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6篇
  122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替代能源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效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烟叶烘烤燃煤的替代能源。[方法]对生物质压块、生物质颗粒和醇基3类燃料与常规燃料(褐煤)的烟叶烘烤效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3种替代能源在燃烧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明显低于常规燃料,烘烤过程中升温速度、稳温性能明显提高(除生物质压块外),整个烘烤工艺时间可缩短6~14 h,对初烤烟叶外观质量无明显影响;醇基燃料成本较高,烘烤综合成本约是褐煤成本的2.4倍,经济效益较差。[结论]生物质颗粒燃料可作为常规燃料(褐煤)的替代能源应用于烟叶实际烘烤工艺中。  相似文献   
52.
甘小凤  曹军骥  王启元  沈振兴  徐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92-11694,11697
[目的]研究西安市秋季大气细粒子(PM2.5)中化学元素的浓度特征及来源。[方法]于2009年10月利用微流量采样器采集西安大气中PM2.5样品,分析其元素浓度特征及来源。[结果]西安市秋季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平均值为168.44μg/m3,最小值为53.29μg/m3,最大值达358.16μg/m3,高于北京、珠江三角洲;PM2.5中S、Zn、K、Cl、Ca、Fe的质量浓度均超过1.0μg/m3,处于较高污染水平;PM2.5中K与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5(P〈0.0001),说明OC、EC与K具有相同的来源,生物质燃烧对OC、EC有一定的贡献;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表明,K、Ca、Fe、Ti、Mn和Cr主要来源于地壳或岩石风化等自然源,而S、Zn、Cl、Pb、Br、Mo、Cd和As主要受人为污染源的影响,而受土壤扬尘等自然源的影响较小,其中Cd的富集因子最大,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等人为污染;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冶金化工、扬尘等是该区秋季PM2.5的主要来源。[结论]该研究为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综述了近年来天然胶乳的无机粒子、有机粒子、树脂乳液及其他填料对天然胶乳的补强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胶乳补强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梁博  林田苗  任德智  聂晓刚  万丹  喻武  赵薇 《土壤》2018,50(3):613-621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了雅江中游4种土地利用方式基本理化性质,并运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与土壤粒径、性状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30 cm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容重表现为稀疏灌丛农耕地荒草地人工林地,随着土壤层次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大趋势。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率、毛管持水率均与容重规律相反;(2)4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以粉粒、砂粒为主,黏粒含量仅占到0.36%~4.27%,土壤质地偏砂性;(3)0~30 cm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平均值的顺序为:农耕地荒草地人工林地稀疏灌丛。人工林地具有较好的土壤结构,相对疏松、通透性好。而稀疏灌丛受到砾石影响,分形维数最小,但在保水保肥能力上最弱;(4)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3,P0.01);与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0,P0.01);与黏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3,P0.01)。这表明,一定程度上,研究区分形维数可作为评估水土流失的指标;(5)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各土壤单一物理性质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与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均为正相关关系,而与容重、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5.
双极荷电凝并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数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柴油机排气颗粒粒径小、数量浓度高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共轨柴油机排气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荷电凝并试验台,研究了在1 600和2 600 r/min转速下,荷电电压(0、5、10、15、20 k V)对排气颗粒数量浓度分布、质量密度分布、质量中位径、总数量浓度和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捕集效率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极荷电凝并能够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总数量浓度,核模态颗粒(5~50 nm)和小于93.1 nm积聚态颗粒(50~500 nm)数量浓度降低,大于93.1 nm的积聚态颗粒数量浓度略有升高。随着荷电电压的升高,2种转速下(最大扭矩转速1 600 r/min和额定转速2 600 r/min),25%负荷、50%负荷和75%负荷时,45.3~80.6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随荷电电压的升高降幅明显,100%负荷时,8.06~12.4 nm峰值处颗粒数量浓度降幅明显高于45.3~80.6 nm峰值处;颗粒质量浓度峰值向大粒径方向偏移,质量中位径范围由96~101 nm增大至102~110 nm。双极荷电凝并能够提高DPF的捕集效率,降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数量和质量排放,50%负荷时,10 k V下的DPF的捕集效率较0 k V提高了9个百分点。该研究可为双极荷电凝并技术的车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将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与高灵敏性的PCR扩增技术相结合,建立快速检测低浓度H5N1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免疫PCR方法。【方法】以pUC19为模板,采用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备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以金磁微球为固相吸附载体,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的桥联作用,将含有生物素的报告DNA分子与生物素标记的抗AIVH5N1血凝素蛋白的检测抗体分子连接,H5N1AIV与检测抗体结合后,体外扩增报告DNA,间接放大低含量病毒信号,建立可有效检测微量H5N1AIV的免疫PCR方法。