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53篇
  免费   4159篇
  国内免费   4971篇
林业   7273篇
农学   4847篇
基础科学   4359篇
  21216篇
综合类   47559篇
农作物   3415篇
水产渔业   608篇
畜牧兽医   6846篇
园艺   7182篇
植物保护   3078篇
  2024年   935篇
  2023年   3040篇
  2022年   3359篇
  2021年   3492篇
  2020年   3024篇
  2019年   3676篇
  2018年   2106篇
  2017年   3123篇
  2016年   3545篇
  2015年   3701篇
  2014年   5417篇
  2013年   5231篇
  2012年   6501篇
  2011年   6295篇
  2010年   5606篇
  2009年   5576篇
  2008年   5659篇
  2007年   4813篇
  2006年   4432篇
  2005年   4183篇
  2004年   2840篇
  2003年   2467篇
  2002年   2013篇
  2001年   1981篇
  2000年   1563篇
  1999年   1314篇
  1998年   1125篇
  1997年   1074篇
  1996年   977篇
  1995年   1035篇
  1994年   970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882篇
  1991年   1030篇
  1990年   839篇
  1989年   807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2篇
  1965年   26篇
  1958年   23篇
  1957年   115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3篇
  1953年   70篇
  1952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2013年在庄浪县进行的砂田甜瓜套作向日葵系统的养分利用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在甜瓜的初花期、座果期、膨大期套作食葵或油葵,套作系统比单作明显提高了作物的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氮吸收量比单作增加50%~59%,磷吸收量比单作增加12%~41%,钾吸收量比单作增加33%~68%。  相似文献   
992.
<正>保护地蔬菜生产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事业,生产者为获得高产往往超量施入化肥,这就使得每个茬口都有相当数量的盐离子未被蔬菜吸收而残留在耕层土壤中,再加上塑料薄膜的遮雨作用,夏季保护地内的土壤得不到雨水的充分淋洗,灌水的深度仅限于耕层。因此,在蒸发力的作用下,保护地内土壤水分总  相似文献   
993.
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露地蔬菜种植和设施蔬菜种植养分用量均超过蔬菜生长所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增加了面源污染风险,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基础上,对造成蔬菜种植中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配比随意性强,搭配不合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不合理;肥料总施用量过大;土壤自身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测土与科学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合施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有望提高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防止面源污染,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大中小型拖拉机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农业机械压实对土壤坚实度和产量的影响规律,对改善作物生产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区组试验原理,选择大、中、小3种型号拖拉机进行6种压实处理,同型拖拉机相同压实次数试验重复3次,采用PV6.08型贯穿阻力仪测量压实轮辙截面土壤坚实度。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递增,3种拖拉机压实测试截面浅层均出现明显压实核,且压实核内土壤坚实度随压实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CASE-210型拖拉机压实对表层土壤坚实度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压实12次时压实核处土壤坚实度达4.0 MPa,JD-280型拖拉机对深层土壤压实影响程度和范围最大,在65~80 cm的土壤深层坚实度的峰值达3.2 MPa;拖拉机压实均导致大豆产量降低,CASE-210、JD-904和JD-280拖拉机压实12次时大豆产量分别降低了21.24%、18.15%和12.38%。  相似文献   
995.
贾士龙 《科学种养》2014,(12):36-36
<正>山药生长期长,茎叶生长量大,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量也多,喜有机肥,但施用时要防止块茎与肥料直接接触,否则块茎的正常生长会受到影响。山药生长前期应供给速效氮肥,以利于茎叶生长;生长中后期除适量供给氮肥保持茎叶不衰败以外,还需要增施磷、钾肥,以利于块茎膨大。每生产1000千克山药,需吸收纯氮4.32千克、五氧化二磷1.07千克、氧化钾5.40千克,其养分吸收比例为4.04∶l∶5.05。缺氮时,茎叶生长停滞,块  相似文献   
996.
以钦州市钦南区菠萝山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取土烘干法及混合土样法对不同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含水量和物理性粘粒(<0.01 mm)差异显著,东南朝向含水量及粘粒含量最高,其次是西南朝向,西北朝向最低;不同采样区域(东南、西南、西北)土壤容重、孔隙度及 pH 值差异不显著。通过该研究表明,山体的不同方向对土壤发育及水土保持有显著影响,人为干扰影响山体土壤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秦岭3种天然林细根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秦岭地区生态治理和森林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土柱法对秦岭辛家山林区云杉林、红桦林及云杉+红桦混交林3种天然林进行根系取样,分析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细根比根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密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的关系。【结果】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天然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均降低,但密度升高;随土壤深度增加,3种天然林各细根指标均降低,其中细根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腐殖质层,各林分在腐殖质层的占比均大于69%;腐殖质层具有最高的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和细根比根长,分别是淀积层的3.76~4.85、2.63~3.80和1.26~1.67倍,分别是母质层的11.13~14.98、6.32~16.01和1.76~3.28倍;3种天然林中,混交林各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最高(平均值为0.45 cm·cm~(-3)),云杉林各土层的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和细根比根长最低(平均值分别为0.26 cm·cm~(-3)、0.88 mm~(-3)·cm~(-3)和0.60 cm·g~(-1));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天然林分各细根指标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密度、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湿度均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其中细根生物量密度、细根根长密度、细根体积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正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813、0.795和0.784),与土壤密度的负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715、-0.658和-0.68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细根分布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硝态氮含量、密度、孔隙度、湿度和铵态氮含量;通径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细根生物量密度的直接正效应最高,土壤湿度的间接效应最高且主要是通过有机质含量的间接效应来实现。【结论】秦岭3种天然林的细根指标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腐殖质层为细根集中分布层;3种天然林分中,混交林的细根发达程度最高,云杉林最低;根系分布受多种土壤因子影响,影响程度表现为有机质硝态氮密度孔隙度湿度铵态氮;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土壤湿度主要通过土壤有机质的间接作用影响细根生物量密度。在对秦岭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和森林恢复工作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细根生物学特性,合理配置不同树种,注意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从而起到维护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NY/T 889—2004标准中前处理方法的改进,建立了批量、快速、准确测定的土壤中缓效钾的方法。以石墨消解代替油浴消煮测定标准土中的有效钾,以验证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一次可以测定36个样品,且3 min内沸腾时间对结果无显著影响。因此,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易控制、准确快速,能实现对土壤中缓效钾的批量、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99.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95-97
为研究小麦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20份小麦田土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3种暗色丝孢菌菌株,分别是麦根腐平脐蠕孢、小孢头束霉和刺黑乌霉。因此,他们和小麦病害有一定的关系,所研究玻片标本与活菌种均保存于河南农业大学菌物学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00.
继空气污染、水污染后,我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再次拉紧了围人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