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8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林业   2649篇
农学   542篇
基础科学   117篇
  254篇
综合类   1768篇
农作物   292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448篇
园艺   6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群体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优质品系0-153和大面积推广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系sGK9708为亲本构建了含有196个F6: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4个环境中,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指数、单株结铃数、铃重、衣分、子指、单株子棉产量及单株皮棉产量等性状均呈正态分布,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多环境下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家系间及环境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除纤维伸长率外,其余各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0.75以上。共有6个家系在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性状上均超过高亲,可作为优质纤维种质。相关分析显示,有些家系可能打破了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间的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该群体各系分在了不同的组,表明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该群体是进行优异纤维品质相关基础研究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过氧化氢对葛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以葛根加工淀粉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以及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指标,得出了过氧化氢改性制备葛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即H_2O_2体积分数0.3%,pH为12,温度为90℃,时间为75 min,得到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为52.16%,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为7.01 m L/g。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采脂对纤维形态的影响大小,以广西华山林场湿地松幼龄林为对象,进行了不同时间长度的采脂试验,并分析了不同采脂处理对湿地松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脂导致纤维长平均变短5.07%。采脂对纤维宽的影响不大,对纤维壁厚的影响较大。切线方向和射线方向纤维壁厚各变薄了6.32%和5.05%。采脂时间越早,采脂时间越长对纤维形态的影响越大。纤维形态的变化导致纤维长宽比平均降低3.34%,壁腔比平均降低7.57%,柔性系数平均升高2.36%,刚性系数平均降低4.89%。采脂处理后的纤维长宽比平均值范围在71-79之间,壁腔比平均值范围在28-41之间,柔性系数范围在73-80之间,刚性系数范围在20-27之间。从几个指标的范围可以判断,幼龄林早期采脂的湿地松仍然可作为优质的纸浆材。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索竹粉替代面粉填充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可行性,减少面粉在非食品工业的消耗,充分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以竹粉作为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填充剂,研究了竹粉的添加量、粒度对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粘度、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以及竹粉在胶液中的分散情况,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添加了竹粉的脲醛树脂胶黏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粉在脲醛树脂胶液中易分散,且随竹粉粒度的减小,竹粉分散越均匀;竹粉粒度、添加量对脲醛树脂胶黏剂的胶合强度有较显著的影响,但对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不显著;当添加量为脲醛树脂胶黏剂( UF)胶液质量15%的220-240目竹粉时,竹粉填充不影响其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995.
绒毛品质不仅影响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绒毛纺织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产绒量的提高,绒毛品质有下降趋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绒毛品质势在必行。绒毛品质是绒山羊育种中重要的选择参数,而控制绒毛品质的主要性状是数量性状,通过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寻找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研究其生长机理和控制绒毛生长的基因的表达机制。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毛品质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且找到控制绒毛品质性状的HOX、BMP、KAP基因和色素基因等,还有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相应的QTL和对不同序列的SNPs进行GWAS分析,通过基因型的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这些研究为提高绒毛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研究绒毛品质的遗传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本实验分析RNA干扰MSTN基因鲤(以下简称RNA干扰鲤,体质量为116.2g和110.3g)的染色体,测定该鲤肌肉中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1)三组实验鱼的肌纤维密度分别为163.7根/mm~2、171.9根/mm~2和162根/mm~2,对照鱼的普通鲤(Common carp)为142根/mm~2,实验鱼高于对照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鱼组间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F=0.83,P=0.440.05),而与对照鱼差异显著(F=5.24,P=0.0340.05)。(2)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分析核型表明,实验鱼的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4sm+28st+18t,臂比(NF)156,对照鱼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6sm+28st+16t,臂比(NF)156。结果说明RNA干扰基因的插入并未影响鲤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源对成年扬州鹅肠道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选用1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25周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3组,即:稻壳粉组、苜蓿草粉组、羊草粉组,每组6只。试验期28 d,试验期末将试验鹅处死并留取各肠段组织,称重并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①不同纤维源对十二指肠和空肠长度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稻壳草粉组回肠长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P<0.05),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稻壳粉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羊草粉组(P<0.05),其中苜蓿草粉组隐窝深度、V/C与羊草粉组差异显著(P<0.05);稻壳粉组与羊草粉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苜蓿草粉组(P<0.05),稻壳粉组与羊草粉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稻壳粉组肌层厚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5);羊草粉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与稻壳粉组(P<0.05),3组间绒毛宽度差异显著(P<0.05),且以稻壳粉组最大,羊草粉组V/C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和稻壳粉组(P<0.05),羊草粉组肌层厚度显著低于苜蓿草粉组与稻壳草粉组(P<0.05)。由此可知,不同纤维源可显著影响25周龄扬州鹅肠道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究竹炭含量对竹炭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竹炭(BC)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熔融挤出-模压"成型工艺制备竹炭/高密度聚乙烯(BC/HDPE)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竹炭含量的BC/HDPE复合材料进行测试,研究炭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电磁屏蔽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BC/HD...  相似文献   
999.
钾素营养对不同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钾素营养对上、下部位棉铃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2个品种,4个施钾量(K2O 0,60,180和300 kg/hm2)。结果表明:施钾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的纤维长度,增大了最终纤维麦克隆值,且随施钾量的增加,增幅呈加大趋势,但施钾对纤维长度达最大值的时间无影响;施钾提高了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但在上、下部位棉铃间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零隔距比强度和3.2 mm隔距比强度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上部铃则随施钾量增加一直呈增大趋势;施钾还提高了上、下部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而且其增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施钾量为300 kg/hm2时,可显著增加上、下部位棉铃纤维的最终成熟度。  相似文献   
1000.
朱信华 《江西植保》2013,(3):324-328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福建省毛竹林的一种主要害虫,本研究应用5种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和1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3龄初幼虫进行感染力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结果表明:应用1.45×10 7孢子/mL孢悬液感染12 d后,3龄初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3.16%以上;其中MaFzzL-01和Ma1291-2两个绿僵菌株对该幼虫的致病力分别为90.93%和84.21%,其LT50值分别为5.97 d和6.67 d,LC50值分别为1.727×10 4孢子/mL和2.029×10 4孢子/mL。结果说明:绿僵菌MaFzzL-01和Ma1291-2两个菌株对该幼虫的致病力强,且致死速度快。应用1.45×10 8孢子/mL孢悬液进行林间防治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