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旨在研究复方术苦芩提取液对腹泻小鼠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ntestinal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IELs)及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转录的影响。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空白组、感染组、阳性药物组(黄芪多糖口服液,浓度为1.2 mg·mL~(-1))和药物Ⅰ、Ⅱ、Ⅲ组(复方术苦芩提取液,生药浓度分别为0.1、1和10 mg·mL~(-1))。除空白组外,小鼠连续给药7 d [灌胃0.5 mL·(次·d)~(-1)]后腹腔注射5×10~7 CFU大肠杆菌,并将感染组小鼠出现腹泻时设定为试验0 h。于试验6 h和4 d时各处死6只小鼠,制作小肠病理切片并计数iIELs数量,qRT-PCR分析十二指肠段INF-γ、IL-4 mRNA水平。结果显示: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对腹泻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66.7%、50.0%、66.7%、75.0%。试验6 h时,与空白组相比,感染组小鼠iIELs数量增加,十二指肠INF-γmRNA水平降低、IL-4 mRNA水平增高,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感染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小鼠iIELs数量减少,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Ⅲ组小鼠十二指肠INF-γ mRNA水平增高、IL-4 mRNA水平降低。试验4 d时,与空白组相比,感染组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iIELs数量增加,空肠iIELs数量减少,其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水平增高,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感染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Ⅰ、Ⅱ、Ⅲ组小鼠十二指肠和回肠的iIELs数量(Ⅰ组十二指肠除外)均减少,空肠iIELs数量增加,阳性药物组和药物Ⅲ组十二指肠段INF-γ、IL-4 mRNA水平均降低。结果表明,复方术苦芩提取液通过调控小鼠小肠iIELs数量,平衡十二指肠INF-γ/IL-4 mRNA转录,达到对小鼠腹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仔猪的湿热泄泻,探讨其对湿热泄泻仔猪肠道的修复作用。选取8~15日龄未断奶仔猪(大白×长白)30头,其中健康仔猪6头,为对照组;有粪色黄褐而臭、小便短赤、舌质红等症状的泄泻仔猪24头,分为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和加味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每组6头。对照组和湿热泄泻组仔猪灌服生理盐水,药物组仔猪灌服加味葛根芩连汤(按生药量,低、中、高剂量组药物添加量分别为2.5、5.0和10.0 g·d-1),连续5 d。在服药的第0、3、5天记录各组仔猪的粪便评分。取对照组、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进行组织切片和H.E.染色,取十二指肠进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仔猪空肠TLR4、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量变化。湿热泄泻严重破坏了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结构,尤其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十二指肠隐窝处PC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湿热泄泻组仔猪空肠TLR4(P<0.05)、TNF-αP<0.01)、IL-1β(P<0.01)和IL-6(P<0.05)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相比于湿热泄泻组,加味葛根芩连汤显著降低了仔猪的粪便评分(P<0.05)。中剂量加味葛根芩连汤组仔猪的小肠和结肠的组织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十二指肠的肠腔中有不断脱落的绒毛团,绒毛中的PC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湿热泄泻组相比,加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空肠TLR4(P<0.05)、TNF-αP<0.01)、IL-1β(P<0.01)和IL-6(P<0.05)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综上表明,加味葛根芩连汤可通过促进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炎症反应对湿热泄泻造成的仔猪肠道损伤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炎症和纤维化的相关性,本研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感染后4周组、6周组和HMGB1抑制剂组(n=5),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测,观察肝病理学及Masson染色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HMGB1、IL-1β、TNF-α、IL-6、IFN-γ、α-SMACol1α1、TGF-β1、Smad2和Smad3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感染后4周,小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肝组织HMGB1、α-SMATGF-β1、IL-6和 TNF-α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 < 0.01);感染后6周,小鼠WBC、Neu、Mon、Eos、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ALT极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HMGB1、IL-1β、TNF-α、IL-6、IFN-γ、α-SMACol1α1、TGF-β1、Smad2和Smad3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感染后6周小鼠肝虫卵聚积处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HMGB1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值和肝组织HMGB1、α-SMATGF-β1、IL-6和TNF-α的转录水平(P<0.05)。综上表明,HMGB1与日本血吸虫病肝炎症和纤维化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肾复康颗粒对鸡肾肿的抗炎机制。