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亚麻分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两种。油用亚麻亦称胡麻,其果实亚麻籽作为食品和药物使用已有5000多年的记载,如今对亚麻籽的研究主要是作为功能食品的应用。亚麻籽含油率约40%,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约50%。α-亚麻酸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42.
亚麻籽木酚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籽木酚素对于预防与防治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这一类疾病意义重大,在临床医学应用广泛。综述了亚麻籽木酚素的结构、代谢、生理机制、抗肿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亚麻籽木酚素的药理功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根系对土壤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系是土壤和植物的动态界面,植物根系具有锚定植株、吸收和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合成和贮藏营养物质等重要功能。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现代根系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对根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而,根系的研究在多个新的研究方向上展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根系对土壤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以供根系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4.
精炼工艺对亚麻籽油中反式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以含55%亚麻酸的压榨亚麻籽油为原料,研究亚麻籽油在精炼过程中油脂品质和反式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工艺都能将亚麻籽毛油酸价由3.8mgKOH/g脱到0.3mgKOH/g以下;化学精炼过程亚麻籽油中反式酸含量变化由0.2%上升到0.4%;物理精炼过程亚麻油中反式酸含量变化比较明显,脱色后亚麻油反式酸含量为0.27%;在温度200℃,绝对压力10-50pa条件下亚麻油精炼脱酸,4h时亚麻油反式酸含量为0.91%,8h时反式酸含量为1.73%。另外研究表明,化学精炼过程亚麻油的过氧化值变化不大,经精炼后成品油过氧化值为4.1mmol/kg;物理脱酸过程中亚麻油的过氧化值缓慢增加,在200℃脱酸6h时,过氧化值为6mmol/kg以下。  相似文献   
45.
不同处理方法降低亚麻籽中氰化氢含量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烘烤、蒸煮、溶剂提取、微波加热等方法对亚麻籽进行处理 ,采用苦味酸盐法测定亚麻籽中氰化氢(HCN)含量 ,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降低亚麻籽中HCN含量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未加工的亚麻籽中HCN的质量分数为 380 g·kg-1;微波加热后减少了 82 % ,蒸煮法减少了 2 7% ,溶剂法提取 1,2和 3次分别减少了 5 2 % ,80 %和 89% ,烘烤减少 18% ,水煮法减少 10 0 %。微波法对HCN的去除率最高 ,烘干法最低 ;溶剂法相对于微波加工法更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蒸煮法和水煮法在特殊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46.
正交设计法优选亚麻籽饼粕中亚麻木酚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亚麻籽饼粕中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的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试验,并结合TLC结果,确定了提取溶剂为0.1 mol KOH溶于1 L70%乙醇,料液比为1:8,提取5 h。然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与TLC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亚麻籽中SDG的分离纯化,并根据HPLC分析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KOH-乙醇-水提取与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制备SDG提取物的方法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得率高、工艺操作简单且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4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电喷雾质谱(HPLC-PAD-ESI-MS)法对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苷(SDG)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研究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定量检测限及加样回收率,并考察样品制备方法对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制备SDG对照品,并用1H-NMR与13C-NMR对其进行表征.HPLC-PAD-ESI-MS检测所得紫外及电喷雾质谱信息与SDG结构相符.以自制的SDG(纯度96.6%)为对照,采用HPLC绘制定量标准曲线,方法精密度较高(RSD为1.36%),稳定性好(1周后RSD为1.21%),定量检测限较低(LOQ为3.4 mg·L-1),加样回收率达(99.7±3.2)%.此外,制样时采用碱法水解与混合溶剂提取,不仅节省时间,还更充分地提取了SDG.说明用HPLC-PAD-ESI-MS法栓测亚麻籽中的SDG方便省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8.
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亚麻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SLG67-18.5型双螺杆挤压机研究亚麻籽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亚麻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建立亚麻籽体外消化率的数学模型,考察了膨化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亚麻籽含水率对膨化亚麻籽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规律和交互作用,影响程度依次为含水率、喂料速度、螺杆转速、温度,其中螺杆转速和温度影响不显著,只有温度和螺杆转速的交互作用显著.并通过膨化亚麻籽的微观结构分析了膨化后体外消化率得以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49.
等离子体处理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等离子体技术对亚麻籽胶的物理改性效应,该研究以5 mg/m L亚麻籽胶溶液为对象,比较了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0~120 s)对亚麻籽胶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亚麻籽胶溶液p H值、Zeta电位绝对值和平均分子量逐渐减小,而对亚麻籽胶的多糖骨架结构和单糖组成无明显影响。等离子体处理降低亚麻籽胶的炭化和聚合反应温度、表观黏度和界面吸附能力。冷场扫描电镜结合稳定性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 TSI)结果显示,0~15 s等离子体处理在不明显降低亚麻籽胶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亚麻籽胶构建亚麻籽油乳液的稳定性(P0.05)。因此,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能够用于亚麻籽胶的适度改性研究,以拓宽其在健康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