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4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林业   814篇
农学   419篇
基础科学   326篇
  395篇
综合类   3700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1896篇
园艺   546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695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物学报》2021,(2):F0004-F0004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从2001年起连续1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野生食用菌进行分子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其进一步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一野生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由新鲜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纯菌株为Paxillus ammoniavirescens,其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适pH为4.5。[结论]卷边网褶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 g,蛋白胨2 g,KH_2PO_4 3.0 g,MgSO_4 4.5 g,水1 L。按此配方培养,可获得平均干质量为80 mg的菌丝体,明显高于其他配方。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理工学院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提出一种课程创新教学建设方法。从城市背景、提出"双原子"模型教学体系、基于岭南地域风格的课程教学、构建核心树种应用平台、利用知识体系提升学生风景园林规划能力5个方面研究了院校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上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线上教学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活动开展一种必然途径。本文基于学习通和QQ群课堂平台构建了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的实施办法,分析了线上教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高等学校线上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发展养殖业"多元决策观"的广泛传播,在我国健康养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利用营养活性物质制定健康养殖的营养策略的各种方案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饲料中存在的营养活性物质研究,利用营养活性物质研发和生产的种种饲料添加剂产品不断涌现,遗憾的是,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界对饲料中营养活性物质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的研究处于初级水平,产品研发和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此类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作者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拟就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林业与五指山的自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华  包焱 《热带林业》2001,29(2):73-80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现存地势最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是我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海南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但由于保护区横跨琼中、通什、保亭三县、市,紧邻保护区还生存着众多贫困的黎、苗族村民。因此,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社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五指山热带天然林的保护。海南省林业局中德海南热带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社会林业与五指山森林的保护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就在全省来说,也是首次对社会林业与森林保护上进行的探索。五指山地区社会林业的研究,对保护海南热带雨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对社会林业与五指山的森林保护进行了阐述、分析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现代草坪学概况及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对现代草坪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遗传及育种,植物生理学,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害,防除杂草,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的进展,对现今国际上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期望有助于提高我国草坪科技水平,推动我国绿化建设和保持环境。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a passenger seat of a new type bus in terms of eomfort. A fuzzy set model of multistage comfort scale (MCS) was adop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comfort, together with the techniques of human backshape and EMG measures  相似文献   
20.
盛炜彤 《林业科学》2005,41(5):138-138
这是一本由以王豁然、江泽平、李延峻3位引种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群的专著,2005年7月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与过去关于树木引种的著述相比,在引种理论评价理念上有新的发展。作者认为,过去人们关于外来树种地位和作用的评价,常常存在片面性,应该全面看待外来树种的价值,既要充分估价外来树种的社会经济价值,特别在人工林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要重视其生物学的影响。因此作者总结了长期引种研究实践经验,提出从植物地理学的角度去认识与评价外来树种。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很有价值的观点,是对评价树木引种效果在理论指导上的提高与发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