将90只健康雏鸡分为空白组(15只)和试验组(75只),试验组通过饲喂自制高钙高蛋白饲料人工复制鸡肾肿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肾复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饮水给药肾复康颗粒2.0、1.0、0.5 g·L-1,阳性药物组饮水给药苍蓝口服液1.0 mL·L-1,模型组饮水给予生理盐水1.0 mL·L-1,2次·d-1,连用5 d。分别于造模前、后以及末次给药后2 d进行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TNF-α、MCP-1、TGF-β1的含量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肾IL-1R、IκBαNF-κBp65 mRNA的转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升高(P<0.01),肾中IκBα 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饮水给药治疗后,肾复康颗粒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雏鸡血清IL-1、TNF-α、MCP-1、TGF-β1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复康颗粒中剂量组肾中IL-1R、NF-κBp65 mRNA转录量极显著降低(P<0.01),肾中IκBα mRNA转录量极显著增加(P<0.01)。肾复康颗粒通过降低肾肿鸡血清中IL-1、TNF-α、MCP-1、TGF-β1中含量,抑制IL-1R/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黄芩水提液对肠炎模型小鼠空肠损伤的作用机理。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芩水提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小鼠。通过连续3 d给小鼠灌胃0.4 mL·d-1产肠毒大肠杆菌(3×108 CFU·mL-1)建立肠炎模型,黄芩水提液组每只小鼠在攻菌前预灌服0.2 mL黄芩水提液(低剂量组0.3 g·d-1,中剂量组0.6 g·d-1,高剂量组1.2 g·d-1),连续灌胃6 d。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空肠炎性因子IL-6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绒毛结构受到严重破坏,但参与肠道损伤修复的MAPK mRNA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相比于模型组,黄芩水提液各剂量组的小鼠空肠IL-6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空肠JNK/ERK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绒毛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综上所述,在小鼠肠炎模型中,黄芩水提液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下调JNK/ERK mRNA的方式促进空肠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6.
高铜对大鼠肾细胞炎性因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铜中毒对大鼠肾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2只20日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日粮的铜(Cu)浓度为15 mg·kg-1;高铜Ⅰ组日粮Cu浓度为30 mg·kg-1;高铜Ⅱ组日粮Cu浓度为60 mg·kg-1;高铜Ⅲ组日粮Cu浓度为120 mg· kg-1。连续饲喂6个月,检测肾组织Ki-67、PCNA、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随着日粮中铜含量增高,肾组织中Ki-67、PCNA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升,IL-6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高于30 mg·kg-1时,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增殖,促进炎性因子的表达,造成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C5a/C5aR信号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过程中对宿主CD4+ T细胞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为研究对象,以BALB/c乳鼠和C5aR抑制BALB/c乳鼠为感染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C.parvum感染前后乳鼠回肠组织中C5aR的表达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隐孢子虫HSP70基因和CD4+ T细胞亚群(Th1、Th2、Th17细胞和Treg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和TGF-β)的转录变化,并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乳鼠回肠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乳鼠相比,C.parvum感染可以引起乳鼠回肠组织中C5a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parvum感染组乳鼠相比,C5aR抑制剂处理可引起C.parvum感染乳鼠回肠组织中Th1细胞、Th2细胞和Treg细胞的主效应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显著下调表达(P<0.05),以及Th17细胞主效应细胞因子IL-17显著上调表达(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抑制C5aR能显著改善C.parvum感染引起的乳鼠回肠组织的绒毛直径和黏膜厚度变化(P<0.05),但不能改善绒毛长度、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隐孢子虫HSP70基因的mRNA水平检测发现,抑制C5aR能显著影响C.parvum在回肠组织中的增殖(P<0.05)。