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6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595篇
林业   1336篇
农学   726篇
基础科学   559篇
  5313篇
综合类   5968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383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86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707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639篇
  2014年   830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1175篇
  2011年   1085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greenhouse gas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croplands and grasslands in Great Britain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practices. We consider the feasibl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for grass and cropland using county level land‐use data with estimates of per‐area mitigation potential for individual and total GHGs, to identify the land management options with the greatest cost‐effective mitigation potential. We show that for grasslands, uncertainties still remain on the mitigation potential because of their climatic sensitivity and also their less intensive management. For croplands in Great Britain, the technical mean GHG mitigation potentials for all crop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range from 17 Mt CO2‐eq. per 20 yr to 39 Mt CO2‐eq. per 20 yr.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variation in all cases, with the greatest potentials in England, negligible potential in Wales and intermediate potential in Scotland, with country differences largely driven by the areas of cropland and grassland in each country. Practices such as agronomic improvement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re the most promising options because of their impact on N2O emissions and also their larger potential at low cost. In terms of annual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e, calculated mitigation potentials are small, where the technical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agronomy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ca. 4.5 and 3.8%, respectively (agricultural emissions account for ca. 9% or 47.7 Mt CO2‐eq., of total Great Britain GHG emission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UK). Howev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land use, land‐use change and forestry sector (LULUCF) emissions, nutrient management would reduce further emission reductions by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2005 LULUCF sink (i.e. ?1.6 Mt CO2‐eq. per year).  相似文献   
132.
郑淑惠 《青海草业》2010,19(3):40-42,51
分析了退耕还林(草)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发展不足,提出发展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对策。  相似文献   
133.
13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规划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剖析比较各类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内容和侧重点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规划衔接的可行性及方法,探讨了规划衔接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主要内容及协调对策,提出了对相关研究和新一轮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农村土地违规建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应该得到人类的珍惜和保护.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违规建房问题也凸显出来.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违规建房的根源、现状,梳理出治理违规建房的有效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土地违规建房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6.
中国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明显。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了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原理,建立了耕地非农化影响机制模型,并运用SPSS 19.0软件对分类驱动因素进行了主成分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所占GDP比重等经济发展变量对耕地非农化水平的正向影响最大;粮食单产、总产等农业技术变量对耕地非农化水平具有最大的逆向影响。最后在模型拟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合理有效保护耕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调查和对2002—2011年10 a间的相关统计及国家商务部历年发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建设用地供给、科工贸收入、工业总产值、GDP、税收收入、国内外资金利用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用地效益。结果表明,该区独立运行10 a来成绩显著,整体效益逐步提高,在山西所有开发区中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每年的综合评价都名列第1;与国内中西部或中部的同类开发区相比,该区经济总量和单位面积产生的效益排名中后;与国内先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差距较大;该区内部分企业规模大、影响广泛,经济效益和用地效益均好,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但仍有部分企业规模小、投入水平低、建设周期长、产生效益低,影响了全区整体效益的发挥。建议开发区管委会引导入区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及早产生经济效益;尽快实施扩区计划,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落实土地供给和退出政策,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8.
阐明长期有机物料施肥下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固碳减排及施肥模式选择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5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了2018年不同施肥措施下全年土壤CO2排放、作物碳排放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0~30 cm土壤温度、水分、微生物量碳氮、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脲酶与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秸秆、有机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平均速率提高了42.72%、30.82%和29.79%,秸秆、有机肥处理分别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量显著提高36.35%、32.45%(P<0.05),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使碳排放效率显著降低41.10%(P<0.05);2)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5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相比不施肥和氮肥处理,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分别使0~30 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127.41%,99.33%(P<0.05);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总解释度为53%,对土壤CO2排放速率总效应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温度(2.36)、微生物量碳(1.59)和土壤水分(1.18),且均间接地影响着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壤温度促进了微生物量碳和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微生物量碳促进了微生物量氮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增加。综合来看,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可以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保持微生物活性,增加作物产量,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比较适宜的农田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刘梦瑶  李伟琼  王铁娟 《草地学报》2021,29(5):1118-1124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内蒙古不同地区差不嘎蒿的叶片和茎解剖结构,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差不嘎蒿解剖结构间的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解剖数量特征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差不嘎蒿叶为等面叶,表皮细胞为1层,栅栏组织呈环栅型,排列紧密,维管束发达;茎表皮细胞为1层,外韧无限维管束,环状排列,髓发达;来自于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的差不嘎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茎皮层厚度显著高于科尔沁沙地,髓直径和茎导管直径也有类似趋势;差不嘎蒿栅栏组织厚度、茎筛管直径随生长季降水的减少而增加,叶上表皮角质层、髓直径、茎导管直径随有效温度的减少而增加,表现出对水分和温度的适应性变化。研究结果为本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0.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增产提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进一步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在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固原市5 市,对四大产业主导区畜禽养殖产业基本情况、全区及各市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问题、不同养殖类型和规模的资源化主推技术及典型案例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2020年,宁夏畜禽存栏总量2 046.0 万头(只),其中,奶牛57.4 万头、肉牛120.7 万头、羊596.1 万只、生猪90.0 万头、家禽1 181.8 万只。畜禽粪污产生量3 025.3 万吨,全区粪污资源化利用总量为2 961.6 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7.9%,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99.0%,该地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主要途径有肥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清洁再生回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