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8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1541篇
林业   232篇
农学   1165篇
基础科学   125篇
  897篇
综合类   4853篇
农作物   1160篇
水产渔业   1540篇
畜牧兽医   4136篇
园艺   821篇
植物保护   72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531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648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587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1086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798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840篇
  2006年   664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6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粤黄鸡分化品系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粤黄鸡4个分化品系(群体)以及石歧杂鸡和杏花鸡的血液蛋白质多态性,观察了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的变化,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6个群体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和标准遗传距离及各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以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大多数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相近,少数出现品系(群体)间差异,而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说明品系(群体)间分化与选育目的相符;系统聚类分析显示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群体)与石歧杂鸡间关系较为密切;与杏花鸡相对地较为疏远,主分量分析却清楚地表明了粤黄鸡从石岐杂鸡中的分化以及与杏花鸡的区别。这两种分析方法结果相互补充,而两者的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平均杂合度似乎也表明了品系(群体)选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2.
从越南斗鸡暴发的病例中分离出1株新城疫病毒(NDV),命名为贵州分离株(DQ)。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DQ)的整个F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Q株F基因分子长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该毒株与国内2株分离株(CH2000、TW2000)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7%-96.6%和96.6%-96.8%;但与LaSota、B1及1748E9等常见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4.0%-86.5%和87.2%-89.9%。DQ分离株在F蛋白裂解住点的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R—F^117,与NDV强毒株特征相符,且具有101处的K(赖氨酸)和121处V(缬氨酸)2个特征性氨基酸,与NDV基因Ⅶ型的特性完全相符。利用MegAlign软件绘制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该分离株为基因Ⅶd亚型。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了黑熊血清蛋白与磺胺对甲氧嘧啶(SMD)的结合率(fb)为41.77±11.66(5.38~25.87)%.数据经Woolf作图法处理、直线回归后,得到结合参数βp和Kdp分别为:8.85±1.78μM/g,647.20±242.84μM/L.黑熊的fb均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高浓度的呈现饱和现象.不同浓度间的fb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个体间的fb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94.
棉花黄萎病菌致萎毒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技术(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FPLC),对棉花3个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系外泌毒素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萎病菌毒素有两个致萎峰,大分子峰I毒蛋白致萎力较弱,致萎症状属黄斑型,分子峰Ⅱ毒蛋白其致萎力极强,致萎症状属青枯型,透析试验表明,可透8000-10000Da的透析袋会使小分子峰Ⅱ丢失,热稳定试验表明,峰I,峰II毒蛋白皆可耐100℃高温水浴热煮而不发生沉淀,并保持致萎活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黄萎病毒分离纯化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美洲斑潜蝇的寄主选择性与寄主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美洲斑潜蝇寄主选择性的大小与植物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无关,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即糖含量越高,美洲斑潜蝇越倾向于不取食和产卵。  相似文献   
996.
T型雄性不育小麦种子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梯度SDS-PAGE方法分析了T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种子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分,发现两系间有明显差异,而且四个不同品种小麦不育系均有各自与保持系区别的谱带出现,表明T型雄性不育小麦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品种特异性。用单、双向电泳结合银染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胚乳醇溶蛋白,发现不育系11A和14A,分别有24kD和36kD的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997.
早籼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在早季和晚季种植的18个早籼品种(组合)的精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与栽培品种和栽植季节有关,早季略高于晚季;稻米蛋白质普遍缺乏赖氨酸和苏氨酸,并被分别作为稻米的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各种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在不同品种中基本相似,均以谷氨酸、亮氨酸较高,色氨酸、蛋氨酸较低;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赖氨酸、色氨酸呈负相关.但只有赖氨酸达显著水准;与其他8种氨基酸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作者对136峰双峰驼的血液蛋白多态性作了分析,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后白蛋白(Pa)和运转蛋白(Tf)得出的结果表明:双峰驼的Hb,Alb,Pa和Tf只有一种基因型,而且全部纯合,不表现多态性现象。同时还发现6个月以下的幼驼没有驼羔血红蛋白存在。  相似文献   
999.
水稻条纹病毒云南分离物CP基因克隆及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云南保山、楚雄、石林和宜良等4地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感病稻株,提取病叶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4个RSV云南分离物的CP基因片段。序列测定表明,该片段长999 bp,其中CP基因由96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22个氨基酸。与其它已报道的RSV分离物CP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我国RSV分离物可以划分为2个不同的组,大部分RSV云南分离物为一组,其它的RSV 分离物为另一组。以RSV-CXi分离物的CP与纤细病毒属的其它5种病毒的CP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RSV与MStV亲缘关系最近,而与RGSV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000.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