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5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自2012至2015年在广西省浦北县、博白县及容县选取山林改造成熟、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产量稳定的山林进行不同方案的林地改造实验,观察山林改造后野生鳞盖红菇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直沿用的标准改造方法(适当伐树使林地郁闭度保持在0.8左右,适当砍伐灌木杂草使灌草盖度保持在0.27左右,枯枝落叶厚度保持在2.0 cm左右)效果最好,在降雨正常的条件下野生鳞盖红菇的产量保持在每百平米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82.
采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红菇栽培配方。阐明了不同配方对红菇产量的生物学效率、发菌期、现蕾期、转潮期、成菇朵数以及增产途径的显著影响。经计算机处理得出栽培红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3.
短信平台     
《农村百事通》2009,(20):73-74
江西读者(手机号:151××××5521)问:可以介绍一下红菇的栽培技术吗? 答:红菇是一类大型菌根真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红菇目、红菇科.别名大红菌、鳞盖红菇、大红菇、美丽红菇,是一种野生名贵稀有的食用菌.夏秋季节群生或单生于林中腐殖土上。红菇营养丰富,口感脆嫩.味道鲜美,有生血、补血、补肾、壮阳等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84.
红菇及其多糖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菇是一类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 ,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时常要服食。鉴于此 ,我们通过建立小鼠失血性贫血模型 ,研究红菇及其多糖对失血性贫血小鼠的影响。试验结果认为 ,红菇提取液灌胃剂量为 1 .935g/ kg.d对小鼠血红蛋白 (Hb)含量和红细胞(RBC)数目的恢复有显著作用 ,而红菇多糖注射剂量为 30 mg/ kg.d对小鼠失血性贫血则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5.
红菇娘又叫山菇娘、酸浆等,含有人体所需多种营养成分,富含钙、维生素、β-胡萝卜素、20多种矿质元素和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具有消炎利尿、清热降压等功效。口味酸甜,霜冻后口感更佳,可制饮料、果酒或作为葡萄酒的配料,也可当作果品直接食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野生浆果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1生物学特性红菇娘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cm,花白色,果实成熟时橙红色,茎直立有纵棱,一般不分枝,叶互生、卵形,种子肾形,淡黄色,千粒重1.1g左右,根系浅,横向生长,有分枝和节,节部生有不定根,喜温暖湿润环境,具有一定的耐阴性。2栽培…  相似文献   
86.
两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种野生食用菌的子实体进行了显微解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环林地蘑菇子实层中具有褶缘囊状体和侧囊状体,菌褶边缘的子实层主要由褶缘囊状体构成,菌髓中菌丝的排列方式属于混淆至不规则型,菌肉中的次生菌丝之间具有联合现象;红蘑菇的子实层中无囊状体,其菌髓和菌肉均由菌丝和髓球囊胞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87.
邵武市红菇资源及生态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永清 《食用菌》1999,21(1):5-5
红菇是世界上珍贵的野生食用菌,目前还无法人工栽培。为了探明我市红菇资源的分布和生态条件,为开发、利用、研究红菇提供依据,我们历经三年,对我市15个乡镇林区着重考察了红菇资源及生态环境。现将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8.
红菇深层培养营养因子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健  甘耀坤 《食用菌》2007,29(2):21-22
采用摇床方式培养,对红菇进行了深层培养基础培养基的筛选和营养因子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红菇深层培养的最适基础培养基配方是马铃薯200g/L,蔗糖20g/L,蛋白胨5g/L,KH2PO43g/L,MgSO41.5g/L;深层培养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无机盐为ZnSO4;维生素为VB2。  相似文献   
89.
永定县野生大红菇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菇是与槠、栲类等阔叶林木发生共生,还受光照、水份、温度、土壤质地、其它植物或菌类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菇场分布的明显区域性,共生林木兴衰对大红菇产量的正相关性和出菇位置相对固定性,出菇时间的季节性和菇潮发生的统一性等特点。初步查明大红菇有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90.
红菇Russula rubra (Krombh.)Bres.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根类野生食用菌。豫西南西峡等县为河南省典型山区,是河南野生大红菇的主产区。西峡地处豫西南边陲,伏牛山南麓,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4.9%.素有“绿色王国”之称。中华猕猴桃、西峡香菇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丰富的林木资源孕育了各种野生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