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蛋白质含量35%的配合饲料作为基础日粮(CA组),在基础日粮中直接添加0.20 mL/kg液体复合酶(CE组)。调整配方使饲料蛋白质含量降至33%左右(Ⅰ组),在Ⅰ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 mL/kg和0.30 mL/kg液体复合酶(Ⅱ和Ⅲ组);再调整配方使饲料蛋白质含量降至32%左右(Ⅳ组),在Ⅳ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 mL/kg和0.30 mL/kg液体复合酶(Ⅴ和Ⅵ组)。以相应的配合饲料饲养体重4.6 g左右的草鱼84 d。结果表明:CE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大于CA组,Ⅱ组和Ⅲ组、Ⅴ组和Ⅵ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分别大于Ⅰ组和Ⅳ组。Ⅱ、Ⅲ、Ⅴ和Ⅵ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淀粉酶活性、前肠蛋白酶活性还大于CA组,Ⅴ和Ⅵ组草鱼的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大于CA组。各试验组草鱼体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草鱼对各试验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同一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中直接添加0.20~0.30 mL/kg的液体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草鱼的生长速度,促进草鱼的内源性蛋白酶和淀粉酶等消化酶的分泌。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9.66 g的健康草鱼630尾,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组草鱼饲喂如下试验饲料:正常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2.0%)正常鱼粉(鱼粉添加量3.0%)饲料(对照)、低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1.3%)正常鱼粉饲料、低磷正常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鱼粉添加量1.5%)饲料、正常磷低鱼粉并添加0.05%蛋白酶饲料、低磷和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和0.05%蛋白酶饲料。饲养试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与饲喂正常磷正常鱼粉饲料草鱼相比,饲喂低磷低鱼粉饲料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营养物质(干物质、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低磷正常鱼粉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蛋白酶、植酸酶与蛋白酶后,草鱼的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能够提高草鱼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从而改善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将复合酶制剂按照0、100、200、800 mg/kg的比例分别添加到刺参基础饲料中,制成等能(38.34 kJ/kg)等氮(13.25%±0.5%粗蛋白质)饲料A、B、C、D,分别投喂体重为(0.65±0.02)g的刺参,饲养60 d,研究其对刺参生长、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D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提高了11.52%(P0.05),其余各组间饲料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显著提高了刺参体腔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相比对照组提高了40%~200%;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酶后B组和C组的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后,各组间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2%复合酶的C组,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脂肪酶(LPS)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脂肪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复合酶可以改善刺参生长性能,提高刺参免疫酶和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96±0.49)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对照组)、0.5(Ⅰ组)、1.0(Ⅱ组)、2.0(Ⅱ组)和5.0 g/kg(Ⅳ组)的试验日粮,投喂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而饲料系数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各试验组的肠道消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组,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符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力以及肌酐含最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Ⅲ组外,各试验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Ⅳ组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外,各试验组蛋白质、葡萄糖和脂类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中华鳖稚鳖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对肝脏、心脏、肾脏和肌肉有保护作用,降低无氧代谢水平.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范围为1.0~2.0 g/kg.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究饲饵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对鲤鱼生长性能和肠道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270尾健康、体重相近的鲤鱼分成3组,每组9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试验I组投喂基础饵料+0.5%乳酸菌,试验II组投喂基础饵料+1%乳酸菌,试验为期60 d。试验结束,检测各组鲤鱼的生长性能及肠道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I组和试验II组鲤鱼的特定生长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提高13.4%和14.3%(P<0.05),试验I组和试验II组鲤鱼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8.3%和19.8%(P<0.05)。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鲤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存活率有一定的提高,但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试验I组和试验II组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显著上升18.3%和19.4%(P<0.05),试验I组和试验II组脂肪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显著提升32.5% 和37.0%(P<0.05)。综上所述,鲤鱼饲饵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在本试验中,1%乳酸菌的添加效果最佳。 [关键词]乳酸菌|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鲤鱼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对美洲鳗鲡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2个处理组美洲鳗鲡幼鱼分别投喂低、高2个组胺水平(分别为217 mg/kg和534 mg/kg)的饲料,试验期77 d。结果显示,与低组胺水平组相比,高组胺水平组美洲鳗鲡幼鱼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日摄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肠道淀粉酶无显著变化(P0.05);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和过氧化氢活性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接近(P0.05)。