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54篇
畜牧兽医   35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阎雄飞  刘娟  刘永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10-4013
为了解释光肩星天牛(A 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成虫寄主选择的生理生化机制,制定科学的综合管理措施,测定了取食复叶槭(Acer negundo)、漳河柳(Salix matsudana)、新疆杨(Populus alb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的光肩星天牛消化道淀粉酶、果胶酶、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取食复叶槭的光肩星天牛消化道的淀粉酶活性最高,取食白蜡的淀粉酶活性最低,取食复叶槭、漳河柳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取食新疆杨、白蜡的(P<0.05).果胶酶和胃蛋白酶检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寄主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淀粉酶、果胶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取食4种寄主的类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寄主植物对光肩星天牛类胰蛋白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2.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未受精卵与受精卵及胚胎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相比,5种酶活力均高于未受精卵,未受精卵与受精卵消化酶活力顺序均为: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纤维素酶。胚胎发育不同时期,5种消化酶各自出现不同的变化模式,淀粉酶活力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胰蛋白酶、脂肪酶、胃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83.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以及空肠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 90日龄的健康公貂 60只,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Ⅰ组)、30%(Ⅱ组)、32%(Ⅲ组)、34%(Ⅳ组)、36%(Ⅴ组)和 38%(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 7d,正试期 115d。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制备胃肠道内容物上清液,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制备空肠组织切片,用于观察空肠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Ⅴ组水貂的胃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1),与Ⅳ和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和空肠胰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Ⅳ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淀粉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 P<0.01)。Ⅳ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1),空肠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Ⅴ和Ⅵ组(P<0.01)。Ⅲ组水貂的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Ⅵ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水貂的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Ⅱ、Ⅳ和Ⅴ组(P<0.05或 P<0.01),空肠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和Ⅴ组(P<0.05或 P<0.01)。Ⅰ、Ⅲ和Ⅴ组水貂的回肠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Ⅱ和Ⅵ组(P<0.01),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时,水貂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黏膜厚度以及肠壁厚度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得出,饲粮蛋白质水平可影响冬毛期水貂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并可调节其空肠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84.
(一)酶及其作用酶在动物体内消化与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饲用酶制剂大致可分为消化酶和非消化酶两大类。非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分泌到消化道内的酶,这类酶能消化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一些抗营养因子,主要有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果胶酶等。消化酶是指动物自身能够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类等。  相似文献   
85.
将新鲜虫草培养基制成干粉,以不同比例(0%、5%、10%、15%)添加到刺参饲料中,制成等能、等氮饲料D1、D2、D3和D4,研究其对体重为(1.24±0.41)g刺参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D2、D3和D4组刺参的增重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均不同程度高于D1组,且饲料系数有效降低,其中,D3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D1组24.65%(P<0.05)。对刺参肠道的消化酶分析表明,D3组蛋白酶活力最高,D4组次之,并且均显著高于D1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10%~15%虫草培养基促海参生长效果最好,并有效降低了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86.
试验目的在于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27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消化酶活力、常规营养成分、生长性能的影响,为该菌剂的益生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将供试仔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喂添加0.1%Z-27菌剂的T2饲料,对照组饲喂T2饲料。采用GB/T 23527—2009、GB/T8275—2009等方法测定仔猪粪便中蛋白酶、α-淀粉酶等消化酶活力;利用GB/T 6435—2006、GB/T6432—94等方法测定粪便中水分、粗蛋白质等常规养分的含量;记录采食量并称取始重和末重。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粪便中蛋白酶、α-淀粉酶、纤维素酶的平均活力和脂肪酶水解液酸价分别提高了62.99%、34.56%、133.10%和66.57%;粪便中残留的粗蛋白质、淀粉、粗脂肪和粗纤维等有机成分含量分别下降了30.51%、52.13%、18.44%和26.73%,而无机成分的含量基本无变化;平均日增重提高了9.38%,料重比降低了4.94%。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Z-27制剂具有提高仔猪肠道消化酶活力、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周金敏  周樱 《饲料工业》2012,33(8):43-46
文章从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角度研究了不同蛋白水平下复合酶X对草鱼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40 g的草鱼45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约30%和28.5%)的饲料(E1和E2组),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酶X(E11和E13组、E21和E23组),进行60 d的循环水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在E1和E2组基础上直接加酶,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肠道消化酶活性均有所改善;其中,300 g/t的添加量组优于100 g/t组;E13组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E1组,E11组的蛋白酶活性及E13组的蛋白酶活性和前肠淀粉酶活性与E1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23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显著优于E2组;E21组的蛋白酶活性及E23组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与E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不同蛋白水平的草鱼幼鱼饲料中直接添加100~300 g/t复合酶X均有改善草鱼生长性能和提高草鱼肠道消化酶活性的作用,且与酶的添加量正相关。饲料蛋白含量的降低会影响草鱼的生长性能,但添加该复合酶后情况有明显的改善,与原蛋白水平下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8.
文章旨在比较研究枯草芽孢杆菌与抗生素对岭南黄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酶活的影响。选用18日龄岭南黄肉鸡300羽,随机分为2组,抗生素组为基础日粮+吉他霉素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5cfu/g枯草芽孢杆菌(不添加抗生素)。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肉鸡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空肠黏膜胰蛋白酶活性提高17.44%(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58.70%(P<0.05);蔗糖酶、麦芽糖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γ-谷氨酰转移酶和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可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用于肉鸡生产。  相似文献   
89.
实验通过改变酶反应中的pH值,分析了星突江鲽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胃、肠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8.2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胃>肝胰腺>肠。胃、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6.6、7.4和7.0,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肠>肝胰腺>胃。胃、肠和肝胰腺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分别为7.4、7.8和7.8。各消化部位的最高点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为:肝胰腺>肠>胃。  相似文献   
90.
鱼类消化酶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鱼类消化酶主要有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几种,鱼类消化酶的活性随种类、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受水体温度、pH、盐度、无机离子以及饲料等因素的影响。鱼类消化酶研究可用于指导筛选饲料配方、开发新的饲料源和确立适宜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