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1篇
  58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81.
 【目的】比较两个品种薄皮甜瓜成熟特性、主要香气组分和含量以及香气合成相关酶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氧电极法检测薄皮甜瓜果实乙烯释放量及呼吸速率,利用气质联用(GC-MS)检测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测定香气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彩虹7号’乙烯和呼吸跃变期比‘日本甜宝’提前3 d,后者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前者;成熟‘日本甜宝’果实中醇类和醛类含量均显著高于‘彩虹7号’,而总芳香物质和酯类含量差异不显著;‘彩虹7号’和‘日本甜宝’中总酯类与乙酸酯类物质含量分别在花后33 d 和35 d达到最大;‘日本甜宝’果皮和果肉中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活性显著高于‘彩虹7号’,醇酰基转移酶(alcohol acyltransferase, AAT)活性则正好相反,两品种果实中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活性差异不显著,且果皮中芳香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均高于果肉。【结论】成熟时‘日本甜宝’中较高的醇、醛含量是其果实清香的重要原因,酯类与各香气成分相互之间构成比例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薄皮甜瓜果实整体香气不同的原因,LOX、ADH和AAT协同作用影响果实的香气类型。  相似文献   
282.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西双版纳地区5种乔木在CO2摩尔分数从360μmol·mol-1倍增加到720μmol·mol-1 倍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光合作用都有明显提高趋势,但提高幅度不同,幅度范围25%~118%,耐荫树种(云南玉蕊、大叶白颜树)提高幅度高于喜光树种.表观量子效率均...  相似文献   
283.
张桂霞  王英超  王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15-8916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及蛋白酶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蛋白酶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蛋白酶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柿果软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4.
2017~2018年夏玉米季,设夏玉米深松播种(ST)和常规免耕播种(NT)2个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农田土壤水热动态、呼吸速率、硝态氮含量、产量及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ST处理地积温显著高于NT处理,2个种植季平均提高160.4℃·d,提高幅度为5.3%。全生育期ST处理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平均比NT处理高11.7%。采用深松播种,0~100 cm根系利用水分较为活跃土层含水量比免耕播种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21~100 cm提高2个百分点。0~20 cm深松播种土壤种硝态氮含量含低于免耕播种;41~60 cm相反。0~60 cm土层,不同处理苗期至穗期,深松播种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稍高,但与免耕播种处理差异不显著。深松播种显著降低玉米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85.
以白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的变化,采用的方法是自发气调法。将白菜分别置于1、6、11、16和21℃条件下,测定体系中O2和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根据测得的O2和CO2浓度的变化,计算出样品在不同的贮藏条件下呼吸速率和呼吸商等数据。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6℃范围内贮藏时其呼吸速率变化不大,但温度继续增加则呼吸速率增加很快。在O2含量为17.7%、CO2含量为1.5%时是维持白菜有氧呼吸的临界值,当O2含量低于17.7%、CO2含量高于1.5%时呼吸商大于1,出现了缺氧呼吸现象。  相似文献   
286.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不同贮存条件下活力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生产中三七种子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TC法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种子的活力,同时定期分析水分含量、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活力变化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室温层积较其它贮藏条件更适合保持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287.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传统耕法、宽窄行立茬交替休闲+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秸秆粉碎还田+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秸秆条带覆盖+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全方位深松5个耕作模式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免耕模式与传统耕法相比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宽窄行立高茬+秸秆粉碎还田+条带深松降低最为明显,降低了42.6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88.
以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为材料,通过测定粮食在密闭环境中释放CO2的量,研究不同水分粮食(稻谷13.4%、14.5%和18.5%,玉米13.7%、15.3%和16.5%)在不同温度(20℃、25℃和30℃)和不同氧浓度(0、2%、5%、10%和21%)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以研究所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基于温度、粮食水分和氧气浓度3个自变量因素的呼吸速率数学模型,用以预测不同储藏条件下自然带菌稻谷和玉米的呼吸速率。  相似文献   
289.
以科尔沁沙地典型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6400,USA)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和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表现为平缓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4:00~18:00和2:00~6:00;季节动态最高值出现在雨热同期的夏季,日平均值达到7.490μmolCO2·m-2·s-1。(2)指数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温度对于土壤呼吸日动态和季节动态的影响。(3)土壤呼吸速率与近地表气温的相关性最强,对15cm土壤温度的变化最敏感。(4)生物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呼吸速率呈三次关系(R2=0.880,P0.05)。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农田固碳减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河西绿洲灌区的7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CFX-2开放式呼吸测定系统进行土壤呼吸速率测定.【结果】7类种植模式下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中,单作玉米的波动幅度最大,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平均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单作玉米玉米间作豌豆小麦间作玉米春小麦复种冬油菜春小麦复种冬小麦春小麦复种春油菜春油菜复种马铃薯,且不同处理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差异显著(P0.05);单作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最强,春油菜复种马铃薯最小,且单作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为春油菜复种马铃薯的4.6倍.间作模式下小麦、玉米带土壤呼吸速率较相应的单作分别降低20.9%和26.3%.【结论】7种种植模式中,单作玉米潜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春油菜复种马铃薯最有利于农田温室气体减排,而间作模式可有效降低配置作物的土壤呼吸速率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