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2篇
  62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旨在研究复方术苦芩提取液对腹泻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IELs)及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转录的影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空白组、感染组、阳性药物组(黄芪多糖口服液,浓度为1.2 mg·mL-1)和药物Ⅰ、Ⅱ、Ⅲ组(复方术苦芩提取液,生药浓度分别为0.1、1和10 mg·mL-1)。除空白组外,小鼠连续给药7 d[灌胃0.5 mL·(次·d)-1]后腹腔注射5×107 CFU大肠杆菌,并将感染组小鼠出现腹泻时设定为试验0 h。于试验6 h和4 d时各处死6只小鼠,制作小肠病理切片并计数iIELs数量,qRT-PCR分析十二指肠段INF-γ、IL-4 mRNA水平。结果显示: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对腹泻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66.7%、50.0%、66.7%、75.0%。试验6 h时,与空白组相比,感染组小鼠iIELs数量增加,十二指肠INF-γ mRNA水平降低、IL-4 mRNA水平增高,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感染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小鼠iIELs数量减少,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Ⅲ组小鼠十二指肠INF-γ mRNA水平增高、IL-4 mRNA水平降低。试验4 d时,与空白组相比,感染组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iIELs数量增加,空肠iIELs数量减少,其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水平增高,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感染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iIELs数量(Ⅰ组十二指肠除外)均减少,空肠iIELs数量增加,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Ⅲ组十二指肠段INF-γ、IL-4 mRNA水平均降低。结果表明,复方术苦芩提取液通过调控小鼠小肠iIELs数量,平衡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转录,达到对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γ-射线辐照对植物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云飞  强继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34-2035
综述了在生长发育和储藏保鲜过程中不同剂量γ-射线处理对植物体内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并且在辐照保鲜中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结合代谢组和转录组技术,分析香稻和非香稻不同发育时期籽粒中γ-氨基丁酸(GABA)和2-乙酰-1-吡咯啉(2AP)代谢通路主要化合物和基因的动态变化,为高含量GABA和2AP的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优质香籼稻美香占2号和优质籼稻黄华占花后8 d(乳熟期)、花后15 d(蜡熟期)、30 d(完熟期)的脱壳籽粒和花后40 d收获的籽粒的精米,对各样本采用LC-MS/MS和RNA-seq技术进行代谢产物检测和转录表达分析,分析两个水稻品种GABA和2AP代谢通路相关化合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含量变化特征。【结果】代谢组数据PCA分析表明两个水稻品种乳熟期籽粒和花后40 d收获的籽粒的精米明显分离,蜡熟期和完熟期籽粒分离不明显。代谢组共鉴定出623种代谢物,四个时期差异代谢物合计161个。GABA和2AP通路中9个代谢物被检出,两个水稻品种的相关代谢物变化趋势相似,其中腐胺主要定位于籽粒的糊粉层,而亚精胺在内胚乳特异累积。转录组共检出3.3万个左右基因,其中检出GABA通路18个酶中的14个酶对应的基因有较高的表达水平,除Badh2外其他基因均不是差异表达基因,同一基因在两份水稻材料中的表达水平和变化趋势相似,GAD1GABA-T1DAO4PAO4在相应同源基因中表达水平较高。黄华占籽粒中L-精氨酸和腐胺的代谢在蜡熟期已基本结束,美香占2号在籽粒整个发育期具有持续较强的多胺降解水平。美香占2号籽粒具有合成2AP的物质基础,多胺降解途径和谷氨酸-脯氨酸转化通路同时有助于2AP的积累。【结论】水稻籽粒GABA代谢以降解为主,GABA-T1GABA-T2共同调控GABA的降解。GABA相关代谢物主要集中在糊粉层,黄华占籽粒中代谢物分布和基因表达特征与美香占2号相似,美香占2号籽粒成熟过程中具有持续较高的线粒体活性。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辐射对胡麻种子的诱变作用,以800 Gy、1000 Gy和1200 Gy 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胡麻品种(系)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察其对胡麻种子萌发、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并确定胡麻的最佳辐射剂量。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胡麻种子以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工艺长度、每果粒数、千粒重、含油率、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均比对照降低,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木酚素、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比对照高。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和木酚素含量逐渐下降,根长、苗高、平均单株鲜重、油酸含量先降低再升高,株高、工艺长度、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千粒重、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有效分茎数、单株果数、每果粒数、不实果数、含油率和亚油酸含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高而升高。拐点均出现在1000 Gy,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胡麻种子的最佳辐射剂量理论值为1029 Gy。用60Co-γ射线处理胡麻种子,出现超亲材料的几率约为10%~21%,且木酚素含量出现超亲材料的几率最大,其次是亚麻酸含量,最后是含油率。高剂量(1200 Gy)有利于含油率和亚麻酸的变异,而低剂量(800 Gy)有利于木酚素的变异。研究结果为胡麻辐射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目的]γ-氨基丁酸(GABA)可增强作物品质和抗逆性,但其效果是否受植株根系耐盐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添加外源GABA对不同耐盐性番茄嫁接苗的生理调节机制及生长的影响,为小分子氨基酸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盐性较强的砧用番茄‘OZ-006’为砧木、对盐分较敏感的‘中杂9号’为接穗形成的嫁接苗(RS)为材料,以‘中杂9号’自嫁接苗(SS)为对照材料,进行无土营养液栽培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以调节NaCl浓度至175 mmol/L形成的盐胁迫条件作为对照(CK),在CK基础上设置添加5 mmol/L GABA处理(+G)。从处理后3天起,测定了幼苗生长、Na+积累、氨基酸含量及活性氧代谢指标。[结果]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SS和RS幼苗均显著受到盐胁迫伤害,但RS幼苗盐害指数及Na+含量显著低于SS幼苗,其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SS幼苗,其O2·-和MDA含量显著低于SS幼苗,表现为耐盐性显著高于SS幼苗。添加外源GABA后,SS和RS幼苗的鲜重、生长速率、叶绿素及氨基酸(GABA、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提高,根系和叶片内Na+含量、O2·-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且SS幼苗耐盐性提高的效果大于RS幼苗。[结论]盐胁迫显著影响番茄幼苗的生长,尤其对耐盐性弱的品种生长抑制更加显著。γ-氨基丁酸(GABA)可有效提高番茄嫁接苗的耐盐性,主要原因在于GABA为幼苗提供了氮素营养,促进了盐胁迫下植物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同时GABA诱导细胞内多种氨基酸含量上升,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抑制了Na+过量积累,缓解了细胞内活性氧积累带来的膜伤害。此外,GABA添加对耐盐性弱的番茄嫁接苗耐盐性的提升效果比对耐盐性强的番茄嫁接苗更加明显。因此,在盐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小分子氨基酸(如GABA)可能是提高作物耐盐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6.