C5a/C5aR信号可能通过动态调节CD4+ T细胞亚群主效应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参与宿主与隐孢子虫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深入理解隐孢子虫与宿主的互作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hinese propolis,EECP)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EECP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并建立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MAC-T)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EECP对MAC-T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估EECP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相对mRNA转录水平;以及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相对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紧密连接膜蛋白进行定位,确定EECP对LPS诱导MAC-T细胞炎症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ECP中总酚酸含量为106.35 mg没食子酸当量(GAE)·g-1、总黄酮含量为320.85 mg芦丁当量(RE)·g-1;CCK-8结果显示EECP的安全浓度为0~15 μg·mL-1,并可有效提高LPS刺激下MAC-T的活力;LPS刺激显著增加了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 mRNA的转录量(P<0.001);但2.5~15.0 μg·mL-1 EECP预处理显著降低了IL-6、IL-8、TNF-α和IL-1β mRNA的转录量;与此类似,LPS刺激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ZO-1)mRNA的转录量(P<0.01),而EECP预处理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ZO-1)mRNA的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试验也证实EECP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紊乱。该结果证实,EECP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为利用中国蜂胶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猪舍细颗粒物促进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向M1极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猪舍细颗粒物(PM2.5)对猪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s)精氨酸代谢、炎症因子表达和极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体外分离PAMs,细胞纯化后,利用Diff-quik染色和F4/80标记鉴定PAMs,并测定细胞活力。将纯化培养的PAMs分为对照组和PM2.5处理组(50 μg·mL-1),继续培养4、8和12 h,测定细胞活力,收集细胞上清测定一氧化氮(NO)的含量,裂解PAMs测定精氨酸酶的活性,并采用RT-PCR检测PAMs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0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80和CD20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成功分离培养了PAMs,并发现PAMs的细胞活力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PM2.5处理PAMs,显著提高了细胞上清中NO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细胞精氨酸酶的活性(P<0.01),并显著提高了细胞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P<0.01),降低了IL-10 mRNA表达水平(P<0.05)。另外,PM2.5处理PAMs早期,显著提高了CD80 mRNA表达水平(P<0.01),在后期显著降低CD206 mRNA表达水平(P<0.01)。综上表明,猪舍PM2.5促进了PAMs向M1表型极化,促进了炎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对SPF雏鸡血液和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将96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REV感染组和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acid α-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试验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雏鸡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35天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第7~28天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在第7~28天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局部淋巴组织哈德尔腺(Hader’s gland,HG)、派伊尔结(Peyer’s patch,PP)和盲肠扁桃体(caecal tonsil,CT)中ANAE+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或P<0.01);GH、PP和CT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 转录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研究表明,REV感染引起雏鸡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局部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数量相对减少及细胞因子TNF-α转录持续升高与REV造成感染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才  邵琦  徐文浩  贾哲  马璐  田超  杨自军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12):3076-3086
肝细胞损伤是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onoammonium-glycyrrhizinate,MAG)对油酸钠诱导奶牛原代肝细胞损伤的影响。试验以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不同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原代肝细胞)和试验组(模型组、MAG组:分别添加0、0.25 mg·L-1的MAG对原代肝细胞预处理12 h,再使用浓度为0.25 mmol·L-1的油酸钠诱导肝细胞脂肪变性),随后用CCK-8法检测肝细胞活性、DAPI染色统计凋亡率,紫外比色法检测上清中ALT、AST的含量,油红O染色结合imageJ面积统计法分析细胞内脂肪沉积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样品肝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α、SREBP-1c、ChREBP、CPT1、CPT2、MTP和炎症相关基因TNF-α、NF-κB、IL-1β、IL-6、IL-8的m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经油酸钠诱导后,0.25 mg·L-1的MAG预处理的肝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模型组(P<0.05),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培养上清中ALT、AST的释放水平有所降低(P<0.05)。