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0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655篇
林业   1392篇
农学   651篇
基础科学   206篇
  1227篇
综合类   3109篇
农作物   634篇
水产渔业   613篇
畜牧兽医   549篇
园艺   221篇
植物保护   38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74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354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607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施肥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为了探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合理栽培措施,试验采用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225万~450万/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150万/hm2基本苗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施氮270 kg/hm2比135 kg/hm2显著提高了产量。不同基本苗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指标影响较小,但不同施氮量对各蛋白组分、总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比低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总蛋白质和各蛋白组分含量,并显著增加了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面包体积。结论认为:基本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对品质影响较小,施氮处理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适当增施氮肥可以使籽粒产量、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温度、光强和密度对条斑紫菜壳孢子放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玲  何培民 《海洋渔业》2004,26(3):205-209
在实验室内可控条件下,用充气培养的条斑紫菜成熟的壳孢子囊枝作材料,研究温度(5~20℃),光强(5~115μmol/m^2.s)和壳孢子囊枝的密度(0.075~1.709mg/ml)对壳孢子放散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5~20℃范围内,壳孢子均可以放散,温度越低,壳孢子开始放散得越早.但高峰期不明显,且放散的周期很长;20℃是最适宜的放散温度,放散的壳孢子数量多,放散集中。(2)壳孢子的放散在低光强和高光强条件下都较差,57μmol/m^2.s条件下壳孢子放散量多而集中。(3)壳孢子囊枝的密度影响壳孢子放散,低密度条件下壳孢子放散快但总量少;密度太高.壳孢子放散极其缓慢;适宜的壳孢子囊枝密度有利于壳孢子放散。  相似文献   
993.
玉米秸秆的压缩特性及其压力与压缩密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秸秆青贮主要采取地下青贮的方式,工序比较多,劳动强度大,秸秆浪费严重,甚至易发生霉变。如果对揉搓后的秸秆能够进行压缩打捆,用塑料薄膜密封后在地上贮存,将会使上述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为此,对揉搓后玉米秸秆在闭式容器内进行了压缩试验,并对揉搓后玉米秸秆的压力-变形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揉切后玉米秸秆的压缩过程存在松散、过渡和压紧3个阶段。进一步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揉搓后玉米秸秆的压力P与压缩密度γ在松散阶段、过渡阶段和压紧阶段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4.
土壤压实指标在城市土壤评价中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测定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下的52个样点的紧实度、容重和孔隙度3个压实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壤的压实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多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实,部分压实严重,可能限制植物的生长。不同压实指标在反映土壤压实程度上基本一致,它们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可以相互转换。但紧实度指标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在同一质地或质地相近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壤的压实程度。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相比,通气孔隙度在反映土壤压实时更为敏感。所以在进行城市土壤压实状况评价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土壤压实程度指标,但就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来说,容重比紧实度和孔隙度指标一般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995.
为明确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造成的经济损失,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及时进行科学防治,2018年和2019年调查了田间自然条件下玉米螟在不同品种上发生为害情况,对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表明,2018年玉米螟发生为害程度明显重于2019年;雌穗受害程度明显高于茎秆.虫口密度在0~4头/株范围内与单稳重呈负...  相似文献   
996.
高密度捆草机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业纤维物料成型技术在开发推广应用上不普及,高密度捆草机械系统生产上应用的不多。为此,从技术、市场上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使该生产技术在畜牧业发展当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确保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997.
毛管间距对膜下滴灌棉花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毛管间距影响棉花根系分布及植株生长的特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滴灌毛管布置间距分别为130、90 cm;观测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根系分布及单株株高、叶面积。试验结果表明,毛管间距大,导致灌水量也大,土壤易出现深层渗漏,而且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均匀性差,造成内、外行棉花长势不均匀,棉花根茎小,根长密度水平方向呈单峰抛物线分布,垂直方向14~28 cm土层处根长密度最大;而毛管间距小,土壤水分水平分布均匀,内、外行棉花长势均匀,棉花根茎大,根长密度水平方向呈双峰抛物线分布,垂直方向0~14 cm土层处根长密度最大。但2种毛管布置间距的棉花根系生长过程、株高及叶面积生长过程均符合相同的规律。试验结果为滴灌技术设计中选定土壤湿润比和毛管间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以南北方典型粘质土壤红壤和塿土为试验土样,通过水平入渗试验进行了土壤密度变化对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特征湿润长度、吸力、饱和含水量、滞留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壤密度增加而减小;土壤水分特征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n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参数α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与土壤密度成反比;参数n和参数α随土壤密度变化关系可用幂函数来描述。为建立吸力、土壤密度、质量含水率三变量的土壤水分特征曲面提供新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土壤水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999.
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PARI)是影响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不同覆膜方式下种植密度对棉花冠层光分布的影响尚未明确。在旱区一膜三行的机采种植模式下,设2种覆膜方式(有膜和无膜)与5种种植密度(D1:9×104株/hm2,D2:13.5×104株/hm2,D3:18×104株/hm2,D4:22.5×104株/hm2,D5:27×104株/hm2),研究不同覆膜方式下种植密度对棉花冠层PAR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有膜处理下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能力较强;冠层PARI与种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种植密度之间PARI存在差异;叶面积指数(LAI)随生育进程推进呈单峰曲线。有膜处理下,不同种植密度LAI在第94~98天达到峰值;无膜处理下,不同种植密度LAI在第109~113天达到峰值;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其生殖...  相似文献   
1000.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190株/公顷、P2:2340株/公顷、P3:2520株/公顷)为主区,行距(R)[ R1:(宽行5.10米+窄行1.00米)、R2:(宽行4.80米+窄行1.30米)、R3:(宽行4.50米+窄行1.60米))]为裂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显著影响香蕉株高和茎围,P和R对香蕉单产、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1、P2香蕉单产较P3分别显著提高10.29%、10.88%,P2总产量较P1显著提高6.62%;R3单产、总产量最高,R1单产、总产量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可知,R3能提高香蕉商品蕉采收率;P1、P2单果重较P3显著提高,R3单果重较R1、R2 分别显著提高21.23%、4.44%。P1果指长较P3显著提高,R2、R3间果指长、果指围显著高于R1。P和R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影响。P3可滴定酸含量较P1、P2显著提高,P1、P2维生素C含分别较P3显著提高19.38%、15.78%;R3较R1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8.77%。综上所述,宝岛蕉品种种植密度为2340株/公顷,宽行4.5m、窄行1.6m时,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商品蕉采收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试验结果为今后宜机化栽培的香蕉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