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8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890篇
林业   1135篇
农学   532篇
基础科学   1853篇
  1427篇
综合类   4786篇
农作物   277篇
水产渔业   344篇
畜牧兽医   1450篇
园艺   302篇
植物保护   38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69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607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741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持续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江西进贤旱地红壤为供试土壤,连续3a观测施用生物质炭(0t/hm2,2.5t/hm2,5t/hm2,10t/hm2,20t/hm2,30t/hm2和40t/hm2)后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土壤pH、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及油菜和红薯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连续3a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提升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油菜和红薯产量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红薯产量增幅大于油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作物产量增幅越大。高施用量(40t/hm2)处理在旱地红壤上的改良效果和增产效应最好,施用生物质炭后第3a其土壤容重下降了0.17g/cm3,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1.71%和126.57%,土壤pH、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7.25%,47.88%和44.61%,油菜和红薯产量分别增加了1.23t/hm2和14.83t/hm2。在连续3a内,旱地红壤施用生物质炭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维持作物增产具有持续效应,为生物质炭在红壤地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遗传学涉及的领域多,内容庞杂,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给从事遗传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现象,在遗传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旨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呈现出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定原子荧光法测定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砷的不确定度。[方法]根据相关不确定度标准及规范要求,以测定一次性纸杯中砷含量为例对原子荧光法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拟合标准曲线的过程和重复测量;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次之;消解液的定容和样品称量的不确定度相比上述3项可以忽略。该法测得一次性纸杯中砷的含量为0.39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 mg/kg(95%,k=2)。[结论]该评价过程及结果对日常检测中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5.22”贵州省西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浩鹏  王芬  叶东  李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199-201,258
利用Micaps3.1常规资料、两要素自动站降水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5月21 ~ 22日贵州省西南部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中低层的低涡切变以及地面冷锋是造成此次大暴雨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卫星云图资料分析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中有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以下简称MCC)生成、发展,强降水落区随MCC的移动而移动,由此可见,中尺度系统是此次大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近地面至650 hPa的充沛水汽条件以及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此次大暴雨的直接因素,θse的演变很好地反演了此次暴雨过程;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MCC发展强盛期,水汽通量散度、垂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位置和强弱变化与强降水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均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491-2009)》规定的测量步骤对土壤中总铬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理论,对整个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某一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为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不确定度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997.
节能异形喷嘴水力性能的研究及其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999.
采用相对削度法建立了山杨与红桦5个材积模型,模型的拟合与检验精度均达到了使用精度要求。山杨5个材积模型系统误差均小于±1.26%(山本式小于2.68%)。红桦的3个材积模型系统误差均小于±2.87%(山本式小于±13.5%),使用精度均高于山本式)其中,山杨以V=D_(1·3)~2(ah~(-2)+bh~(-1)+c)~2h立木材积模型最优;红桦以V=D_(1·3)~2(a+bh+ch~2)~2h最优。  相似文献   
1000.
浅议广东森林自然度划分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自然度反映现实森林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板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是反映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叙述了广东省森林自然度划分标准及实践应用情况。探讨了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划分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