试验表明,高水平的饲料组胺可以显著降低美洲鳗鲡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部分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对泥鳅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平均体重为(1.58±0.01)g的健康泥鳅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A、B、C、D、E组饲料中维生素水平分别为24.375、48.75、97.5、195、390 mg/kg,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当维生素E水平为195 mg/kg时,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FC)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12.74%、2.51%、241.23%和2.15,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维生素E对泥鳅肠道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195 mg/kg添加组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而脂肪酶活性最低,分别为14.96、0.206、20.86 U/g prot,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维生素E分别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并考虑维生素E对泥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确定泥鳅幼鱼维生素E适宜需要量为156~196.28 mg/kg。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450尾初始平均质量为1.4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5%、10%和15%的液体乳酸菌制剂.试验虾在室内循环水簇箱中饲养8周.结果表明:添加10%的乳酸菌组试验虾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13%(P>0.05)和4.23%(P>0.0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也降低了8.38%(P>0.05),且显著低于5%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5%组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肠道蛋白酶活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溶菌酶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且10%和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血清蛋白质含量都高于对照组,除0.5%组外的试验组PO活性都高于对照组,除15%组外的试验组SOD活性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血清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低,并显著低于10%组(P<0.05).结果提示:添加乳酸菌可一定程度地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蛋白酶对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生长性能、形态性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810只初始均重为(5.7±0.1) g的中华草龟,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0只。日粮中蛋白酶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G0组)、150 mg/kg(G15组)和200 mg/kg(G20组)。养殖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15组中华草龟的背甲宽、肝脏和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G20组腹甲长、壳高和肝脏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肠道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15组和G20组中华草龟的增重率分别提高了11.55%和2.88%,饲料系数降低了10.32%和3.14%,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可提高中华草龟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以及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蛋白酶适宜添加量为150 mg/kg。  相似文献   

10.
试验芙蓉鲫;500尾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5尾鱼。对照组为不添加复合酶制剂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下添加不同公,--j水产复合酶微丸,添加量为200g/t,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添加水产复合酶的生长性能、对肝脏蛋白酶和淀粉酶都比对照组的高。添加了溢多利公司水产复合酶试验组的终末尾均重和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5.12%、12.09%,饵料系数降低了7.14%且差异显著(P〈0.05),肥满度提高7.55%,差异不显著(P〉0.05);溢多利水产复合酶对淀粉酶活性提高,分别较公司1复合酶、对照组、公司2的复合酶三组提高1.29%、3.49%、4.73%;蛋白酶的活性提高6.46%、1.77%、0.44%。由此可见,添加200g/t的溢多利水产复合酶对芙蓉鲫的生长性能和内源酶活性提高的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9,(20):17-2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微生态制剂对中华鳖幼鳖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5.54±10.65)g的中华鳖幼鳖,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投喂含1.5、3、6 g/kg微生态制剂的基础饲料,试验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幼鳖的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其中Ⅱ组最为显著;各试验组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三种酶活性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0.05),降低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的含量(P<0.05);溶菌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而Ⅱ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适量添加微生态制剂能促进中华鳖幼鳖的消化酶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促进幼鳖生长和发育,最适添加量为3 g/kg。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柠檬酸对草鱼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5%、0.30%和0.45%的柠檬酸,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养初始平均体重为(17.0±0.2) g的草鱼60 d。结果表明:0.30%柠檬酸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432.8%)和最低的饲料系数(1.30),其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1.37%(P0.05),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了10.34%(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0.45%的柠檬酸显著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脂肪沉积率(P0.05),饲料中添加0.30%的柠檬酸还显著提高了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干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0.15%和0.30%柠檬酸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丙二醛含量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30%和0.45%柠檬酸组的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0.15%~0.45%柠檬酸组的肠道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绒毛宽度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提高草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草鱼饲料中柠檬酸的适宜添加量为0.30%。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6.73±0.21)g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莺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脂肪水平为2.04%、4.43%、6.88%、9.02%、11.98%和13.39%的试验饲料,研究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当添加量为6.88%时,胭脂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RNA与DNA比值达到最大值,饲料系数达到最小值,二元回归分析确定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达到极值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6.62%和7.02%,能蛋比分别为45.77和45.96 kJ/g;2)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胭脂鱼肠道消化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脂肪酶活性先升高后稳定,淀粉酶活性则先降低后稳定,转折点均出现在脂肪水平为6.88%时;3)饲料脂肪水平对脂肪代谢亦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血清总脂、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增加,肝胰脏苹果酸脱氢酶和血清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由此得出,胭脂鱼的适宜脂肪水平为6.62%~7.02%,最佳能蛋比为45.77~45.96 kJ/g;饲料脂肪水平增加,使肠道蛋白酶和淀粉晦活性受到抑制,血脂水平增加,脂肪合成代谢酶和脂肪分解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6):16-19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蛋白水平条件下水产复合酶对鲫鱼(3.47±0.05)g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共分5个组,T0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蛋白含量为33%左右);T1、T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500g/t的复合酶;T3、T4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降低1.5个百分的蛋白再分别添加200、500g/t的复合酶。