对建立的免疫PCR方法的最适报告DNA浓度、最适链亲和素工作浓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确定和评价。【结果】建立的免疫PCR方法最适报告DNA质量浓度为1ng/mL,最适链亲和素工作质量浓度为20ng/mL,该方法可成功检测到10-4EID50/mL的H5N1AIV,而且特异性良好。【结论】建立的以金磁微球为吸附载体的免疫PCR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微量H5N1AIV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针对海水鱼类半滑舌鳎养殖池排出水中大量絮状悬浮物难以用常规机械过滤法去除的问题,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滤食性双壳贝类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通过现场实验测定了它们对鱼类养殖排出水中悬浮物的生物滤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海水流速为10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80±0.45)cm,湿重(117.0±10.0)g]和贻贝[壳高(6.54±0.26)cm,湿重(29.7±2.4)g]对养殖排出水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40.28~45.30mg·ind-1·d-1[平均(43.40±2.16)mg·ind-1·d-1]和6.96~8.87mg·ind-·1d-1[平均(7.66±0.99)mg·ind-·1d-1];在实验海水流速为150L·h-1条件下,牡蛎[壳高(9.33±0.99)cm,湿重(95.8±31.4)g]和贻贝[壳高(6.39±0.91)cm,湿重(28.0±15.4)g]对悬浮物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13.68~22.50mg·ind-1·d-1[平均(17.35±4.59)mg·ind-1·d-1]和5.37~...  相似文献   
58.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 VP2 基因,表达的蛋白能够形成病毒样粒子,具有反应原性,为研究MEV新型疫苗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扩增MEV VP2 基因,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pFast-BacⅠ载体中,构建重组转座载体后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 质粒后转染Sf9昆虫细胞,传毒3代,对表达蛋白进行 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成功克隆MEV VP2基因。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表达蛋白能够被MEV单克隆抗体识别。在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成功的表达了MEV VP2蛋白,目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9.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bedding materials (wheat straw, wood shavings, hemp shives, flax shives) and two roughages (hay, haylage) were treated using an air-driven particl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airborne particle and mold generation of both treated and untreated samples were then analyzed under standardiz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 addition, samples of all the treated materials were stored for 8 weeks either in a pressed or incoherent form and then analyzed again for their ability to generate airborne particles. The airborn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cted online with the gravimetrically measuring analyzer tapered element oscillating microbalance (TEOM) 1400a that was equipped successively with different inlets to measure the particle fractions PM20, PM10, PM2.5, and PM1.0 (PM = Particulate matter). The particle separation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in the airborne particle (PM20) generation in all materials: hay 49.16 to 22.79 mg/m3 (53.6%), haylage 28.57 to 25.04 mg/m3 (12.3%), wood shavings 141.68 to 15.04 mg/m3 (89.4%), wheat straw 143.08 to 22.97 mg/m3 (83.9%), flax 135.11 to 53.31 mg/m3 (60.5%), and hemp 63.67 to 17.64 mg/m3 (72.3%). The 8-week storage of the treated materials as compressed materials led to a rene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airborne particle (PM10) concentration in the haylage (+29.9%), wheat straw (+104.0%), wood shavings (+40.4%), and hemp shives (+30.7%). Storage of the incoherent materials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se particles only in the wheat straw (+44.2%). The separation treatment reduced the mold production by 92.4% in the wood shavings, 88.0% in the wheat straw, and 85.8% in the hay.  相似文献   
60.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土壤物理学和分形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与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粗骨土的结构特征,各种植物群落的土壤中以粗砂粒含量最高,细砂粒含量次之,而石砾含量和粉黏粒含量较低;2)防护林群落具有显著地改善土壤颗粒组成和提高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作用,其作用程度为针阔叶(赤松+麻栎)混交林依次高于阔叶林(刺槐纯林、麻栎纯林)和针叶林(赤松纯林);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粉黏粒(粉粒及黏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细砂粒和粗砂粒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石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沂蒙山区水土保持植被类型的合理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