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7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32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旨在通过乳头灌注脂多糖(LPS)体外模拟奶牛急性乳腺炎,研究奶牛乳腺组织及机体免疫活化状态。选用4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奶牛16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试验设计,每期试验2 d,试验间隔10 d,试验组乳头管乳头灌注LPS 0. 1 mg,对照组乳头管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试验组灌注LPS后,奶牛体温值和乳汁中体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而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降低;乳腺组织的腺泡腔内充斥大量炎性细胞,部分腺泡组织萎缩甚至崩塌;试验组灌注LPS 12 h后奶牛血清中的髓过氧化物(MPO)活性极显著下降(P<0. 01),而乳腺组织中的MPO活性则极显著上升(P<0. 01);奶牛血清及乳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蛋白含量明显上升(P<0. 01);乳腺组织中Toll样受体4 (TLR4)、核因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极显著上升(P<0. 01)。研究表明,LPS能够诱导奶牛发生乳腺炎,使乳腺组织发生损伤,并激活机体的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其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基因的表达,使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2.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母猪日粮添加复合膳食纤维对后代仔猪免疫应激情况下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丹系经产纯种母猪(3~6胎)24头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头,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0%复合膳食纤维,后代断奶仔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脂多糖(LPS),试验组Ⅲ和试验组Ⅳ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3%复合膳食纤维(DFC),后代断奶仔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LPS,母猪泌乳期及仔猪采食相同日粮。结果表明,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Ⅳ仔猪试验末体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饲料转化率(FCR)均显著低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Ⅲ(P0.05),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Ⅳ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Ⅲ(P0.05)。母猪妊娠期添加DFC与注射LPS攻毒对仔猪ADG和血清TNF-α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46;P=0.029),试验组Ⅳ仔猪ADG显著高于试验组Ⅱ(P0.05),试验组Ⅳ仔猪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Ⅱ(P0.05)。母猪妊娠期添加DFC可缓解LPS诱导的后代仔猪免疫应激。  相似文献   
103.
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讨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将24只SPF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PBS组,LPS模型组,重组UBC13蛋白高、低剂量组(分别为100和25μg/只),每组6只。LPS模型组与各蛋白剂量组腹腔注射20 mg/kg LPS,PB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PBS;注射结束1 h后,各蛋白组按相应剂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重组UBC13蛋白,PBS组与LPS模型组注射等体积PBS。给予蛋白24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肺脏、脾脏、胸腺及肝脏组织,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肺脏中i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综合评价鼠源重组UBC13蛋白对LPS诱导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小鼠肺脏、脾脏及肝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且肺脏、脾脏和肝脏组织均出现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LPS模型组肺脏、脾脏、胸腺和肝脏中IL-1β、TNF-α、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肺脏中iNOS mRNA相对表达量也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UBC13蛋白高剂量组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病理变化明显改善,肺脏、肝脏、脾脏中IL-1β、TNF-α、IL-6及肺脏中iNOS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胸腺中TNF-α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6 mRNA和IL-1β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鼠源重组UBC13蛋白可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LPS诱导的小鼠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4.
复合植物精油对脂多糖刺激仔猪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精油(OCT)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肝脏的保护作用。选取18头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OCT+LPS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与LPS组饲喂基础日粮,OCT+LPS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 OCT。试验期21 d。于试验第21天,LPS组与OCT+LPS组仔猪腹腔注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 h后采血,6 h后屠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提高了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酰转肽酶(GGT)、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P0.05),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仔猪肝脏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0(IL-10)、胰岛素样因子(IGF-1)、丝氨酸蛋白激酶(mTO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在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OCT,可缓解LPS导致的仔猪血浆ALT、AST、GGT活力的升高以及肝脏i-NOS活力的升高(P0.05),且有缓解LPS导致的仔猪肝脏MPO活力升高的趋势(P0.1),另外可缓解LPS导致的仔猪肝脏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升高以及EGF、IL-10、IGF-1、mTOR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的降低(P0.05)。综上可知,日粮中添加50 mg/kg的OCT可缓解LPS刺激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提高仔猪肝脏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进而缓解LPS刺激导致的仔猪肝脏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5.
