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35篇
  免费   957篇
  国内免费   2902篇
林业   471篇
农学   2940篇
基础科学   4963篇
  4594篇
综合类   8391篇
农作物   976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488篇
园艺   343篇
植物保护   2199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813篇
  2020年   779篇
  2019年   1012篇
  2018年   737篇
  2017年   971篇
  2016年   1317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084篇
  2013年   1310篇
  2012年   1696篇
  2011年   1568篇
  2010年   1331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029篇
  2007年   1111篇
  2006年   980篇
  2005年   900篇
  2004年   702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38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对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T7转MvNHX1基因的10个棉花株系和转MvP5CS基因的3个棉花株系与对照非转基因棉花D5在温室内盐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田间花期干旱胁迫下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分析发现:温室内盐和干旱胁迫后,转基因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田间花期干旱胁迫下,2种转基因植株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铃重、子棉、皮棉、衣分、子指和衣指均高于对照,说明转MvNHX1基因和转MvP5CS基因植株在干旱逆境下的产量高于非转基因;经花期干旱胁迫后,2种转基因棉花的纤维断裂伸长率、短纤维率、马克隆值和纺纱一致性指数优于非转基因棉花D5。综合分析表明:2种转基因棉花的耐盐抗旱性均有提高,其中转MvNHX1基因棉花的耐盐性优于转MvP5CS基因棉花植株,而转MvP5CS基因棉花植株的抗旱性优于转MvNHX1基因棉花植株。  相似文献   
992.
靳正忠  李东广  齐军仓  曹连莆 《种子》2007,26(10):18-20
研究在大田条件下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效应不明显;品种与灌水量的互作对大麦籽粒醇溶蛋白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在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水分生理不敏感,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以陆地棉(Chirsutum)晋棉7号、冀合321、冀棉713、珂字棉321、珂字棉201等品种为外植体的体细胞培养获得再生突变不育株的形态性状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再生可育株相比,不育株的株型、分枝、叶、花各器官均较小。花柱、柱头、花丝、花药小而呈萎缩干瘪状,花药不开裂。减数分裂不正常,染色体普遍丢失减少,不能正常配对,出现很多单价体和染色体桥。产生二分体、三分体和多分体,也有正常的四分体。雌配子体和雌配子发育也不正常,胚囊结构不完整,反足细胞迟迟解体,表现雌雄不育。  相似文献   
994.
初花期源库比变化对棉花下部"铃-叶系统"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棉花初花期进行去叶和去蕾处理,研究改变棉花源库比对早期"铃-叶"系统生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源库比改变明显地影响着棉叶和棉铃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但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对源库比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减库处理可以提高叶片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促进子棉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高单铃重,并促进后期果枝叶中叶绿素的合成,延长叶片功能期,但是不利于棉子中蛋白质的合成;减源处理促进前期果枝叶中叶绿素含量,但是使后期果枝叶中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表现出早衰迹象;并且减源处理不利于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5.
R. Pathirana 《Plant Breeding》1992,108(4):314-319
Due to the non-availability of sources of resistance in Sri Lanka to Phytopbthora blight in sesame (Sesamum indicum) caused by Phytopbthora nicotianae var. parasitica, a mutation breeding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Seeds of three genotypes were subjected to six doses of gamma rays from 100 Gy to 750 Gy from a 60Co source. Seeds of M2 bulks, sampled by variety and treatment from the first five capsules formed on M1 plants, were grown in a field with a history of repeated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The best 21 lines, having the highest survival and seed production, identified in the screening of M3 and M4 progeny rows of selected M2 single plants were then tested in a replicated field trial with the recommended cultivar ‘MI 3’ as a control. The plant survival in selected lines averaged 43.3 percent as against 7.2 percent in the recommended variety. Eight selections record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ed yield than ‘MI 3’ at P < 0.01 and another three at P < 0.05. Gamma ray treatments of 450 Gy and 600 Gy produced more lines tolerant to the disease than the other doses used.  相似文献   
996.
In this paper, the vortex electric field is computed. It is caused by magnetic field subject to two dimensional change. This problem can't be solved in general physics. Two examples are listed.  相似文献   
997.
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美两国所获得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GK— 1 2、新棉 33B分别进行了 Bt基因的连锁测验。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试验结果相似 ,Bt基因未整合在棉花第 I、II、III、IV、V、VI、VII、IX、X、XI、XII、XIII、XVII连锁群及 cu、pg、gl1等基因所涉及的染色体上。阐明了 Bt基因染色体图谱定位的复杂性 ,并提出以原位杂交技术实现 Bt基因在棉花染色体组上的物理标图  相似文献   
998.
种植密度对棉花分离世代产量性状表现及育种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裂区设计对F2代4个群体在三种密度下表现进行了研究,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在不同密度、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F2代群体与密度间存在互作,不同群体要求的适宜密度不同。F2代群体间单株结铃数差异显著,单株结铃数在不同密度差异显著,随密度增加单株结铃数减少,但小区总结铃数呈增加趋势;密度与群体间存在互作,密度的大小对4个F2群体的单株结铃数影响程度不同。F2代4个群体间衣分差异显著,但单铃重、衣分在不同密度下差异不显著,且互作不显著。种植密度对不同群体的育种选择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来自5种植物根围土壤的5株芽孢杆菌对棉花立枯病菌、炭疽病菌、黄萎病菌、枯萎病菌、棉铃疫霉病菌和棉叶斑病菌均有较强抑制效果。室内发芽试验表明,C一62菌株显著促进棉子发芽,其余4个菌株对发芽无显著影响。5个菌株的培养液处理棉子后对棉苗病害的防治效果为60.O%~75.7%,株高、苗鲜重、真叶数及茎粗均高于对照及灵福合剂处理。以综合效果较好的C一62、C一37和C一54制成水剂和粉剂在江苏、河南和山东等地进行了2~3年小区试验,得到了一致的结果。以种子重5%~25%浸种或拌种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等有40%~60%的防治效果,处理的棉子顶土快,棉苗素质。  相似文献   
1000.
棉花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综合已有作物模拟模型优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生理过程的棉花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模型中引用了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PAR总截获量和光合同化量,考虑了PAR的日变化规律和太阳高度角变化对直射PAR消光系数的影响,在量化直射辐射对光合作用贡献的同时,分别计算了天空散射辐射、冠层和土壤散射辐射的强度。模型充分考虑了温度、生理年龄、氮素、水分等因子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利用不同遗传类型品种、不同管理方式下的棉花干物质积累动态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度较好,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机理性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