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1篇
  200篇
综合类   530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构建人泛素结合酶UbcH5c的活性位点突变体S22R和F62A,同时分析这2种突变体蛋白与野生型蛋白在泛素化反应中的活性差异。[方法]通过点突变(Site-Directed Mutagenesis)的方法构建2种突变体质粒,利用0.5 mmol/L IPTG分别诱导2种突变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将菌体超声破碎后,依次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对UbcH5c突变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利用体外泛素化酶促反应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杂交的方法分析野生型UbcH5c与其活性突变体UbcH5c S22R和UbcH5c F62A在泛素化修饰上的差异。[结果]人泛素结合酶UbcH5c的2个突变体蛋白S22R、F62A的泛素化修饰程度明显弱于野生型蛋白。[结论]突变体S22R和F62A突变均不同程度的改变了人泛素结合酶UbcH5c与泛素分子之间的结合活性,即2个突变的位点中第62位苯丙氨酸残基及第22位丝氨酸残基均是UbcH5c结合泛素的关键位点,而且后者对于UbcH5c结合泛素活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解析半透明皱缩玉米胚乳形成机制.【方法】以纯合玉米突变体M-E-479为供试材料,通过对M-E-479籽粒进行表型鉴定、遗传分析、主要成分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构建定位群体,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对突变基因进行遗传定位.【结果和结论】M-E-479突变体胚乳中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下降,淀粉粒的大小、形状、排列空间发生改变;用F2群体将突变基因定位在10号染色体SSR标记bnlg1074与umc1506之间,两标记的遗传距离约为3.6 cM,两标记的物理距离约为2.2 Mb.可见M-E-479是一个新的玉米半透明皱缩胚乳突变体,突变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3.
利用EMS(甲磺酸乙酯)处理优质水稻品种黄华占种子,经过田间筛选和对M1、M2代连续的遗传分析得到317份独立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突变材料.通过对花器官形态观察及花粉染色分析,初步将这些突变体材料分为6类,其中花粉发育突变体在不同的花粉发育时期出现异常.这些突变材料为深入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分子机制及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充足的材料.98个无粉型雄性不育突变体用于雄性不育基因TDR的测序分析,其中3个突变体在3个不同的位置上出现单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44.
High-tillering dwarf mutant gsor23 was generated from an indica rice variety Indica9 radiatied by γ-ray.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is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one single recessive gene, which was mapped within a physical distance of 386 kb between two insertion-deletion (InDel) markers C1-WT2 and C1-WT4 on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1. There is a known gene D10 within this region, the mutation of which causes high-tillering in ric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D10 allele in gsor23 revealed that the base cytosine (C) at the 404th position in the coding region was deleted, which would cause frameshift mutation after the 134th amino acids. The mutation site and indica background of gsor23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japonica mutants d10-1 and d10-2. Therefore, gsor23 is a novel allelic mutant of D10 which encodes the carotenoid-cleaving dioxygenase 8 (CCD8), a key enzym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new plant hormone strigolactones (SLs). After treatment with GR24, a synthetic analogue of SLs, the high-tillering phenotype of gsor23 was restored to normal. Real-time 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D10 expression was high in roots, but low in leaves.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Indica9, the expression of the SL biosynthesis gene D10 was upregulated, while genes likely involved in the SL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such as D3 and D14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gsor23 mutant.  相似文献   
45.
46.
通过对水稻施用苗床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增加了水稻苗期的充实度,保证了壮苗,提高了后期的分蘖数与结实率。从产量结果上看,增温剂及分蘖促进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3.9 kg/667 m2,增产率为5.5%。  相似文献   
47.
水稻喷施Ts,有明显增产效果。协优64喷施20—50ppm Ts后,比对照区单株粒重增加15%~25.34%;E164喷施Ts后,比对照区单株粒重增加6.5%~12.38%。增产因素主要是单株实粒数增加较明显。千粒重、结实率和穗数也呈增加趋势。剑叶期喷施较好,浓度以40—50ppm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48.
通过黑化雉鸡 (Melanisticmuckedpheasant)和大型环颈雉鸡 (Jumboringneckedpheas ant)的正交和反交 ,以及F1 中进行自交 ,观察F1 和F2 中羽色性状的表现和分离比例。试验结果表明 ,黑化雉鸡羽色性状对于环颈雉鸡羽色的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 ,而且显性是完全的 ;黑化雉鸡羽色性状也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M来控制的 ,并不存在显性致死现象  相似文献   
49.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基因组与含有LacZ标志基因的TK基因转移质料pUEKPZ共转染猪肾传代细胞PK-5,细胞出现病变后,反复冻融3次收毒,按1:5稀释接种于IBRS-2细胞。在X-gal存在下挑取蓝斑,蓝斑筛选3次,再进行空斑试验,同时用PCR扩增LacZ基因,经3次空斑纯化,随机挑取的空斑均能扩增出LacZ基因,证实所获得的重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Bartha株TK^-/LacZ^ 突变株。TCID50试验表明,TK失活对Bartha株在细胞上增殖无影响;Balb/C小鼠试验表明,该突变对Balb/C小鼠的安全性明显高于Bartha亲本毒株。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