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持续效应
引用本文:李秋霞,陈效民,靳泽文,黄欠如,张佳宝,朱泊静,张誉译,沈晓姝.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持续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5(3):208-213,261.
作者姓名:李秋霞  陈效民  靳泽文  黄欠如  张佳宝  朱泊静  张誉译  沈晓姝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红壤研究所
摘    要:以江西进贤旱地红壤为供试土壤,连续3a观测施用生物质炭(0t/hm2,2.5t/hm2,5t/hm2,10t/hm2,20t/hm2,30t/hm2和40t/hm2)后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土壤pH、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及油菜和红薯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质炭连续3a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土壤饱和导水率,提升了土壤pH,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油菜和红薯产量均随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红薯产量增幅大于油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作物产量增幅越大。高施用量(40t/hm2)处理在旱地红壤上的改良效果和增产效应最好,施用生物质炭后第3a其土壤容重下降了0.17g/cm3,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1.71%和126.57%,土壤pH、有机碳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7.25%,47.88%和44.61%,油菜和红薯产量分别增加了1.23t/hm2和14.83t/hm2。在连续3a内,旱地红壤施用生物质炭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维持作物增产具有持续效应,为生物质炭在红壤地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生物质炭  旱地红壤  土壤容重  饱和导水率  阳离子交换量  作物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