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5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林业   1994篇
农学   1017篇
基础科学   927篇
  1200篇
综合类   7966篇
农作物   721篇
水产渔业   444篇
畜牧兽医   2659篇
园艺   855篇
植物保护   772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45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28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992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1115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39篇
  2005年   882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710篇
  2002年   508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54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84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constituents of phosphorus(P)fractionation as well as reciprocities among factors in sediments of a freshwater shallow lake. [Method] Surface sediment was discretely sampled at 24 sites through Van Veen grabs. Based on a modifi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scheme, P fractionation was determined as Fe/Al bound P(Fe/Al-P), Ca bound P(Ca-P), solute and reductive P(S/R-P) and organic P(OP). Curve estimation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ere employ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Total P(TP) content ranged from 443 to 774 mg/kg. Inorganic P(IP) wa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P,of which Ca-P was dominated with an average of 51%±9.7%. Average contents of P fractionation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Ca-P(51%) OP(29%) S/R-P(8%) Fe/Al-P(7%). The molar ratio of Fe to P was 11- 20, close to the threshold value of P leaching. [Conclusion] In freshwater shallow lakes, IP and Ca-P were prone to be relatively high, whereas Fe/Al-P was low compared with deep lakes. Occurrence of spatially monotonic gradient indicated the primary causation of anthropogenic sources. Imminent sediment P liberation was also expected. Close associations among TP, Fe/Al-P and Ca-P, implying that anthropogenic P was mainly bound to metals in particulate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of TOC and P fractionation highlighted endogenous mechanism and authigenic origin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992.
该文从外观质量、叶片结构、常规化学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对风选除杂烟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B2F烟叶相比,风选除杂烟叶色泽暗淡,轻质,油分少,身份薄;大片率、大中片率、中片率、叶中含梗率相对较低,而小片率、碎片率正好相反;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相对较低,而总氮、钾含量正好相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量不足,劲头、浓度小,杂气、刺激性大,余味较苦涩,燃烧性好,呈灰白色,总体使用价值较差。  相似文献   
993.
不同药剂对黄瓜苗期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3年在南通市通州区开展了黄瓜苗期猝倒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WG和18.7%唑醚·烯酰吗啉WG对黄瓜苗期猝倒病防效较好,且对黄瓜幼苗期安全。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永安地区桉树速生丰产的营林抚育技术,通过采用随机组合,对2010年造林的巨桉桉树林设计了控草和施肥量不同的抚育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桉树林实行控草和施放肥料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同时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在永安地区桉树林的最佳施肥量为底肥施放0.5kg桉树专用肥+0.5kg钙镁磷(永安地区土壤缺磷元素),当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次年追施一次0.25kg桉树专用肥;控草方式以人工控草为主,有条件的林地实行化学除草,特别是五节芒等恶性杂草较多的山场优先考虑进行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法。方法:利用3种显色剂对SDS进行UV-vi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SDS在6~1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对2种废水进行的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6.7%和97.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和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满足生活废水中SDS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马链球菌马亚种新疆分离株 ZX 表面蛋白的免疫原性,用化学法提取该菌的表面蛋白,用 SDSG PAGE检测提取的表面蛋白,并将提取的表面蛋白与该菌免疫实验兔后产生的抗体及康复马血清反应,利用 WestG ernGblotting和 ELISA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SDSGPAGE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为45,34,33,30,27,20,16 kDa 7条主蛋白带.提取的7条蛋白带多数可与全菌免疫兔的抗体及康复马体内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用提取蛋白和全菌包被 ELISA对马血清的检测表明,二者的阳性吻合率在86.0%.表明提取的表面蛋白具有理想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7.
耕地在逐年减少,要保障粮食安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不断设法增加耕地,大同县大量的盐渍化土壤就是潜在的资源。近20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自然脱盐明显,给大同县盐渍化土壤改良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改造了盐渍化土壤,总结出盐碱地综合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998.
中低产田改造是针对土壤的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工程改造、土壤培肥、合理耕作及化学改良等综合措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和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抗灾减灾能力、土壤肥力和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2014年冬小麦继续增产,单产大幅提高,增产幅度是近几年最高的一年。在高起点上,2015年继续保持冬小麦稳定发展好势头,需要从秋冬种开始,环环紧扣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北方冬麦区秋冬季降水偏少,气温总体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秋冬连旱,对冬小麦适时播种、安全越冬不利。为切实提高冬小麦播种质量,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区域研究提出2014年-2015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在河北省隆化县,玉米田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程度逐渐加重、面积逐年加大,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分析了造成玉米田化学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合理适期选用化学除草剂、注意天气情况、提高喷药技术,运用农业技术并辅助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