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4篇
  155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氧化还原条件下红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及需磷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兴华  张建忠  毛勇  王中敏 《土壤》2010,42(2):207-212
研究了5个酸性红壤由氧化条件转为还原条件的P吸附和解吸特性,以及确定供试红壤作为水田或旱地相应的施P量。结果表明:5个土样P吸附量随P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对P的吸附曲线均可用Langmuir方程拟合,氧化条件下P最大吸附量变化范围为794.22~956.75mg/kg,还原条件下P最大吸附量变化范围为867.31~1195.62mg/kg。P解吸量随P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P解吸率的结果表明,淹水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P解吸量。以Langmuir方程计算土壤溶液中P浓度在0.2mg/kg时的土壤需P量作为施P量的依据,淹水后土壤标准需P量增加。  相似文献   
43.
王涛  周健民  王火焰 《土壤》2010,42(6):935-940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酸一钙不同施用模式对水稻的有效性及土壤中有效磷(P)分布的影响,并提出了水田中P肥的施用模式。结果表明:P肥撒施时,表层水中总P浓度最高,达4.8mg/L,而其他施肥模式下表层水中总P浓度可满足GB3838-2002Ⅲ类水水质要求;混施可为水稻提供立体的吸收空间,有效性高;沟施时,肥料P主要集中在施肥带上下约3cm的范围内;在水田中,施用P肥时应优先考虑混施,若土壤中P素有效性相对较高,应尽量在旱作时施用。  相似文献   
44.
45.
为了探索日益增强的旅游活动是否会对黄龙水质产生影响,从2010年4月下旬到11月上旬,以泉水中保守离子Sr2+作为示踪剂,采用野外自动监测、水样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龙风景区溪流水中Sr2+、PO43-、NO3-等离子质量浓度做了一个旅游季节的监测;结果表明,在补给泉和相应景点间,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后者比前者均有所升高,其年平均值在5个景点分别升高2.65、1.94、0.91、0.11和1.35倍,而示踪剂Sr2+离子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则正好相反,说明黄龙风景区溪流水磷酸盐浓度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外源污染;进一步对比分析各景点磷酸盐、硝酸盐质量浓度与同期游客人数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间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一致性;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笔者于2011年对水中磷酸盐质量浓度重新做了上述观测,结果与2010年相似;因此可以推断,黄龙景区溪流水中磷酸盐、硝酸盐质量浓度已明显受到过度旅游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增氧提高蔬菜磷素吸收利用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瑞  施卫明  李奕林  仲月明 《土壤》2019,51(3):419-424
磷素的吸收利用率低是制约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因子之一,蔬菜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适应性变化是高效利用土壤磷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当前磷肥的过量施用导致蔬菜根际环境的恶化,而根际环境对蔬菜的根系形态结构、根系活力和植株生理反应也都会产生反馈影响。本文从氧营养的角度,以根系为核心,综述了国内外提高蔬菜磷素利用率的途径,根系与根际环境互作对蔬菜磷素利用率的响应,并剖析了增氧促进根系生长及改善根际环境提高蔬菜对磷的吸收及利用的生物学机制,从而为提高蔬菜磷肥利用效率、减少蔬菜地磷肥投入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Desert soils are infertile, and the ability to improve them by P-fertilization is limited by the solubility of phosphate. We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phosphate solubilizing bacteria and the mechanisms behind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in desert soils. Vegetated and barren desert soils, mine spoil and a fertile temperate grassland loam were sampled. Bacteria and fungi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nd their phosphate-solubilizing abilities were measured in vitro. The release of plant available PO4, SO4, NO3 and NH4 from desert soils did not compare with that of a grassland soil. Desert soils had substantially lower solubilization than grassland, 162 and 99–121 µg PO4-P g?1 dry soil, respectively. 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 and fungi were inhabiting the soils. Si addition increased phosphate solubilization of fungi by 50%. The isolated microbes were shown, using 31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alysis, to rapidly take-up both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phosphate during the phosphate solubilizing process. Desert soil had potentially active microbial populations that are capable to solubilize inorganic phosphorus; S and Si as the limiting factors. Acidification as the main mechanism to solubilize mineral phosphate was not as evident in our desert soils as in former studies dealing more fertile soils.  相似文献   
48.
胡法龙  于洪明 《北方水稻》2019,49(3):13-16,19
为明确磷肥的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选用磷肥(重过磷酸钙)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用量49.8 g·m^-2的处理叶龄和茎基宽显著高于不施磷肥处理,且秧苗发根力的根长和根数都显著高于不施磷肥处理,但磷肥用量过大,则会抑制发根。因此,在供试土壤条件下,磷肥施用量49.8 g·m^-2能有效地增加根数、叶龄,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利于插秧后的返青。  相似文献   
49.
姜军  徐仁扣  王永  赵安珍 《土壤》2008,40(6):949-953
用恒pH自动电位滴定装置研究了氟离子(F-)、磷酸根(H2PO4-)和铬酸根(CrO42-)在3种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过程中羟基(-OH)释放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3种阴离子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吸附时-OH释放量的大小顺序为:F->>H2PO4->CrO42-,这与土壤对3种阴离子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一致。pH对不同阴离子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不同,在F-体系中,pH5.0时-OH释放量最高,其次为pH6.0时,pH4.0时-OH释放量最小;CrO42-体系中-OH释放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小;pH对H2PO4-体系中-OH释放的影响较小。Elovich方程(Y=a kln(t))能够很好拟合2~60min之间的动力学数据,说明-OH释放的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减小。比较速率常数k的大小可以发现,虽然F-体系中3种可变电荷土壤在前2min释放的-OH量有很大差异,但在2~60min内,-OH释放速率差别不大。在H2PO4-和CrO42-体系中,-OH释放速率的大小顺序是:昆明砖红壤>徐闻砖红壤>江西红壤,与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一致。  相似文献   
50.
有棱丝瓜的氮、磷、钾适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是华南地区重要瓜类蔬菜品种,为获得其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拟通过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开展丝瓜氮、磷、钾肥效田间试验,获得肥料效应方程,求取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丝瓜获得高产和高效益要求氮、磷、钾合理配施;佛山、江门、广州3个试验点的理论施肥量N分别为15.0、23.0、12.5 kg/667 m^2;P2O5分别为11.0、11.0、8.0 kg/667 m^2;K2O分别为16.0、17.0、13.0 kg/667 m^2;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关,也与该地区产量水平的高低有关;一元二次效应方程中,3个试验点均是N效应的显著度相对最高;二元二次效应方程中,NP和NK效应的显著度较高,PK效应的显著度较低,说明氮素用量对丝瓜产量的影响大于磷素和钾素;3个试验点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中有2个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试验结果基本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