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51篇
  免费   1372篇
  国内免费   2023篇
林业   6335篇
农学   2981篇
基础科学   4911篇
  3391篇
综合类   25758篇
农作物   1572篇
水产渔业   3149篇
畜牧兽医   14263篇
园艺   4227篇
植物保护   1559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212篇
  2022年   1312篇
  2021年   1411篇
  2020年   1422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727篇
  2017年   1378篇
  2016年   1713篇
  2015年   1883篇
  2014年   3807篇
  2013年   3531篇
  2012年   4382篇
  2011年   4426篇
  2010年   4161篇
  2009年   4359篇
  2008年   4702篇
  2007年   3947篇
  2006年   3843篇
  2005年   3475篇
  2004年   2448篇
  2003年   2386篇
  2002年   1471篇
  2001年   1293篇
  2000年   962篇
  1999年   670篇
  1998年   698篇
  1997年   646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521篇
  1994年   479篇
  1993年   434篇
  1992年   399篇
  1991年   416篇
  1990年   336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期,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生产能力、保障物流配送畅通、做好储备和进出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农技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与此同时,农资企业也积极响应相应,采取措施推进春耕备耕稳价保供。  相似文献   
12.
杉木种子园为培育高产稳产杉木良种提供重要保障,在林业生产中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试验研究,探究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养分间的平衡规律,确定杉木种子园最佳肥料配比和施肥量,以期为闽北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杉木种子园提供推荐施肥配方。采用“3414”配方施肥设计方案,对闽北第3代杉木种子园开展N、P、K、Ca、Mg、B、Mo等元素施肥试验。分别设计大量元素氮、磷、钾三因素施肥水平(并增设施用钼肥处理)、中微量元素钙、镁、硼三因素施肥水平,以球果数量(质量)、出籽率、种子产量、胸径等为评价指标,拟合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研究各养分间的作用规律,并提出最佳施肥配比和施肥量。结果表明:种子园土壤N、P、K、Ca、Mg养分含量较低,B含量属于中等水平,而Mo含量较高;N、P、Mg以及N-K、Ca-B肥料联合对种子园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单施某一肥料效应较小,其中单施K、Ca、B几乎没有效果,而肥料联合施用效果较好。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种子园最大产量施肥量组合为:每株施尿素100 g+过磷酸钙897 g+氯化钾150 g+石灰150 g+硫酸镁105 g+硼砂75 g,并配施钼肥。N、P2O5、K2O、CaO、Mg、B、Mo的用量依次为46.0、107.7、90.0、75.0、31.4、2.3、5.0 g,其配比为N:P2O5:K2O:CaO:Mg:B:Mo=1.0:2.3:2.0:1.6:0.7:0.05:0.1。多元素配方施肥能很好地改善杉木种子园产量和质量,单株球果产量、球果单粒重、出籽率及种子园产量等指标均比不施肥的母树有大幅度提高。本研究施肥方案,理论上种子园产量可达45.99~95.65 g/株,大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达到理论产量的80%~86%,中微量元素施肥试验的产量为理论产量的70%左右。现实种子园平均产量大约是预测产量的40%,通过合理配方施肥有望大幅度提高杉木3代种子园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禽霍乱病死鸡中分离一株细菌,采用16SrRNA方法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分析其血清型为A型,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多粘菌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高度耐受.本研究结果为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松 《吉林蔬菜》2021,(1):21-22
番茄是居民经常食用蔬菜,因独特风味备受人们喜欢。番茄营养丰富,具有美容养颜、预防衰老等多种功效。露地番茄通过科学栽培管理能够获得较好的产品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推广普及露地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菜农收益,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番茄生长对环境条件要求1.1温度番茄喜温,一般植株生长最适温度22~26℃,根系生长适宜土温20~22℃。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在淡水养殖及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对比了国内外有关该养殖模式发展方向的异同,简述了该养殖模式通过提高物质和空间利用率、改善养殖环境的原理以及在我国推广应用情况,并汇总了我国沿海省份近年来开展该养殖模式选用的品种搭配及产量产值。指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还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时代的农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基于生态模式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城镇化的推进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的发展,即人居环境的综合整治,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马喇镇农村人居环境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RT-PCR从PK-15细胞系中扩增克隆MAVS(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MAVS220,转化感受态细胞Rosetta(DE3),利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MAVS经纯化后免疫4周龄昆明系小鼠制备抗线粒体抗病病毒信号蛋白(MAVS)多克隆抗体。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IPTG 0.05 mmol/L,37℃诱导6 h,重组MAVS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应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MAVS多克隆抗体与纯化的重组MAVS蛋白反应效价可达1∶16 000;该抗体与Poly(I∶C)刺激PK-15细胞产生的MAVS及与转染了重组MAV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AVS的BHK-21细胞表达的MAVS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效价可达1∶1 000,特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低温鸡粪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条件下热裂解制备鸡粪生物质炭,既可以减少炭化过程中矿质元素的损失,又可以固定重金属,还可以缓释营养物质,是鸡粪肥料化利用的一个新途径。试验对300℃下鸡粪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恒温培养条件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制备的鸡粪生物质炭的产率为57.43%,产率较高,孔隙数量较少,pH为9.82,呈碱性,K、Mg、Cu、Z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低温炭化过程中通过减少酸溶态和可还原态含量,增加可氧化态含量来固定鸡粪中的Cu和Zn。低温制备的鸡粪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中后可提高土壤的pH,短期内可增加土壤有效态Cu和Zn的含量,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土壤中的Cu和Zn则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这说明低温制备的鸡粪生物质炭能够固定鸡粪中的重金属,缓释营养,但过量使用时可能存在Cu和Zn的短期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19.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松毛虫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分析了气象等环境因子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从而对落叶松毛虫发生做出准确的预测。根据预测情况进行有效综合防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