鸡白细胞介素18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鸡白细胞介素(IL-18)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cDNA全长597 bp,编码198个氨基酸的前体多肽,分子量约为23 kDa,IL-18氨基端的29个氨基酸残基起胞内定位作用;鸡IL-18是IFN-γ诱生剂,通过IFN-γ发挥抗感染、促生长等作用,参与对微生物感染诱导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初次免疫应答;鸡IL-18作为免疫佐剂,具有增强免疫和治疗作用,还具有抗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鉴定水翁花提取物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查耳酮(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及其特点。[方法]用GAL4嵌合体报告基因试验检测DMC的PPARγ配体结合活性;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DMC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用[3H]-2-脱氧葡萄糖摄取试验检测DMC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经DMC处理的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DMC能以剂量依赖型的方式对PPARγ产生激活作用,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显著提高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并且提高脂肪细胞中一些PPARγ靶基因的表达量。[结论]DMC能通过激活PPARγ促进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  相似文献   
88.
Zhang W  Li J  Qiu S  Chen J  Zheng Y 《Fitoterapia》2008,79(3):168-173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xopolysaccharide fraction (EPSF) from one of the anamorph strains of Cordyceps sinensis on immunocyte activity of H22 tumor bearing mice, ICR mice were treated with EPSF for 7 days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t doses of 15 mg/kg (low-dose), 30 mg/kg (mid-dose) and 60 mg/kg (high-dose) after H22 tumor cells were implant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s, the tumor weight of each mouse was measured. Phagocytosis of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was tested by neutral red uptake. The TNF-alpha expression of macrophages was assayed by ELISA. Proliferation ability and cytotoxicity of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methods. The mRNA levels of cytokine TNF-alpha and IFN-gamma mRNA of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PSF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H22 tumor growth, but also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mmunocytes' activity. I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hagocytosis capacity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s and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spleen lymphocytes at all the three doses; it significantly promoted macrophages' TNF-alpha expression and spleen lymphocytes' cytotoxicity. EPSF also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NF-alpha and IFN-gamma mRNA expression of splenic lymphocytes. This experimental finding suggests that EPSF could elevate the immunocytes' activity in H22 tumor bearing mice.  相似文献   
89.
从牛肺巨噬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牛IgGFc受体Ⅱ(boFcγRⅡ)胞外区基因,PCR产物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的T7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boRⅡ。以pETboR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诱导表达菌体可见分子量约为27kDa的蛋白条带,该表达蛋白在细胞质中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和Dotblot检测表明,boFcγRⅡ重组蛋白在变性条件下可与牛IgG特异结合,提示牛FcγRⅡ胞外区可能存在IgG线性结合表位。  相似文献   
90.
巨胚水稻W025糙米浸水后γ-氨基丁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降血压功能水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025是通过化学诱变和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系,具有巨胚特征,遗传分析表明巨胚基因受单隐性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W025和其原始品种金南风浸水后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的动态,并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2个谷氨酸脱羧酶转录本在浸水过程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GABA主要集中在胚部,浸水后W025的GABA积累量显著高于金南风。(2)随着浸水时间延长,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W025胚部的酶活性显著高于金南风。GAD活性的变化与GABA的积累显著正相关,表明浸水后种胚GABA的积累与谷氨酸脱羧酶的催化反应有关。(3)2个谷氨酸脱羧酶基因OsGAD1与OsGAD2在W025和金南风之间没有转录水平的差异。提示可能存在其它的谷氨酸脱羧酶基因对浸水后GABA的积累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