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5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林业   1200篇
农学   453篇
基础科学   214篇
  1712篇
综合类   4851篇
农作物   225篇
水产渔业   154篇
畜牧兽医   466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54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486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李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81-21383
在介绍吉林省农村社区开展家政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困境,分析了教育实施中的内在动力、机制和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农村社区家政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对高速公路用地进行集约用地评价,可以为未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从高速公路的用地结构、用地功能和与外部因素的协调性出发,对山西高速公路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作出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用地数量有所增长,其结构不断调整,功能不断增强,与人口、社会经济的协调性也不断加强,集约度不断提高。未来10年,山西省高速公路将迅速发展,必须加大集约利用力度,以尽可能少的用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43.
对云南省辣木(Moringa oleifera)种植区域的生产状况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根据气候条件适宜性,综合考虑年平均气温、≥10℃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指示植物等因素,初步把种植区按县划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及不适宜区。结果表明,云南辣木适栽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依洛瓦底江和南盘江等水系的低热河谷区。这为云南省辣木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茶叶生产格局演变及空间集聚效应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储霞玲 《茶叶科学》2020,40(3):415-429
明确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特征和集聚效应,对广东省茶叶产业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引入空间重心模型,运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茶叶生产格局的演变过程、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茶叶生产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1992—2017年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稳步提升,2008年以后增速较为明显;(2)茶叶生产空间差异明显。粤北和粤东地区茶叶种植总面积占到广东全省的85%以上,茶叶产量占到83%以上,粤西和珠三角缩减较为明显;(3)广东省茶叶生产重心具有整体向东偏北迁移的趋势。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重心的东移反映出广东省茶叶生产已呈现逐渐向粤东和粤北地区集聚的态势;(4)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极化和空间溢出作用显著,已经形成了以饶平、潮安、大埔、丰顺、五华、兴宁、英德、东源等县区的茶叶生产集聚区,构成了广东省茶叶生产的“热点区”,并对周边县市产生带动和刺激效应;(5)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是茶园规模扩张的基础,政府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是茶叶产业形成的重要驱动力,巨大的市场消费力是茶叶产业迅速发展的直接因素,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茶园面积扩张的重要原因。广东省茶叶生产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应根据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种植传统等因素,推进茶叶生产区域集群化发展,提升广东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5.
孙勇  陈新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5,(6):308-309,311
定量化分析了新世纪以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揭示了贵州农业新世纪以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在调整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3-2012年贵州的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加了110.7%和84.4%。同时,分析了单产提高不快、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幅较快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贵州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饲草的种植,饲草料的加工调制与利用,全舍饲肉羊的养殖及杂交繁育,以及羊粪尿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介绍了豫北山区“粮—草—羊”高效平衡养羊模式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豫北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7.
福建省新分布植物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野外调查中陆续发现多个福建省地理新分布记录种,经整理鉴定,继续报道4个新分布记录种:日本金腰[Chrysosplenium japonicum(Maxim.)Makino]、赶山鞭(Hypericum attenuatum Choisy)、异堇叶碎米荠(变种)(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lz var.diversifolia O.E.Schulz)和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  相似文献   
48.
贵州林火发生时间卫星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林业局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5~2010年贵州林业卫星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对贵州省林火发生时间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0年持续高温干旱,火灾发生频率较高,1~2月份进入高危火险时间,3~4月进入高峰期。分析结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火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张慧  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85-10687
为实现采煤塌陷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实地调研,准确把握采煤塌陷地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治理采煤塌陷地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应建立土地复垦费用共管账户制度,政府负起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的治理责任,对部分塌陷地只能征不能转。同时提出了对山东省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进程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
针对农村坑塘"无人治、没钱治、无人管、散乱难治"等方面的难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思想指导,结合河长制工作重点,根据农村坑塘高效治理工作对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创建乡风文明、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睢县农村坑塘为例,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把小微水体整治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水岸同治。按照远村塘、近村塘的分类,提出相应建设模式,并提出农村坑塘建设建议;另外,从"人治"和"法治"两个方面进行"人治巩固基础,法治加深层次"管护模式,为黄淮地区农村坑塘治理提供多种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