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7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35篇
  60篇
综合类   29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1.
丁香油和MS-222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丁香油和MS-222麻醉剂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的麻醉效果,选择体质量为(83.3±7.8)g的大泷六线鱼幼鱼进行试验,根据大泷六线鱼被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整个麻醉过程分为10期,其中麻醉6个时期,复苏4个时期。结果表明:丁香油浓度在50~100 mg/L、MS-222浓度在50~70 mg/L时鱼体均可在3 min内入麻并均可在5 min内复苏;当丁香油浓度≥100 mg/L、MS-222浓度≥70 mg/L时,鱼体在麻醉液中浸浴15 min后部分鱼体出现休克死亡;用丁香油麻醉鱼时,整个麻醉过程中鱼体的呼吸频率呈下降趋势,而用MS-222麻醉鱼时,鱼体在达到4期阶段后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但仅见鳃盖后缘小幅度张合;鱼体进入深度麻醉以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鱼体复苏所需时间就越长,用丁香油或MS-222麻醉的鱼体可在空气中分别暴露7、5 min。研究表明,丁香油和MS-222均对大泷六线鱼幼鱼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入麻时间短、复苏快的特点,两者均可作为大泷六线鱼理想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71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羧甲基多孔淀粉(CMS)作为包结材料,之后制备肉桂醛(CA)与羧甲基多孔淀粉的包合物(CA-CMS)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肉桂醛被成功地包结于羧甲基多孔淀粉中。采用带正电荷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壳聚糖与带负电荷的羧甲基多孔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层层自组装微胶囊,最终得到壳聚糖-羧甲基多孔淀粉-肉桂醛包合物(微胶囊)。对制得的新型肉桂醛微胶囊进行相关的抗菌性实验及鸡肉保鲜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肉桂醛微胶囊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且能有效延长鸡肉保鲜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713.
生物质材料是一种来源丰富、廉价易得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在生物质材料中构筑多层级结构制备生物质碳材料是目前吸波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制备轻质、宽频、高效的生物碳基吸波材料,以龙眼壳为原料,通过活化碳化的方式制备龙眼壳多孔碳材料(LSPC),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表征多孔碳材料的微观结构,并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吸波性能进行分析,考察了磷酸(H3PO4)、氢氧化钾(KOH)和氧化锌(ZnCl2)对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结构和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使得龙眼壳多孔碳结晶度下降、缺陷增多,形成了较多的异质界面和活化中心,增强了材料的极化损耗。与未活化的龙眼壳多孔碳相比,H3PO4活化处理使得多孔碳材料的孔壁变薄、孔结构更为明显;KOH活化多孔碳材料不仅保留了龙眼壳连续的孔结构,而且孔壁出现了类似脊椎的波浪起伏结构;ZnCl2活化制得的龙眼壳多孔碳材料仅在原有的光滑截面形成许多小孔;综合分析表明,活化处理改善了龙眼壳多孔碳材料的吸波性能,其中以氢氧化钾...  相似文献   
714.
腐植酸与Cd、Zn的络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胡敏酸的2 个不同分子量分级组分及富里酸与Cd 、Zn 络合反应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芳构化程度的提高,其与Cd 、Zn 的络合物的配位数及稳定常数也逐渐提高;当胡敏酸的分子量为48339 时,其对Cd 、Zn 的络合物稳定常数log K 值分别为5-20 和4-81 ,配位数分别为1-26 和1-15 ;而当分子量增加为78180 时,logK 值分别为5-68 和5-37 ,配位数分别为1-32和1-26 。富里酸 镉、锌的稳定常数( 分子量为2300) 分别为4-44 和4-42 ,配位数分别为1-29 和1-30 。这些结果表明,就减轻污染土壤中Cd 、Zn 对植物的危害而言,施用厩肥等芳构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物比芳构化程度低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15.
陈永平  施明恒  金峰 《土壤学报》1998,35(3):338-344
本文利用可模拟自然环境的土壤热质迁移实验装置,就自然气候条件下风速,日照,大气温度与湿度等因素对土壤中水,盐,热等要素的一维动态迁移的影响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土壤内温度,水分和盐分的分布动态与外界气候因素之间的联系,获得了土壤热质迁移过程中各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对于本文实验中的砂土而言,发现土表以下存在吸水,过渡和释水三个自然分区,并分析了热渗透深度和平衡时间等主要的热质迁移特征,人  相似文献   
716.
