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40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41.
将180尾、体质量为(32.81±1.28) g的杂交鲟幼鱼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投喂藤茶粉添加水平为0.00%(A0),0.50%(A1)、1.00%(A2)、2.00%(A3)的试验饲料,试验共进行60 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试验结束后,检测杂交鲟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肠道形态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肌肉组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与A0相比,A1和A2杂交鲟的终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变化,A3的终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降低;A1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升高,A2和A3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各试验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升高,A2的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A1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A1和A2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升高;A2的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增加;各试验组的肌肉常规成分均无显著变化;A2和A3肌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显著升高。可见,本研究条件下,适量添加藤茶粉可提高杂交鲟的免疫水平而不影响其生长,添加量以1.00%为宜。  相似文献   
342.
在水温20~25℃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溴氯海因、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等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西杂鲟幼鱼(平均体长11.40 cm,平均体质量10.10 g)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8.81、8.50、8.34、8.17 mg/L,安全质量浓度(SC)为2.37 mg/L;溴氯海因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98、0.95、0.94、0.91 mg/L,SC为0.27 mg/L;氯化钠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954.78、13545.83、13292.42、13139.48 mg/L,SC为3829.06 mg/L;高锰酸钾对西杂鲟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94、2.89、2.82、2.77 mg/L,SC为0.84 mg/L。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氯化钠对西杂鲟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的常用剂量,聚维酮碘可作为生产上的首选药物,氯化钠可放心使用但使用剂量不宜过高;高锰酸钾对西杂鲟幼鱼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后应适当投喂添加抗氧化剂和保肝的药物;溴氯海因对西杂鲟幼鱼的安全浓度低于生产常用剂量,因此不建议在养殖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343.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配比冻存液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鳍条细胞(Dabry′s sturgeon fin-derived cells,DSFCs)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传代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DSFCs,将第8代DSFCs置于液氮(-196℃)中冻存。根据冻存液中培养基(MEM)、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及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配比不同,分为8个实验组:①含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5%DMSO+45%MEM+50%FBS,10%DMSO+40%MEM+50%FBS,20%DMSO+30%MEM+50%FBS;②含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10%DMSO+90%FBS+0%MEM,10%DMSO+70%FBS+20%MEM,10%DMSO+50%FBS+40%MEM,10%DMSO+30%FBS+60%MEM,10%DMSO+10%FBS+80%MEM,对各组分采用形态学观察、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综合分析不同冻存液组分对DSFCs冻存后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中,DMSO的浓度为20%时,细胞复苏后难以贴壁,存活率下降非常明显,仅为38.3%;而5%和10%DMSO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存活率分别为80.2%和78.7%。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中,90%、30%和10%实验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70%和50%实验组。FBS浓度为30%和10%的冻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90%的冻存组(8.24%,15.35%vs 3.54%),3组之间相互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FBS浓度为90%的冻存组比较,FBS浓度为30%和10%冻存组G 0/G 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S期和G 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FBS浓度30%与10%冻存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长江鲟细胞的长期冷冻保存宜采用稍低浓度的DMSO(5%~10%)和高浓度的F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