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33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1226篇
林业   810篇
农学   1354篇
基础科学   249篇
  913篇
综合类   9658篇
农作物   964篇
水产渔业   923篇
畜牧兽医   6076篇
园艺   1084篇
植物保护   1252篇
  2024年   288篇
  2023年   1056篇
  2022年   1011篇
  2021年   1011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1068篇
  2018年   509篇
  2017年   785篇
  2016年   925篇
  2015年   791篇
  2014年   1020篇
  2013年   1052篇
  2012年   1443篇
  2011年   1472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372篇
  2008年   1451篇
  2007年   1153篇
  2006年   924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采用牛津杯法及琼脂打孔法测定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细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arotovora pv.citri、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 mg/mL时,卷柏乙醇提取物对4种供试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13.6~15.3mm,对姜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25 μg/mL.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香蕉酸腐病菌(Geotrichum candidum Link ex Pers)、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nase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li)、玉米小斑病菌(Helninthosporiun maydwas)、葡萄黑痘病菌(Sphaceloma ampelinum)、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l ternate f.sp.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棉腐病菌(Pythium ultimum)]的抑制作用,发现除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外(抑制率为56.3%),对其余供试菌的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942.
以小白菜(Brassica rapa chinensis)为材料,研究了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对两种除草剂(草甘膦和2,4-D)药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草甘膦和2,4-D胁迫后,小白菜叶片分别出现黄斑或卷叶现象,产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而施用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后其药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且二者均以稀释800倍液处理(WY800)的效果最佳,谷胱甘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该结果说明该复合外源活性物质可一定程度缓解草甘膦和2,4-D在小白菜上产生的药害.  相似文献   
943.
研究发现,益母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测试益母草提取物的活性,旨在为开发新的植物源杀螨剂提供依据。益母草杀螨活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应侧重于与其他天然产物的增效复配。  相似文献   
944.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首次研究了药用植物野鸢尾总黄酮对3种植物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野鸢尾总黄酮对大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均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次是花生油,最后是菜籽油。可作为具有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45.
通过活性酯法将小分子的乌头碱(ACO)偶联到牛血清白蛋白(BSA)、鸡卵清白蛋白(OVA)上,形成偶联物ACO-BSA、ACO-OVA。以ACO-BSA为免疫原,ACO-OVA为检测原,通过ELISA法检测ACO-BSA免疫鼠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抗体特异性、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免疫原和检测原均偶联成功,血清效价均大于12 800。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所获抗体对ACO特异性强,最低检出限为1 ng/m L,IC50值为30 ng/m L,检测范围为1~6μg/m L。  相似文献   
946.
采用4种不同溶剂提取盐角草活性成分,评价不同溶剂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盐角草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以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说明盐角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总酚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47.
泡菜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泡菜水富含大量活性乳酸菌、发酵活性物质及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具备较好的开发潜力。本试验针对以上问题,优化泡菜发酵方法,研究泡菜饮料的加工工艺和调配工艺,制备出新型活性乳酸菌泡菜风味饮料。研究结果表明,泡菜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盐4%、糖4%、米酒60%、干红辣椒3%、姜和蒜各2%、花椒0.2%、红皮红心萝卜4%、紫苏0.27%、甘草0.02%、茶叶0.02%,25℃自然发酵5 d口感最佳。泡菜饮料调配工艺为黄原胶0.3%、木糖醇6%、甜橙香精0.1%+草莓香精0.02%,调配后原汁稀释40%,4℃保存1月无需添加防腐剂,最终制备饮料口感清爽柔和、清香,富含活性乳酸菌和发酵活性物质,为老少皆宜的佳品。  相似文献   
948.
更正     
《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第42卷第3期327-329页所刊论文《淫羊藿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第二作者"王艳明"更正为"王艳丽"。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949.
为了探讨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格氏乳球菌素LG34在乳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乳品主要成分及乳品添加剂对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琼脂扩散法,以格氏乳球菌素LG34为空白对照组,以添加乳品主要成分及添加剂的格氏乳球菌素LG34为实验组。结果表明:乳品主要成分乳糖、干酪素、乳脂肪显著降低了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抑菌活性;乳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显著降低了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抑菌活性,羧甲基纤维素钠显著提高了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50.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α-溶血素是导致肺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为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α-hla)的分子致病机理以及对其进行免疫预防,对α-hla第35位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S.aureus wood46株基因组中扩增出α-hla基因,再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第35位带正电荷的组氨酸(密码子为CAC)突变为非极性的亮氨酸(密码子为CTC)。hlaH35L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第35位的组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hla和pET-28a-c(+)/hlaH35L在E.coli BL21(DE3)中得到表达,重组蛋白α-Hla及hlaH35L大小均为33.4 kDa,α-Hla引起兔红细胞溶血,hlaH35L未引起兔红细胞溶血。成功表达并获得了失去溶血毒性的重组蛋白hlaH35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