在水温16℃±1℃条件下,研究了MS-222在不同浓度、不同麻醉时间对半滑舌鳎的复苏时间、复苏率及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半滑舌鳎在麻醉剂浓度为60 mg/L的海水中浸浴4 h后的药物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MS-222浓度在60~120 mg/L时,试验鱼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随麻醉剂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变化较大,浓度由60 mg/L增加至120 mg/L,麻醉时间由280 s缩短至90 s;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加,麻醉时间的变化趋于平稳。试验鱼在浓度为60 mg/L的MS-222溶液中浸浴0.5、1.0、2.0、3.0、4.0 h,其复苏率及24 h存活率均达100%;持续麻醉时间在3 h内,随着浸浴时间的延长,试验鱼的复苏时间由115 s延长至155 s,超过3 h后,复苏时间趋于稳定。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60 mg/L。MS-222在半滑舌鳎体内的消除数据结果符合一级消除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_(1/2β)为44.2 h,消除速率方程为C=7550.5e~(-0.205t)+791.8e~(-0.016t)-8342.3e-0.081e~(0.106t),相关系数为1.0。以水产品中麻醉剂定量限2.0μg/kg为残留限量,通过WT 1.4分析,以半滑舌鳎可食性肌肉组织作为残留检测靶组织,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6 d。  相似文献   
717.
微尺度内流流场数值模拟方法及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icro-PIV实验测量的微尺度流场为基础,利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设计最佳微尺度流动数值模拟方案.针对微尺度特性,采用设定壁面粗糙度和多孔介质模拟粗糙元的微尺度效应处理方法,利用Fluent软件提供的realizable k-ε模型和标准k-ω模型,分别在Reynolds数为100和300情况下对边长600μm的矩形断面的微通道内流场水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各种数值模拟方案下计算出的速度场与Micro-PIV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以多孔介质模拟壁面粗糙元、配合realizable k-ε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案是微尺度流场CFD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18.
针对网络业务流自相似参数的离散小波估计方法中大尺度下小波系数能量估计的不精确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多孔算法估计自相似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自相似参数估计的精度。分析比较了多孔算法区别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特点,剖析了自相似参数小波估计方法的机理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真实网络业务使用离散小波和多孔算法估计方法估计自相似参数的试验,表明多孔算法在提高自相似参数估计精度方面比离散小波方法提高一个数量级,而且参数的95%置信区间有所减小。当然,多孔算法的机理限制了其在实时网络业务流管理方面的使用.更适合网络性能评估和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719.
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是一种全球水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长距离洄游特性的大型大洋性鱼类,其生性凶猛、游泳速度快,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强烈。为开发适宜黄条鰤实验和生产操作的低应激处理技术,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手段,首次研究了2种温度条件下(20℃和24℃)、2种麻醉剂(MS-222和丁香油)对1龄黄条鰤的麻醉效果,通过行为判别与生理指标分析(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葡萄糖的水平),确定了2种麻醉剂对黄条 的最适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剂量。根据黄条鰤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7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为20℃和24℃时,MS-222麻醉黄条 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120 和100 mg/L,而丁香油的最佳浓度均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实验鱼均可在3 min之内入麻,5 min之内复苏。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增加,黄条鰤入麻时间呈缩短趋势,复苏时间呈延长趋势。水温的升高降低了入麻时间,而对复苏时间无明显影响。在水温20℃和24℃条件下,40 mg/L的丁香油麻醉黄条鰤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于6 h和12 h达峰值;在水温24℃条件下,100 mg/L的MS-222麻醉黄条鰤后,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于12 h达峰值,其他各实验组血清肾上腺素、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均在24 h达峰值。2种温度条件下,实验鱼血清中3种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复苏72 h后均显著降低至初始水平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规范化的黄条鰤实验与养殖生产操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0.
植物可以通过调整叶片微观结构来适应环境,本文研究了不同叶龄与叶位鸢尾叶片的气孔特征与叶脉网络结构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片刚刚成熟时,近/远轴面气孔密度和叶脉密度高于幼叶和老叶,气孔大小则小于幼叶和老叶。从叶基到叶尖,近/远轴面气孔密度、纵脉密度、横脉密度以及叶脉密度逐渐增大,而近/远轴面气孔大小与网眼空隙面积却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叶片刚刚成熟时,代谢较旺盛,抗性较强;叶片中间部位更能代表整个叶片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