植被类型的不同,0~20 cm土层土壤氮的含量变幅在0.022 8%~0.034 7%.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与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含量和<0.05 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影响0~20 cm土层全氮(TN)含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植被盖度(C)和年降水量(AP),相关方程是TN%=0.002 040 C 0.000 585 AP-0.076 800;而影响20~40 cm土层全氮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生产力(B),与土壤全氮回归方程为TN%=0.001 6 B 0.024 7.而各环境因素中影响土壤全氮含量最主要的因素,0~20 cm土层为土壤有机碳和年降水量,20~40 cm土层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刈割是一种重要的草地管理措施,刈割留茬高度直接影响草地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在牧草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羊草在不同刈割强度下的转录响应,利用Illumina HiSeq-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刈割留茬高度(0,2,4,8,12 cm)处理下羊草再生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39767803条读长(reads),41.94 Gb原始数据。经过过滤、质控与从头组装后,总共得到转录本270207条,总长度为191.6 Mb。通过与多种数据库比对得到48097条单基因簇(Unigene)注释结果。筛选出了所有刈割强度处理与不刈割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共2579条,经过生物信息分析,将其定位到碳水化合物代谢、损伤应答、过氧化氢分解、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功能与代谢通路。利用聚类方法得到了随着刈割强度增强,表达量规律变化的基因,分别富集到了过氧化物酶体、光合作用等代谢途径。对羊草在不同刈割高度下的转录组进行了研究,为草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对于解析羊草响应刈割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挖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温、湿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路  崔巍平 《节水灌溉》2020,(6):1-7,13
地膜在促进增产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降解地膜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实现增产,又能减少污染。本研究进行了普通地膜和透明、黑色两种全生物可降解膜、裸地栽培玉米对比实验,来探讨和分析生物降解膜的降解性及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膜,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膜略快于透明全生物降解膜。不同覆膜下各个土层的含水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其中中层含水量增速最大;三种覆膜的土壤含水量在生长前期无显著差异,到后期透明全生物降解膜和黑色全生物降解膜下土壤含水量越来越接近裸地,与普通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3种覆膜在玉米生长的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但增温效果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且越到后期两种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的增温效果越弱。覆膜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加快玉米生育进程,使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干物质重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规模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复杂度低且能快速收敛的分布式并行方法。由于计算Hessian矩阵及其逆矩阵会带来巨大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利用内点法或牛顿法求解大规模问题并不可行;大规模优化问题通常采用基于梯度或基于分解的方法进行求解。传统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复杂度的算法,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更快收敛速度的原对偶方法,每次迭代仅需要进行简单的梯度更新,从而降低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正>土壤温度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了寻求合理的播种时间,使玉米生长发育处于适宜的土壤温度环境中,从而保证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通过开展不同播期对大田地膜春玉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不同播期处理各层次地温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拔节之后即进入生殖生长期,地温呈降低趋势。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第二播期(4月20日)生长状况好,干物质累积量高,尤其是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明显。第二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快速高精度获取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的高光谱监测技术,利用美国SVC HR-1024I型野外光谱辐射仪对2017-2019年关中地区的冬小麦进行遥感监测,获取“三边”参数、任意两波段光谱指数和植被指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冬小麦氮营养指数的敏感光谱参数,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随机森林算法(RFR)、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梯度增强回归(GBDT)建立冬小麦氮营养指数模型,并对模型估算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灌浆期,各时期的氮营养指数与任意两波段光谱指数均呈极显著相关,其中拔节期氮营养指数与任意两波段光谱指数相关性均高于其他时期,且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归一化光谱指数和比值光谱指数与氮营养指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6。拔节期基于梯度增强回归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6和0.05,模型验证的r2、RMSE和相对预测偏差(RPD)分别为0.95、0.12和2.12,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因此,拔节期基于梯度增强回归的冬小麦氮营养指数估算模型可用于冬小麦氮营养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新疆核桃砧木苗生长特征及生理特性对氮梯度的响应,为核桃砧木苗施氮标准化的探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阿克苏厚皮农家种质核桃砧木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梯度的氮素诱导,测定核桃砧木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基于氮梯度加载下的核桃砧木苗株高、地径、叶片数、叶长、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并在15 g.a-1.m-2处理下达到最高值。【结论】适量地增施氮肥有利于核桃砧木苗的生长、提高砧木苗体内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促进氮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种植是一项综合性农田栽培措施,地膜覆盖栽植具有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水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杂草滋生和病虫危害等作用,不仅能使产品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前上市,提高品质,调剂旺、淡季余缺,增加种植效益。近几年,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寒凉地区大面积应用推广,在马铃薯、甜菜、西瓜等作物栽培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农村青壮年的流失,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的需求越发迫切。采摘具有劳动强度大、技能要求高的特点,是发展自动化的核心领域。为此,以测距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设计了采摘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及路径规划系统。路径规划系统采用4层模糊神经网络架构,采用足球过人战术建立避障规则和目标导引规则。采用梯度下降法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调整连接权系数ω_(li)、高斯隶属函数中心值c_(jk)及宽度值σ_(jk),使实际输出向输出期望快速逼近,当满足阀值要求时,输出机器人速度V和转角Δ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路径规划精度,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