MAG组细胞内脂滴数量和平均脂滴面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脂代谢基因ChREBP、PPARα、MTP和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1β、NF-κB、IL-6、IL-8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MAG能通过抑制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效减少油酸钠诱导的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积,缓解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探究白藜芦醇对热应激(HS)诱导的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转录的影响。采用生长良好的第4代山羊小肠上皮细胞(GIE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7℃)、热应激组(42℃)、42℃热应激加白藜芦醇组(5、15、30 μmol·L-1);加药预处理6 h后进行热应激处理6 h。通过CCK-8法检测白藜芦醇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生化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白藜芦醇对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HSP70、IL-1β、TNF-αIL-8和NF-κB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5、15、30 μmol·L-1)的白藜芦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GSH-Px、SOD及T-AOC活性,极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P<0.01);不同浓度(5、15、30 μmol·L-1)的白藜芦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热应激诱导的GIE细胞IL-1β、IL-2、IFN-γ和TNF-α的分泌,并极显著降低炎性模型细胞IL-1β、TNF-αIL-8、HSP70和NF-κB的基因转录水平(P<0.01)。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调节热应激诱导GIE细胞炎性模型中HSP70基因表达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及表达,促进抗氧化酶活力,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抑炎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初步探讨绵羊痒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PoMIF)对健康新西兰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和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采用RT-PCR从绵羊痒螨总RNA中扩增得到MIF全长基因,经原核表达、纯化重组PoMIF(rPoMIF)蛋白,并分析其氧化还原酶和互变异构酶活性。筛选与健康新西兰兔PBMC孵育的最佳rPoMIF浓度,且用最佳浓度rPoMIF(0.2 μg·mL-1)与PBMC共同孵育0、1、6、12、24、36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Th1/Th2/Th17/Treg细胞相对应的特征性转录因子T-bet/GATA-3/RORc/Foxp3和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10 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PoMIF全长363 bp,rPoMIF大小为32 ku(含pET32a标签蛋白19 ku),且具有互变异构酶活性;rPoMIF刺激后PBMC中Th1细胞的T-betIFN-γ先下降后上升,Th2细胞的GATA-3和IL-4均呈下降趋势,且T-bet/GATA-3和IFN-γ/IL-4比值在12、24和36 h均升高;Th17细胞的RORc和IL-17A在各时间点下降,而Treg细胞的Foxp3和IL-10在各时间点升高,且RORc/Foxp3和IL-17A/IL-10比值在各时间点均变低。rPoMIF可造成家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h1/Th2和Th17/Treg平衡分别向Th1和Treg偏移。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选取6~8周龄巴比西小鼠(BALB/c)100只,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Ⅱ组)、中药发酵组(Ⅲ组)及中药水提组(Ⅳ组),其中Ⅱ、Ⅲ和Ⅳ组小鼠均用"抗生素+大肠杆菌"模式造模。Ⅰ、Ⅱ组饲喂不含任何药物的基础日粮,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中药发酵液、10%中药水提液。统计分析各组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显示,ETEC K88感染小鼠36 h后,与Ⅱ组相比,Ⅲ、Ⅳ组小鼠腹泻指数(P < 0.05)与腹泻率降低,且Ⅲ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Ⅳ组(P < 0.05),Ⅲ、Ⅳ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较Ⅱ组降低,双歧杆菌及乳酸菌数量提高,且Ⅲ组效果更优;Ⅲ、Ⅳ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Ⅰ和Ⅱ组,且与Ⅱ组相比,Ⅲ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脏指数分别提高了48.37%、29.57%、36.88%,且差异均显著(P < 0.05);Ⅲ、Ⅳ组IFN-γ/IL-4比值较Ⅱ组提高,且Ⅲ组高于Ⅳ组。综上所述,乳酸菌发酵中药液具有降低腹泻小鼠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提高免疫器官指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及快速消除体内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开发防制ETEC所致的仔猪腹泻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术苦芩总多糖对湿热泄泻仔猪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究术苦芩总多糖(ZKQPs)对湿热泄泻仔猪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HPLC分析ZKQPs的单糖组成,体外抑菌试验研究ZKQPs体外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直接影响,同时建立仔猪腹泻模型,用白头翁散(PP)及3种剂量的ZKQPs (25、50和75 mg·kg-1)治疗腹泻仔猪,治疗结束后,收集小肠各段组织、盲肠内容物,对菌落进行鉴定与计数;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测定小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显示:ZKQPs一级结构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构成。