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6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367篇
农学   456篇
基础科学   202篇
  1779篇
综合类   2251篇
农作物   385篇
水产渔业   274篇
畜牧兽医   750篇
园艺   378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研究不同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生长和砂姜黑土水分状况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秸秆还田量。[方法]设置0、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玉米干秸秆粉碎还田量,小麦主要生育期采集0~10、10~20 cm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收获期考察小麦产量结构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籽粒产量增长3.49%~7.09%,平均提高4.94%,3 000 kg/hm~2的中等秸秆用量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开花期0~10 cm、10~20 cm以及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显著提高,减轻了土壤干旱程度。[结论]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玉米秸秆适宜还田量为3 000 kg/hm~2。  相似文献   
992.
杨文雅  黄群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11-114,117
[目的]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与牛粪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常规栽培为对照(CK),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BSBR)、秸秆生物反应堆+牛粪(BSBR+C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有效降低土壤碱性和EC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微生物活动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微生物碳氮增加以及蔗糖酶与脲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番茄产量,配施牛粪效果更明显;BSBR+CM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配施牛粪,可以调整合理的碳氮比,对温室土壤连作以及盐渍化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起到增产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农艺措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产量性能是决定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前茬秸秆处理方式对后茬作物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对于建立高效种植制度、优化栽培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09—2012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前茬小麦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措施(NTSS:25 cm高茬收割立茬免耕;NTS: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TIS:25 cm高茬等量秸秆翻耕;CT:不留茬翻耕对照)对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玉米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CT相比,前茬小麦秸秆还田降低了后作玉米大喇叭口期之前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光合势(LAD),但增大了吐丝期之后的LAI与LAD,延缓了衰老,以NTSS、NTS延缓衰老作用突出;NTSS、NTS和TIS处理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比CT分别提高12.8%、19.1%和7.0%,总光合势分别提高12.9%、18.6%和6.8%,免耕秸秆还田(NTSS和NTS)提高MLAI和LAD的效果最好。免耕秸秆还田提高了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净同化率(MNAR),以NTSS提高作用明显,较CT高10.7%;但净同化率(NAR)表现为吐丝期之前增大,吐丝期之后降低。NTSS、NTS提高了后作玉米的籽粒产量,比CT分别高13.0%、15.6%,TIS比CT提高7.9%,NTS增产效应最大。不同秸秆还田及耕作方式下,玉米籽粒产量与MLAI、穗数(EN)、穗粒数(KNE)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收获指数(HI)呈显著正相关性,但与MNAR无显著相关性。MLAI、EN、KNE增加、HI提高是前茬小麦免耕秸秆还田提高后作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前茬秸秆免耕还田优化后茬玉米主要产量性能指标的效果最好。因此,前茬小麦25 cm秸秆覆盖免耕还田是绿洲灌区优化后作玉米产量性能指标及获得高产的可行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国内外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指明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向,包括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分别从秸秆肥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饲料化等角度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管理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几个方面,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PPARγ和C/EBPα基因在猪不同组织、月龄和品种中mRNA的表达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3—7月龄的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和C/EBPα基因在3个品种不同月龄各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背最长肌中的肌内脂肪含量。【结果】PPARγ、C/EBPα在大白猪3-7月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的表达水平较高,心、脾、肺、肾的表达水平较低。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分别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肝、肺、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6、7月龄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江口萝卜猪心、脾、肺、肾、背最长肌的表达量最低,在皮下脂肪中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其表达量随月龄递增而上升,皮下脂肪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5、6、7月龄的表达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从江香猪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的表达量较低,在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PPARγ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较小,C/EBPα的表达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上升。其在小肠、皮下脂肪、背最长肌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和C/EBPα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肝、小肠、皮下脂肪中为高丰度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PPARγ和C/EBPα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6、7月龄的表达水平较高,即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到生长后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总体上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其次肝、肺、小肠、背最长肌中较高,心、脾、肾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品种间PPARγ、C/EBPα在相同月龄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总体上大白猪中肝、小肠、皮下脂肪中PPARγ和C/EBPα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与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差异显著;肌内脂肪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持续上升,不同品种间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江口萝卜猪和从江香猪较高。不同品种猪PPARγ和C/EBPα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猪PPARγ和C/EBPα基因在不同组织、时期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96.
