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24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祁连山区的肃南县为例,通过对天然草地退化现状的调查研究,剖析了天然草地退化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草原类型区提出了退化草地分区治理对策,最后提出几条促进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蓝藻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蓝藻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综述了蓝藻厌氧发酵产沼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厌氧反应器的应用,为从工程上实现蓝藻发酵制沼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28℃下1%、2%的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成虫的致死作用以及2%、5%的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种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氧气浓度对米象成虫的时间致死作用曲线为y=-4.4747+5.2586x,LT50为63.35h;而2%氧气浓度对米象成虫的时间致死作用曲线为y=-5.0825+5.0106x,LT50为102.86h。经过90d的稳定低氧浓度条件作用,5%和2%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种群抑制率分别为99.26%和99.94%。本研究结果为气调储粮防治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采用管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调控技术对冬小麦根系和叶片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结合田间试验的产量和品质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范围内,约占总根量的50%;在底墒条件充足的情况下,不浇越冬水,适期控水有利于根系的下扎,1水和2水处理灌浆期根系的增加主要表现在100~200 cm土层;在小麦生育期控越冬水、浇灌浆水可以提高根系活力,灌浆水的投入使100~200 cm土层根系在灌浆期仍然保持较高活力,同时提高了旗叶光合速率,保持了旗叶和倒二叶的绿叶面积,有利于小麦籽粒质量增加。因此,通过适期调控水分供应,重视拔节水和灌浆水的投入,不仅利于小麦良好群体结构的形成、促进籽粒产量的提高,还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同时产生较好的产量效应和生态效益。对于强筋小麦来说,减少灌水次数,还可以提高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35.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和控制毒素的高效杀菌剂,通过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及小麦样品DON毒素检测,研究了4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控制毒素的能力。结果表明,36%克菌丹·叶菌唑SC、45%戊唑醇·咪鲜胺EW、48%氰稀·戊唑醇SC和40%戊唑·多菌灵SC在小麦抽穗80%,扬花初期施用,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指防效在84.25%~93.96%,样品DON毒素检测结果在0.12~0.64μg/ml,其中36%克菌丹·叶菌唑SC 900 ml/hm2的病指防效为93.96%,样品平均DON毒素检测结果为0.12μg/ml,控制毒素效果达93.72%。  相似文献   
36.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生产价值。近年来由于草原的不合理利用和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草原有害生物逐年加重,严重制约我国畜牧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历史数据总结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具有种类多、为害强、损失重的特点,分析了防治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客观指出了目前防治工作存在的监测能力、资金、设备不足,科研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等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创新防治机制和技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方面加强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为下一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黄河泥沙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分析不同黄河泥沙施用量和不同灌水量水平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都随着泥沙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泥沙施用量均大于灌水量对其的影响。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产量均在在泥沙施用量为6cm,灌水量为150mm处理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最大为20460kg/hm2;夏玉米产量最大为11220kg/hm2。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在广东茂名某猪场选取20头PRRSV阳性带毒的怀孕母猪进行替米考星对PRRSV阳性带毒的效果试验,主要结果如下:用药后40%~60%猪只血液RT-PCR结果由阳性转为阴性,仔猪断乳时RT-PCR结果为阴性且具有抗体保护力。断乳仔猪抗体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从母猪的生产数据来看,用药组仔猪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在母猪产前投喂替米考星能减缓仔猪断乳前因为感染PRRSV造成死亡和增重缓慢的情况。  相似文献   
39.
植物组织培养中控制污染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在总结分析近20 年来植物组织培养中有关污染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桉树、月季、红豆杉、一品红等植物的组培研究中的体会,针对污染的原因、影响因素,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控制或降低污染率的有效途径,为组培中提高得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科研及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航片判读、野外人工径流冲刷试验,并结合土壤容重室内试验资料,对影响道路侵蚀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道路侵蚀是导致高原沟壑区沟头迅速延伸、地形更加破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道路侵蚀防治为中心,并采用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是搞好本区域土壤保持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