为分析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炎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组,即基础培养基(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1LPS(L)、1μg·m L-1LPS+10μg·m L-1苜蓿素(L+T)和10μg·m L-1苜蓿素(T)。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T组则显著升高(P0.01)。2)L+T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L组(P0.01),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L组(P0.01)。3)LPS能够显著升高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表达水平(P0.01),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著降低IL-1β、TNF-α、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P0.01)。4)与对照组相比,T组细胞的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STAT5)、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LPS能够显著降低细胞的CAT1、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STAT5、m TOR和4EBP1表达水平(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著升高STAT5表达水平(P0.01)。结果表明,乳腺细胞在LPS刺激下,导致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升高和抑制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抑制乳腺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但对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作用不明显;无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乳腺细胞活性和促进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6.
研究苜蓿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个组,即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 μg·mL-1的LPS和75 μg·mL-1苜蓿黄酮、基础培养基中加入75 μg·mL-1苜蓿黄酮。细胞在37 ℃,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结果表明:1)LPS刺激12 h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下降,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极显著抑制LPS诱导下细胞活性的下降(P<0.01)。2)在LPS刺激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浓度升高,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其浓度(P<0.05)。3)LPS显著上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TLR2、TLR4和MyD88表达(P<0.01),而苜蓿黄酮能够显著下调细胞的IL-1β、IL-6、TNF-α和TLR2表达(P<0.01或P<0.05)。4)在LPS刺激下,p53、Caspase3、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显著降低p53和p38蛋白的表达(P<0.05)。在LPS诱导下,苜蓿黄酮能够通过降低ROS浓度,抑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性;可能通过抑制TLR2/MyD88信号通路来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保护细胞免受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研制了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纸条,并以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国家标准品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确定了最低检出量,同时与有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了特异性试验;然后将保存不同时间的试纸条在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证明其稳定期可以达到15个月。选择临床牛羊血清30份,利用该试纸条与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试验抗原进行同步检测,发现两种试剂的检测符合率为98%。试验证明,所研制的布鲁氏菌抗体检测试纸条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期长。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检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血液细胞因子水平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25只雄性ICR小鼠经腹腔注射LPS(5 mg/kg BW),在不同致炎时间[LPS注射前(0 h)以及注射后3、6、12、24、48和72 h]采血制备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肠碱性磷酸酶(IAP)活性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和IL-8的水平;同时采集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样品,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制作组织切片,观察各肠段病理学变化,并测量各肠段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计算VH/CD(V/C)。结果显示:血清IAP活性,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在LPS注射后6 h时达到高峰,随后下降;而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的水平在LPS注射后6 h时略有升高,在注射后48 h时达高峰。与注射前(0 h)相比,LPS致炎小鼠在LPS注射后6 h肠道病理变化比较明显,小鼠肠黏膜损伤明显,上皮脱落、绒毛破裂、黏膜萎缩、水肿、且绒毛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肠黏膜在LPS注射后48 h时已开始缓慢恢复。与注射前(0 h)相比,LPS致炎小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V/C均在注射后6 h时出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在注射后72 h时已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LPS(5 mg/kg BW)腹腔注射后6 h时小鼠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高峰,肠黏膜损伤明显,之后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9.
内毒素(endotoxin,ET)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主要成分是细胞壁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可刺激多种免疫活性细胞,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使细胞形态、代谢、功能异常,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1]  相似文献   
110.
《技术与市场》2013,(3):170
茶叶脂多糖,系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混合物。茶叶脂多糖为近白色固体粉末,可溶于热水、热的酸性乙醇中,不溶于冷的稀醋酸中,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丙酮中。茶叶脂多糖主要是由类脂和多糖结合在一起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在植物体内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茶叶中的脂多糖含量为3%左右,人体摄入适量的脂多糖后,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增强肌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提高肌体的抵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茶叶脂多糖比细菌脂多糖更为理想,在产生上述免疫能力的同时,无发热等副作用出现。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多糖有保护造血功能、防治放射性病害等神奇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