在体外试验中,大肠杆菌、沙门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肠道常见有害菌对ZKQPs敏感,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动物试验中,ZKQPs有效促进了腹泻仔猪肠道乳酸杆菌的生长,对致病大肠杆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50 mg·kg-1ZKQPs影响最为显著。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ZKQPs调节了腹泻仔猪菌群Alpha多样性,对肠道菌群在纲和属水平上有显著影响,腹泻仔猪芽胞杆菌纲、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下降,梭菌纲相对丰度显著上升;ZKQPs治疗后芽胞杆菌纲、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上升且高于正常值,梭菌纲相对丰度极显著下降,显著改善了腹泻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仔猪腹泻时,小肠各段Th1细胞因子IL-2 mRNA水平上升(P<0.01),Th2细胞因子IL-4、IL-5 mRNA水平均下降;ZKQPs治疗后,腹泻仔猪小肠各段IL-2 mRNA水平下降,IL-4、IL-5 mRNA水平普遍上升,且不同细胞因子mRNA水平在小肠不同位置变化有所差异,50和75 mg·kg-1ZKQPs治疗后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综合分析50 mg·kg-1ZKQPs治疗腹泻仔猪对细胞因子mRNA水平影响最大。综上表明,ZKQPs在体外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变腹泻仔猪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改善菌群结构,同时调节肠道免疫反应,有效增强了仔猪抗腹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甜叶菊绿原酸增强大肠杆菌感染蛋雏鸡免疫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评价甜叶菊绿原酸增强人工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蛋雏鸡免疫力的作用效果,为功能性抗生素替代品研发提供基础参数支持。本试验随机将1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健康海兰蛋鸡360只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C)、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0)、1.0 g·L-1杜仲素+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D1)、1.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1)、2.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2)、4.0 g·L-1甜叶菊绿原酸+大肠杆菌O78处理组(EC4),预饲7 d后开始正式试验。第7天时将大肠杆菌O78通过腹气囊感染蛋雏鸡,饮水投喂药物,每天1次,连用3 d。随后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IgM、IgA、TNF-α水平;RT-qPCR检测空肠和回肠IL-1β、IL-2、TNF-αClaudin-1和ZO-1基因表达;高通量测序分析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种类。结果显示:1)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显著增加了蛋雏鸡死亡率(P<0.05),而甜叶菊绿原酸处理组(EC2、EC4)蛋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甜叶菊绿原酸对大肠杆菌O78感染蛋雏鸡血清IgA和IgM含量有提高趋势,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其中EC1、EC2、EC4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EC2显著降低大肠杆菌O78感染蛋雏鸡回肠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2、TNF-α的基因表达(P<0.05)。3)甜叶菊绿原酸可促进蛋雏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改善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对肠道屏障的损伤。4)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导致鸡肠道特有OTUs增加,增加肠道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而甜叶菊绿原酸处理组(EC2)蛋雏鸡盲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甜叶菊绿原酸可增强腹气囊感染大肠杆菌O78蛋雏鸡机体的免疫功能,抵御大肠杆菌O78对蛋雏鸡的侵袭,其中应用剂量为2.0 g·L-1甜叶菊绿原酸的效果较好。这预示绿原酸具有抗生素替代品的功效,其对大肠杆菌感染蛋雏鸡机体免疫力的积极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免疫相关基因和维持盲肠微生物菌群稳态达到的,但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索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及其表面分子脂多糖(LPS)诱导胰腺再生蛋白Ⅲγ(RegⅢγ)表达调控的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灭活E.coli(109、108、107、106、105、104 CFU/mL)和LPS (0.01、0.1、1、5、10、20、40、80 μg/mL)诱导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Ⅱ),用MTT法测D490 nm值,检测E.coli和LPS对IPEC-JⅡ细胞活力的影响;其次,用不同浓度灭活E.coli(107、106、105 CFU/mL)和LPS (0.01、0.1、1、5 μg/mL)处理IPEC-JⅡ细胞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egⅢ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最后,用1 μg/mL LPS处理IPEC-JⅡ细胞24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65、p38、JNK、ERK mRNA和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除0.01 μg/mL LPS不抑制IPEC-JⅡ细胞活力外,其他浓度的灭活E.coli和LPS均可抑制IPEC-JⅡ细胞活力,且109、108 CFU/mL E.coli和10、20、40、80 μg/mL LPS组细胞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107、106和105 