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以来自湖北和湖南5个地区的21个红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材料,在四川泸县进行分家系容器育苗,通过对1年生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观测和分析,进行苗期生长比较与优良家系选择,以期为红椿苗期优良家系选择及后续的良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家系苗高和地径变幅分别为14.33~55.50 cm和3.03~6.64 mm,不同家系...  相似文献   
292.
《林业实用技术》2021,(8):40-42
以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半同胞子代林为对象,研究其树高、胸径、针叶长度和侧枝生长量等性状的表型变异。综合分析了半同胞子代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和分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树高、胸径、针叶长度和侧枝生长量4个性状存在一定的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21.09%、32.56%、29.97%和37.44%,且4个性状的差异极显著;半同胞子代的性状受遗传基因控制程度较高,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高,4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26、0.832、0.956和0.636,遗传增益分别为13.922%、21.631%、22.924%和19.742%。彰武松子代存在性状分离现象,但性状大多处于高值区。说明子代群体在性状分离过程中较多遗传母本的优良特性,为下一步选优、纯化提供了基础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93.
为了选育出优质、高产、低香豆素的白花草木樨新品种,在前期完成第一次轮回选择的基础上,开展了25份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轮回选择,在甘肃省榆中县和临泽县进行产量、品质、香豆素含量等农艺性状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半同胞家系间株高、干重、纤维、香豆素含量等性状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变异(P<0.05),且干重、株高、茎粗等性状在两地点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P<0.05),根据基因型方差预测干重与株高的遗传增益增加百分比分别为4.3%和2.6%。相关性分析表明,茎粗与干重、株高有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粗蛋白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反映出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和25份半同胞家系在各性状上的表现,聚类分析将25份家系分为4个组,其中第4组具有较高的干重、粗蛋白和最低的香豆素含量。通过对25份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评价将为白花草木樨新品系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4.
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7 a生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选择出优良家系并对早期选择的结果进行验证,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材料。结果表明: 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 a生与17 a生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41~0.947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日本落叶松家系6a生早期选择结果与17 a生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以17 a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排名前10位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03%、1.77%和7.11%。  相似文献   
295.
对黑松(Pinus thunbergii)42个半同胞家系2年生幼苗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7个生长量性状(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当年生枝长)在家系间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且家系间变异占全部变异的60%以上;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5.88%~54.58%;各性状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086~0.870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51)。多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10%入选率,2号、35号、38号和19号4个家系入选,入选家系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当年生枝长的平均值为37.75 cm、7.08 mm、24.78 g、5.06 g、8.74 g、1.96 g、22.93 cm,遗传增益分别为33.03%、42.43%、70.81%、92.42%、74.41%、95.74%、38.98%。  相似文献   
296.
建立岑软系列油茶无性系的授粉配置模式,为油茶高产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岑软系列油茶无性系为对象,调查开花物候期、花粉量和花粉活力、无性系间授粉亲和程度。结果表明:9个岑软无性系开花物候期主要集中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根据盛花期分成早花组、中花组和晚花组,岑软ZJ11、岑软ZJ14和岑软3-62为早花组,岑软ZJ24、岑软3号、岑软22号和岑软24号为中花组,岑软2号和岑软11号则为晚花组。根据杂交授粉亲本盛花期一致的要求,栽培配置时不建议将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3-62与岑软2号、岑软11号搭配种植;各岑软无性系的单个花药花粉粒数量差异显著,大小范围为1186~4706个/花药,通过方差分析和系统聚类,将9个无性系的单花花粉粒总量分为3级,其中岑软22号和岑软11号最多,岑软3号、岑软ZJ14和岑软3-62最少;各无性系花粉活力也存在显著差异,开花3 d的变化范围为9.56%~100%,除岑软11号和岑软ZJ14开花3 d内花粉活力能保持在80%以上,其余无性系在开花第3天均表现明显的花粉活力变弱,常温贮藏的花粉授粉时应在开花2 d内完成;22个授粉组合中5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