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5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林业   607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670篇
  566篇
综合类   3853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583篇
畜牧兽医   7749篇
园艺   216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468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1087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933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806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20篇
  2003年   477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本试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甜菜碱研究其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270只14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成6组:常温组、热应激组,常温+0.1%甜菜碱组、热应激+0.1%甜菜碱组、热应激+0.2%甜菜碱、热应激+0.4%甜菜碱组。热应激肉鸡饲养在(32±1)℃的高温环境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甜菜碱可极显著增加28~42日龄热应激肉鸡的体重(P<0.01),极显著降低22~35日龄肉鸡料重比(P<0.01);2)除添加0.1%和0.2%甜菜碱饲粮对28日龄热应激肉鸡胰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和添加0.1%甜菜碱对35日龄热应激肉鸡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外,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28、35、42日龄热应激肉鸡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3)饲粮添加甜菜碱极显著提高了28、35、42日龄热应激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P<0.01)。由此可见,热应激状态下,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改善AA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十二指肠消化酶的活性,维持盲肠内微生物区系平衡,从而减轻热应激对肉鸡的危害。  相似文献   
982.
环境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肉鸡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而产生应激,环境应激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本文总结了几种常见环境应激因子对肉鸡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免疫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肉品质和机体器官等的影响以及降低肉鸡环境应激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有效降低环境应激、提高肉鸡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本试验旨在研究持续30℃的环境高温应激对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质构分析、营养物质含量及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8窝共24头体重为(79.0±1.5) kg的“杜长大”三元阉公猪,其中每3头来自同一窝的猪只随机分到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3组分别为对照组(22℃适温+自由采食)、高温应激组(30℃高温+自由采食)和采食量配对组(22℃适温+采食量配对),试验期21d.结果表明:1)持续高温应激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ADG) (P<0.05),极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 (P<0.01).2)3组之间的肥育猪胴体重、胴体长、平均背膘厚和皮厚均差异不显著(P>0.05),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大理石花纹评分在宰后24 h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10).3)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P<0.01).与采食量配对组相比,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胶黏性和硬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4)高温应激组和采食量配对组肥育猪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高温应激组肥育猪背最长肌Ⅰ型肌纤维含量有低于采食量配对组的趋势(P<0.10),采食量配对组的Ⅱx型肌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肥育后期高温应激会改变猪表观肉品质和肌肉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984.
在现代家禽生产中,夏季高温造成家禽热应激产生,给其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虽然降低环境温度是缓解热应激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家禽实际生产中因不可行或成本太高而难以应用.因此对遭受热应激的家禽采用抗热应激添加剂是最常用以缓解危害的方法。本文在综合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家禽生产中抗热应激添加剂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供养殖者和饲料加工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985.
山东省肉牛养殖多为外购架子牛集中育肥,以中、小规模育肥场/户为主,架子牛选购及长途运输是关系到肉牛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架子牛选购与运输技术主要涉及购牛前的准备、架子牛选购、启运前保健、装车、运输、卸车和入圈后的护理、驱虫、免疫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86.
就近年来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7.
为探讨4种抗热应激营养调控剂缓解高温对猪不良影响的应用效果,选用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50头,随机分成5组,其中对照组1组,试验组4组,试验期为30 d。试验期内测量猪的体温、呼吸数、日增重和料重比,并采集育肥猪的血清测定血糖(GLU)、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皮质醇等。结果表明,添加混合营养调控剂(200 mg/kg维生素C、200 mg/kg维生素E、250 mg/kg碳酸氢钠和微量元素钾)可以更好缓解热应激对猪体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的影响,调节体温,从而提高猪在持续高温条件下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88.
为了研究运输应激伴随的冷应激、驱赶、捕捉及饲料改变等多重应激对比格犬血常规和血液临床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并且评估1周适应性饲养时间的合理性。以30只比格犬作为试验对象,对其适应性饲养前后的血常规和血液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适应性饲养前犬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都有显著变化,1周的常规适应性饲养后,犬应激症状消失,血常规和生化检查指标均回复正常;这说明应激对比格犬造成了显著的影响,1周的适应性饲养是合理且必须的。  相似文献   
989.
在夏季,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由于强烈的热应激造成一系列的反应,使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为零甚至为负数,所以大部分养殖户在高温的夏季干脆放弃了肉鸡养殖,这样鸡舍、设备闲置,造成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990.
1猪应激的临床表现形式1.1急性死亡这是应激表现最为严重的形式,个别应激敏感猪在受到抓捕惊吓或注射时突然死亡,有的公猪在配种时,由于过度的兴奋而死亡,有些猪在车船运输时突然死亡。1.2应激综合征心脏变化主要发生于3~4月龄的猪。常常突然死亡,病因不明。最典型的病变是心脏广泛出血,外观如桑葚。由于在心脏和其他组织中都发现有过碘酸阳性物质沉着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动脉的内膜下和血管内,因而也称营养性微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