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0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286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55篇
  394篇
综合类   103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90篇
园艺   235篇
植物保护   2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树木边材液流是实时反映水分利用过程的重要变量。分析液流与环境因子尤其是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是认识树木适应环境变化机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式液流计连续监测了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分析了液流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生长季中边材液流速率(Js)平均为4.91±1.25cm·h-1,最大值为18.75±2.99cm·h-1,其中夜间液流速率平均为1.42±0.38cm·h-1,最大值为7.47±1.92cm·h-1。Js与环境因子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2%,分别解释了方差的54.5%、20.6%、11.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大气水分亏缺(VPD)、大气温度(Ta)、太阳辐射(Ra)等因子,归为蒸发需求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风速(Ws)等因子,为大汽水...  相似文献   
52.
本文深入讨论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探讨当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利于推动了植物群落概念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3.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毛乌素沙地中用材林、草场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以及防风固沙林和农田最主要的树种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如喜光、耐寒、耐贫瘠、抗寒等诸多优秀品质,适合用于毛乌素沙漠地区,广泛应用于荒沙造林。从实际出发,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沈阳市半自然植物群落的代表——北陵公园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陵公园半自然植物群落中蔷薇科(Rosaceae)植物最多,既有共优群落,也有单优群落;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最多,占总数的55.26%;群落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乔、灌、草3层结构,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北陵公园半自然植物群落属于针阔混交林,具有4个明显不同的季相变化。  相似文献   
55.
才当 《中国林业》2011,(10):58-59
沿着内蒙古乌审旗境内公路两边的公益林前行,但见沙海铺绿,大地流翠。在博源生态园区和巴图湾景区,我们看到成群的水鸟或在水中嬉戏,或在空中展翅,或栖息在丛林中;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禁牧、休牧和长年放牧等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03—2007年在天祝县抓喜秀龙乡山地草甸线叶嵩草型草地进行了连续5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禁牧可提高山地草甸草原的植被盖度、高度、频度、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例,对恢复草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而长年放牧使各指标降低,毒杂草比例升高,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场退化;休牧为可食牧草的营养生长及种子成熟创造了条件,使草地植被群落特征保持稳定,既利用了草地的生产属性,又对生态不造成危害,是山地草甸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7.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单一草坪与立体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单一草坪及乔、灌、草结合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前者只能适量配置,而后者应成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建议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推广。  相似文献   
58.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三大著名草原之一,但是,由于牲畜猛增、超载过牧、滥垦滥挖以及气候变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草原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草场退化沙化。文章通过近年来的沙地治理,分析了林业工程建设对沙地生态环境改善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9.
彰武县是是辽宁省风沙危害较严重的县份之一,多年来彰武县一直不断的进行治理,在治理中寻求科学有效的模式和方法,2011年在彰武县阿尔乡实施了立体种植治沙项目,项目实施中将农业、林业和水利进行了有效结合,不仅风沙得以治理,而且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此治理模式可在同类型地区风沙治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60.
刘梦瑶  李伟琼  王铁娟 《草地学报》2021,29(5):1118-1124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内蒙古不同地区差不嘎蒿的叶片和茎解剖结构,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差不嘎蒿解剖结构间的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解剖数量特征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差不嘎蒿叶为等面叶,表皮细胞为1层,栅栏组织呈环栅型,排列紧密,维管束发达;茎表皮细胞为1层,外韧无限维管束,环状排列,髓发达;来自于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的差不嘎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茎皮层厚度显著高于科尔沁沙地,髓直径和茎导管直径也有类似趋势;差不嘎蒿栅栏组织厚度、茎筛管直径随生长季降水的减少而增加,叶上表皮角质层、髓直径、茎导管直径随有效温度的减少而增加,表现出对水分和温度的适应性变化。研究结果为本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