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95篇
  142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免耕玉米秸秆覆盖水稻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2003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茬移栽稻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稻的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茬晚稻以免耕畦作玉米秸秆覆盖处理产量最高,免耕玉米秸秆不覆盖处理次之,分别比传统翻耕移栽增产121%~20.5%和7.5%~7.7%。主要表现在白根比例高,根系伤流量大,分蘖早生快发,干物质量高。玉米茬晚稻免耕畦作玉米秸秆覆盖处理各主要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速率高,氮素的积累和吸收量大。免耕玉米秸秆不覆盖处理开花前生长较旺,但后期存在早衰现象。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控制一年两熟地区夏季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施水装置在施水过程中出现的水的飞溅现象,采用了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机组前进速度、喷水口的内径和喷水口的高度对溅水范围的影响,并通过SPSS软件建立了回归方程,确定了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和相关数值。  相似文献   
103.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if so how, the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N) requirements of hybrid rice transplanted as single seedlings are affected by no-tillage (NT) practices. A fixed field experiment was done at the Experimental Farm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China, from 2004 to 2014. Grain yield and yield attributes (panicle number per m2,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spikelet filling percentage, grain weight, total biomass, and harvest index) were evaluated as well as the N-use characteristics (total N uptake, internal N-use efficiency, and N requirements) of hybrid rice transplanted as single seedlings comparing NT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A significant finding was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in yield, yield attributes, and N-us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T and NT. Averaged across the 11 years, grain yield and N requirements were 9.51 t ha–1 and 20.2 kg t–1 under CT and 9.33 t ha–1 and 20.0 kg t–1 under NT,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yearly variations in grain yield, yield attributes, and N-use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under both CT and NT. The yearly variation in grain yield was related to simultaneous changes in 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grain weight, total biomass, and harvest index. Also, it was found that grain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nal N-use efficiency 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 requirem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grain yield and N requirements in hybrid rice when transplanted as single seedlings are not affected adversely by 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1) compatible relationships among yield attributes can be established in hybrid rice that is transplanted as single seedlings, and (2) higher grain yield and higher N-use efficiency can be concurrently achieved in hybrid rice transplanted as single seedlings.  相似文献   
104.
对冬种马铃薯3种栽培模式(稻草免耕、稻草包芯、黑膜覆盖)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均优于常规种植,其中稻草包芯和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缩短了出苗时间,提高了商品薯率,增加了单株薯块数和单株薯块质量,显著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效益,明显优于稻草免耕栽培模式,其中稻草包芯每667 m2纯收入比常规种植高出402.81元,产投比达1.76。  相似文献   
105.
张建军  樊廷录  赵刚  党翼  王磊  李尚中 《核农学报》2016,(11):2274-2281
为了明确一膜二年用留膜留茬免耕栽培对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于2014年4-9月在陇东旱塬区进行地膜再利用试验,设一膜二年用(T1)和春翻耕覆新膜(T2)2个处理,研究耕作栽培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栽培方式间T2土壤温度在5~25 cm土层均高于T1,在早晨8点,由表层向下,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13点和18点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沿土层深度方向,深度增加则土壤温度变化趋于平缓;大气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15 cm土层,对20~25 cm土层温度影响很小。T2产量较T1增加了11.4%,差异极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变化一致。T2优化了玉米农艺性状,使干物质积累增加,尤其是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显著增加。耗水量T1高于T2,收获期0~14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T1较T2低7.32%。虽然T1较T2产量极显著减少,但T1投入低,经济效益相比T2提高了885元·hm-2,增加了4.17%。因此,一膜二年用耕作栽培模式具有投入少、省工省劳、投产比和地膜利用率高的特征,是陇东旱塬区一种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玉米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6.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2003~2004年分别进行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公顷产鲜薯2003年为26.55t,2004年为20.33t,分别比传统种植增产36.5%和35.8%;平均公顷节省75个人工日,增收超过45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种薯处理,精细整地,合理播种,科学施肥,注意水分控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7.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不同盖草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沟土铺底抓土盖种盖草、抓土盖种盖草沟土铺面和抓土盖种条盖草沟土铺面免耕栽培马铃薯,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比常规翻耕栽培出苗齐,出苗快4~7d,成苗率提高2.1%~4.5%,分枝期提早7~9d,分枝多2个,生长势强,生长期延长6~9d,单株结薯多0.5~0.7个,单株薯重增加34.5%~48.8%,增产30.5%~47.1%,达极显著水平;3种盖草方法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以抓土盖种盖草沟土铺面产量最高,采用不同盖草方法对薯块大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8.
南方双季稻田秸秆厢沟腐熟还田免耕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为期2年的双季稻田秸秆厢沟腐熟还田免耕试验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3种土壤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厢沟腐熟还田免耕试验2年后,土壤密度减小,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钾含量增加。与常规翻耕相比,厢沟免耕0~5cm土层养分富集不明显,细菌、真菌数量增多,土壤酶活性增强;15~25cm土层土壤密度显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分别比对照增加55.23%、44.73%和43.48%。因此,秸秆厢沟腐熟还田免耕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有何不同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以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前期分蘖速度较快,株高、结实率及产量都较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则与常规插秧相当,而免耕抛秧有效穗较多,但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均较低。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与常规插秧比,免耕栽培稻田表层(0~5cm)土壤有机质增加,腐殖质品质改善,>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全量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都有提高。两种免耕栽培模式中,免耕直播的腐殖质品质、>0.25mm大粒团聚体含量及速效磷高于免耕抛秧,而土壤有机质总量和速效钾则低于免耕抛秧。免耕栽培模式有利于稻田表层土壤肥力的改善;此试验条件下,免耕直播更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0.
小麦免耕播种机中几个结构参数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圆盘式开沟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提出一种以缓冲作用强、易于调整为特点的垂直叉架式开沟器单体,对其空间运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对安装在同一梁上的两下悬挂点与具有可调范围的开沟器安装位置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确定两下悬挂点间距的计算公式。计算和生产验证结果均表明,设计方案可行,计算公式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