CFU/mL E.coli均能诱导RegⅢγ表达增加,且105 CFU/mL E.coli组RegⅢγ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0.1、1和10 μg/mL LPS均能诱导RegⅢγ表达增加,且0.1和1 μg/mL LPS组RegⅢγ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egⅢγ蛋白表达虽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1 μg/mL LPS组p65、p38 mRNA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JNK、ERK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p38、JNK蛋白表达量和磷酸化水平均极显著增加(P<0.01),p65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ERK蛋白和磷酸化水平均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灭活E.coli和LPS均可诱导RegⅢγ表达,1 μg/mL LPS可增加p65、p38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丽  孙云子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027-1031
试验旨在研究藤茶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空白组小鼠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04、0.06 mg/g体重的藤茶提取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 mg/g体重的硫酸抗敌素。在试验第26天给小鼠灌服番泻叶,观察各日粮处理组小鼠腹泻情况。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试验末体重均高于空白组,且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添加藤茶提取物有提高小鼠生长性能和肝脏重的趋势,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和对照组小鼠腹泻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试验Ⅰ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也有提高趋势,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对照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各试验组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能够能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性能,降低小鼠的腹泻率,可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发酵中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K88所致腹泻小鼠的影响。选取6~8周龄巴比西小鼠(BALB/c)100只,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Ⅰ组)、大肠杆菌感染模型组(Ⅱ组)、中药发酵组(Ⅲ组)及中药水提组(Ⅳ组),其中Ⅱ、Ⅲ和Ⅳ组小鼠均用"抗生素+大肠杆菌"模式造模。Ⅰ、Ⅱ组饲喂不含任何药物的基础日粮,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中药发酵液、10%中药水提液。统计分析各组小鼠腹泻率、腹泻指数、免疫器官指数、肠道菌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显示,ETEC K88感染小鼠36h后,与Ⅱ组相比,Ⅲ、Ⅳ组小鼠腹泻指数(P0.05)与腹泻率降低,且Ⅲ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Ⅳ组(P0.05),Ⅲ、Ⅳ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较Ⅱ组降低,双歧杆菌及乳酸菌数量提高,且Ⅲ组效果更优;Ⅲ、Ⅳ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高于Ⅰ和Ⅱ组,且与Ⅱ组相比,Ⅲ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肝脏指数分别提高了48.37%、29.57%、36.88%,且差异均显著(P0.05);Ⅲ、Ⅳ组IFN-γ/IL-4比值较Ⅱ组提高,且Ⅲ组高于Ⅳ组。综上所述,乳酸菌发酵中药液具有降低腹泻小鼠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提高免疫器官指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及快速消除体内炎症反应等作用,可为开发防制ETEC所致的仔猪腹泻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研究NF-κB、Nrf2/HO-1通路来揭示艾纳香油(Blumea balsamifera(L.)DC Oil,BBO)发挥抗炎效果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试验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BBO组(低、中、高剂量)、BBO阴性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采用Hoechst 33342和PI双染检测BB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检测BBO对LPS诱导巨噬细胞后分泌IL-1β、TNF-α、PGE2、LTB4、NO含量及iNOS活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BBO对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BO对NF-κB及Nrf2/HO-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BBO在80 μg·mL-1剂量范围内可以扭转LPS导致的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凋亡发生;与LPS模型组相比,BBO 60~80 μg·mL-1剂量下可以极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炎性因子和炎症介质IL-1β、TNF-α、PGE2、LTB4、NO的分泌及iNOS活力(P<0.01),并极显著抑制LPS导致的细胞IL-1β、TNF-α mRNA表达(P<0.01);同时,BBO 60~80 μg·mL-1剂量下极显著下调LPS导致的COX-2、5-LOX、p-IKKα、p-P65、p-IκB-α、胞质Nrf2蛋白表达(P<0.01),极显著促进HO-1、核Nrf2蛋白表达(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结果提示,艾纳香油有良好的抑制细胞炎性和抗凋亡效果,其可能通过抑制NF-p-IκBB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Nrf2/HO-1通路中主要抗炎基因表达最终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