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进行90 d的循环水养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直接加酶的T1、T2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提高了4.82%、6.71%;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2.51%、3.23%;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1.06%、3.19%;且500g/t的添加量组(T2)较200g/t组(T1)有改善;但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降低1.5个百分点蛋白添加酶制剂的T3组生长性能有下降趋势,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小于对照组(T0组),饵料系数大于对照组,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与直接加500g/t酶的T2组差异显著。T4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当。与对照组(T0)相比,直接加酶和降低蛋白加酶均有提高鲫鱼干物质、粗蛋白、能量和磷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其中,T4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加酶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54、2.99、1.87和3.21个百分点;T1组的能量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其它组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2组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随复合酶添加量的增加,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淡水石斑鱼为试验对象,采用4×3因子方法,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脂肪含量对淡水石斑鱼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蛋白质水平为40%、44%、48%和52%,脂肪水平为8%、12%和16%。投喂56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指标、肌肉成分及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探讨淡水石斑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需求量。结果表明:48P/8L组末体重最大,显著高于40P/8L组和44P/8L组(P0.05);饲料中不同蛋白和脂肪组对淡水石斑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48P/8L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52%蛋白含量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52P/16L组粗蛋白最大,40P/16L组粗蛋白最小。44P/16L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最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48P/8L组蛋白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除52P/8L、52P/12L和52P/16L组之外的所有组(P0.05),投喂48P/8L的饲料组脂肪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因此,淡水石斑鱼蛋白质和脂肪的最适需求量为48%和8%。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复合微生态制剂乳酸芽孢M3添加到草鱼基础日粮当中,研究其对草鱼鱼种的生长、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3添加量为125g/t时可起到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含肉率、肥满度、特异性生长率、肝体指数、增重率、肠长指数的作用,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将新鲜虫草培养基制成干粉,以不同比例(0%、5%、10%、15%)添加到刺参饲料中,制成等能、等氮饲料D1、D2、D3和D4,研究其对体重为(1.24±0.41)g刺参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D2、D3和D4组刺参的增重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均不同程度高于D1组,且饲料系数有效降低,其中,D3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D1组24.65%(P<0.05)。对刺参肠道的消化酶分析表明,D3组蛋白酶活力最高,D4组次之,并且均显著高于D1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10%~15%虫草培养基促海参生长效果最好,并有效降低了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生长性能角度研究了非淀粉多糖酶对奥尼罗非鱼肝胰脏、肠道(前、中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60 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5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水平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0、0.01%、0.02%、0.04%)的基础日粮,喂料后0,1、3、5 h对各组进行组织采样,研究非淀粉多精酶对罗非鱼肝胰脏、肠道(前、中后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0.02%和0.04%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2)蛋白酶活性分别按肝胰脏、胃、肠道依次升高;(3)添加0.04%非淀粉多糖酶组罗非鱼肝胰脏、胃蛋白酶活性最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除喂后5 h采样结果外,其它时间采样检测结果均以添加0.01%非淀粉多糖酶组中后肠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适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影响不大,高量添加非淀粉多糖酶(0.04%)对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前、中后肠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初始体质量为(71.02±0.37)g的淡水石斑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糖添加水平对淡水石斑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分别添加0%、5.50%、11.00%、16.50%和22.00%的玉米淀粉制作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每个糖水平设3个重复,饲养50 d。结果显示:11.0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22.00%组(P0.05);人工配合饲料中糖水平的升高对饲料系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11.0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大,饲料系数最小。11.00%组和16.50%组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但5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1.00%组肠道脂肪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0%、5.50%和22.00%组(P0.05),与16.50%组差异不显著(P0.05);11.00%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0%组(P0.05)。随着饲料中糖含量的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1.00%组的T-AOC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1.00%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高于其他各组,显著高于0%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糖含量为11.00%的饲料,既能提高淡水石斑鱼生长效果,又可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