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密度和~(13)C、~(15)N自然丰度值的动态变化,探讨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固定能力及其稳定性,揭示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氮)的演变规律,为东北黑土的合理利用和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选择典型黑土区旱田土壤(种植大豆年限大于60年)和改种不同年限的稻田土壤(3、5、10、17、20和25年,旱田改稻田前种植历史基本相同,均为大豆),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旱田改稻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旱田改稻田25年间,在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在改种的前3年迅速下降,降幅分别为13.60%—43.27%和10.40%—40.60%,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在20—60 cm土层出现累积,但在3—5年期间增加幅度较大,在5—25年期间增加较为缓慢,在改种17—25年期间,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高于旱田土壤;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其含量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改种的3年间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分别降低了26.53%和21.89%,在改种5—25年间0—60 cm土层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均大于旱田土壤,增幅分别为9.87%—21.48%和10.2%—19.3%;旱田改稻田后,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变化密切相关,土壤全氮与有机碳的含量、密度之间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在0—60 cm土层,土壤δ~(13)C值在改种的3年间明显上升,在3—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大于5年的稻田土壤δ~(13)C值均低于旱田土壤,而土壤δ~(15)N值在改种的25年间随改种年限延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限稻田土壤δ~(15)N值均低于旱田土壤,相同年限土壤的δ~(13)C值和δ~(15)N值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大;0—40 cm土层土壤δ~(13)C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但各土层土壤δ~(15)N值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东北黑土区旱田改稻田大于5年后,稻田土壤具有明显的固碳(氮)能力,稳定性碳(氮)在20—60 cm土层累积;改种稻田年限小于5年,应注重有机碳(氮)的补充,以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碳(氮)水平。  相似文献   
997.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tolerability and efficacy of benzene‐poly‐carboxylic acids complex with cis‐diammineplatinum (II) dichloride (BP‐C1) were studied in dogs with mammary cancer. A three‐level response surface pathway designed trial was performed on seven dogs. At each level BP‐C1 was administered subcutaneously daily for 7 days followed by a 7‐day rest period in a dose escalating manner. Adverse events according to VCOG‐CTCAE, performance status and tumour progression were recorded.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followed a two‐compartment model with rapid absorption, short distribution, and a slow elimination phase. The overall elimination half‐life was 125 h. The maximum tolerated dose of BP‐C1 was estimated to be above 0.46 mg kg?1.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VCOG‐CTCAE toxicity which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increasing dose was found. The dogs' general performance status remained unchanged. No decrease in total tumour burden was found, although temporary tumour reduction was seen in some target tumours.  相似文献   
998.
999.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被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但其对放牧管理的响应仍不清楚。为此,以2011年在青海海北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建立的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地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植物生长季的5月-9月,通过测定禁牧(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HG)样地的地上植被生产力和植被群落结构及群落叶片碳(carbon,C)、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含量,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G能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和优良牧草禾草类植物的生物量比例,C含量的变异均在MG处理下最大,此结果支持了中度干扰理论;重牧能显著提高群落叶片的N含量(P0.05);放牧管理对叶片P含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禁牧有利于系统N和P的周转。本研究结果显示,适度的放牧强度有利于高寒草甸生产力的提高,而禁牧可能通过改变群落优势种增强系统的N、P循环强度。  相似文献   
1000.
Equine rotavirus group A (RVA) has been detected in several countries worldwide since its first detection in 1975. Currently, equine RVA is considered the major cause of dehydrating diarrhea in foals younger than 3 months, and the frequency of detection in clinical cases varies from 20% to 77%. The genotypes of epidemiologic relevance found in horses are G3P[12] and G14P[12]. In a survey conducted in Argentina from 1992 to 2008, equine RVA was detected in 21% and 39% of the fecal samples and outbreaks, respectively. Genotype distribution was 51% G3P[12] and 33% G14P[12]. In continuation with the surveillanc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equine RVA detected in Thoroughbred foals in Argentina from 2009 to 2014. A total of 436 stool samples (corresponding to 177 single diarrhea cases or outbreaks) were analyzed. Equine RVA was detected in 31% (135 of 436) of the samples, which corresponded to 42% (74 of 177) of outbreaks. From the positive cases, 42% (57 of 135) were genotyped. Of this, 63% were G3 (36 of 57) and 37% (21 of 57) were G14 genotype. Considering the whole data (1992–2014), equine RVA was detected in 25% (300 of 1,207) of the stool samples and 41% (119 of 293) of the diarrhea outbreak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show a cyclic pattern of the G3 and G14 prevalence in the horse population with a change in G3:G14 frequencies from year to year. Furthermore, clustering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suggests evolutionary and geograph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rgentinean strains compared with the strain circulating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