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51.
孟伟 《齐鲁渔业》2004,21(11):11-11
乳山市滩涂贝类养殖历史悠久,现有养殖面积21000亩,养殖品种有缢蛏、牡蛎、杂色蛤、文蛤等,产量高,效益好,在乳山市海水养殖生产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滩涂贝类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乳山市的水产科技人员在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同时,一直潜心探索和实践缢蛏高产养殖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缢蛏亩产量达3000公斤,收入25000元,纯利10000多元。现就缢蛏高产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2.
提高对虾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作者简明扼要介绍对虾塘混养缢蛏的成功经验,仅供沿海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3.
泥蚶的养殖     
泥蚶盛产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蛤仔、缢蛏、泥蚶)。因其血液中含有血红素,血液呈红色。泥蚶软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含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1、B2、C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现代泥蚶提取物对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54.
广西沿海位于祖国南海的西北部(北纬20度20分至21度30分;东经108度另分至109度33分),海岸线长859公里。浅海滩涂广阔,生长着许多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如各种鱼虾,珍珠、牡蛎、海参、海马、鲍鱼、螃蟹、扇贝、贻贝、文蛤、毛蚶、缢蛏沙虫、江蓠等等。据初步调查。潮间带而积113万亩、低潮线下5米水深以内面积175万亩,  相似文献   
155.
缢蛏选育系F5的生长优势比较及育种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6个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自然群体(浙江象山群体、浙江乐清群体、福建霞浦群体、福建长乐群体、江苏射阳群体和上海崇明群体)为材料,构建基础群体F_0,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多代连续选育(选择强度2.063),比较了选育系F_5与对照群体的生长差异,并估计F_5的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和遗传获得。结果表明,F_5的卵径及受精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F_5的变态率、存活率及后期壳长生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360日龄F_5壳长的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与遗传获得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30~0.78,0.14~0.37和4.83%~42.18%,平均为(0.49±0.06),(0.23±0.08)和(26.49±11.73)%。研究结果表明,对缢蛏的连续多代选育是有效的,可以明显提高其存活能力和主要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56.
为研究缢蛏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利用SMART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成功构建了缢蛏肝脏组织的标准化cDNA文库。对随机选取的5 679个克隆进行随机测序,比对、筛选出2条β-actin同源序列,对其中一条EST序列两端进行扩增、测序,然后进行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扩增、测序,拼接得到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β-ACTIN 1。该序列全长为1 552 bp,包括73 bp的5′非翻译区和348 bp的3′非翻译区,以及1 131 bp的开放阅读框。阅读框共编码376个氨基酸,推算分子量约为41.95 ku,理论等电点为5.23。与其他7种软体动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β-ACTIN 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Ile179、Glu229、Ser232、Pro236、Ile248、Asn272、Cys273、Val283、Ser320、Ser325、Val330、Pro339等12个氨基酸残基具有特异性;同时发现缢蛏β-ACTIN 1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软体动物的相似性高达97%以上。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缢蛏首先与软体动物聚在一起,然后与节肢动物聚在一起,再依次与鱼类、两栖类、哺乳类聚在一起。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β-ACTIN 1基因在缢蛏各组织中的表达及鳗弧菌诱导后的表达均不稳定,不适合作为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157.
缢蛏(S.constricta)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热带及温带海洋生物,栖居于潮间带的中下区。喜生活于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或低盐的河口区。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养殖周期短等很多突出优点,是我国四大滩涂贝类之一。并且还是我国传统的海洋药物之一,具有滋补、清热、降火等功能。其体内含有大量的牛黄酸、丙氨酸等氨基酸,对人体的药理作用有很多报道。  相似文献   
158.
人工控制培育缢蛏幼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索采用缢蛏幼体实验生态研究的成果,控制缢蛏幼体各发育阶段较佳生态条件,进行人工控制培育幼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单位出苗量为5.46万粒/M^2。至21.06万粒/M^2。,每公顷产量达8000千克至20000千克.这比自然海区正常年景蛏苗产量提高10-20多倍,从而显示出工厂化人工育苗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文中也提及在人工控制培育幼苗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这些为缢蛏人工控制培育幼苗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低盐压力下缢蛏血淋巴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寻找缢蛏在低盐环境压力下血淋巴内40kD以下小分子蛋白质组差异,制成肽质指纹图谱,MALDI—TOF—MS测序,通过数据库检索快速鉴定蛋白质或多肽。研究结果表明:低盐压力下,缢蛏血淋巴内有多种蛋白质发生变化,共鉴定出包括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等6种蛋白或多肽,其功能涉及营养、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调控等方面,说明其血淋巴在缢蛏的防御体系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0.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小球藻(Chlorella sp.)、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对缢蛏稚贝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缢蛏稚贝对6种微藻的清滤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时清滤率反而下降;在相同浓度下,稚贝对中规格的绿色巴夫藻、小新月菱形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的清滤率显著高于小规格的小球藻、微绿球藻和大规格的亚心形扁藻(P<0.05).不同微藻对缢蛏稚贝的存活率顺序为微绿球藻<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微绿球藻<小球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小新月菱形藻<绿色巴夫藻+小新月菱形藻+湛江等边金藻<绿色巴夫藻.初始壳长无显著性差异的稚贝经30 d的生长试验,8个饵料组稚贝的壳长出现明显差异(P<0.05);亚心形扁藻组的日生长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壳长增长率和绿色巴夫藻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本试验可知,小球藻、绿色巴夫藻、小新月菱形藻、亚心形扁藻、微绿球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的适宜投喂浓度为30×104、15×104、10×104、6×104、40×104和10×104cell/mL,绿色巴夫藻和亚心形扁藻对缢蛏稚贝的生长效果要好于其他微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