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大豆色拉油包水乳化液乳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已进行了白蛋白及胰岛素的控制释放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研究,但其制备方法仅适合于实验室生产。用标准乳化剂确定了油水体系的HLB值,用油水体系的HLB值确定了单甘油酯的HLB值。以HLB值为依据,考虑乳化剂分子的结构、分子量及亲水亲油基的种类,选择乳化剂配对,讨论了不同乳化剂配对乳化效率的机理,探讨了选择乳化剂配对的方法,研究了乳化过程参数对乳化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乳化工艺参数是乳浊液配方为5.5 g复合乳化剂:7.2 g大豆色拉油:47.2 g水溶液, 搅拌时间为20 min,搅拌转速1000 r/min。该研究是大规模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萎蔫病生物学特性及治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萎蔫病病原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主要传病媒介。根据南京地区自然规律、线虫和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了树干注药、薰蒸杀灭病死木中的传病媒介、喷洒菊酯微胶囊农药、加强营林技术管理和制定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等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地防治松材线虫萎蔫病。  相似文献   
13.
微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成膜材料把液体或固体药物包嵌形成直径1μm-500μm微小胶囊的技术。微囊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缓释、抗外界干扰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食品和饲料等众多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微囊化技术逐步应用到动保行业中,如恩诺沙星微囊制剂、替米考星微囊制剂、吉他霉素微囊制剂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得到较好的应用,并为其保质期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其活菌数,对嗜酸乳杆菌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和热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为45~60℃下,微胶囊的失活常数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90%微胶囊中的菌失活所需要的时间(D)分别为140.85 h、64.52 h、31.06 h及14.40 h,且在45~60℃范围内,D值变化90%时的温度变化量(Z)为15.20℃;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出表观活化能(E)为124.43 kJ/mol。  相似文献   
15.
柞蚕粉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得开发利用柞蚕资源,该文通过对微胶囊壁材的初选试验和包埋工艺的研究,确定了以spo-mo350变性淀粉、阿拉伯胶做为壁材,以柞蚕粉做为芯材,利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柞蚕粉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微胶囊包埋最佳工艺参数为:spo-mo350变性淀粉/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4∶1,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115℃,芯材/壁材的质量比为1∶1,壁材占乳化液比例30%,包埋率达86.4%。该微胶囊包埋工艺能够较好的解决柞蚕粉存在的腥味重、易氧化等问题,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胡晓峰  黄占华 《森林工程》2012,28(4):61-64,76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改性的蜜胺树脂作为壁材,以石蜡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CMC改性的蜜胺树脂相变纳米胶囊。采用FTIR、DSC、SEM及光学显微镜等现代分析仪器对产物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探讨乳化剂种类和芯材乳液制备转速对胶囊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配乳化剂制备的相变胶囊的性能要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制备的相变胶囊;当制备芯材乳液的转速为8 000 r/min时,芯材乳液的性能最好;所制得的相变胶囊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50 nm,且包裹完全、粒径均匀,相变焓为81.87 J/g。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制备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测定过氧化值(POV)、脂肪氧化程度值(TBARS)的方法探索了微胶囊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壁芯比8∶1(g/mL),包埋温度60 ℃,包埋时间2.3 h,包埋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连翘叶精油微胶囊包埋率可达44%。油脂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组ML(0.20 g)、MM(0.10 g)、MS(0.05 g)的POV值高于阳性对照组(VC),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微胶囊ML、MM、MS三组的TBARS值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连翘叶精油微胶囊用量的增大,其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Outlast纤维是一种具有自动调温功能的智能纤维。研究了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不同组分比交织物的调温性能,以及染整加工对织物的调温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粘胶型Outlast纤维与真丝的组分比为57∶43时,织物具有良好的调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其热焓为5.41 J/g;染整加工使织物的调温性能有所下降,精练后织物的热焓下降到5.17 J/g,染色后织物的热焓进一步下降到3.94 J/g;采用相变微胶囊对染色后的织物进行整理,可使其热焓上升到7.71 J/g,扫描电镜(SEM)下显示相变微胶囊附着于织物表面。  相似文献   
19.
喷雾冷却法制备复合维生素微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为壁材,以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烟酰胺为芯材,采用喷雾冷却法,制备了复合维生素微胶囊,考察了壁材/芯材比对维生素荷载量和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壁材/芯材比的增加,维生素的包埋率增加而荷载量降低,比较合适的壁材/芯材比为10:1(W/W)。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