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副、毒作用的逐渐认识,掀起了食用绿色食品的热潮。  相似文献   
22.
《粮食储藏》2014,(3):52-52
近日,我国提交的关于粮食类国际标准的两个新提案ISO19942《玉米-规格》和ISO15141《谷物和谷物制品-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的投票批准,正式在ISO注册立项。  相似文献   
23.
曲霉毒素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透最彻底的一种毒素,同时也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毒素。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浓度高低与动物疫情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动物多系统的直接破坏,高强度地抑制动物的  相似文献   
24.
试验研究红曲霉合生素对延边黄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择6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延边黄牛母牛为试验动物[(325±25)kg],采用3×3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纤毛虫数、NH3-N浓度和BCP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采食后各组pH值无显著影响(P0.05)。瘤胃内NH3-N浓度均处于合成瘤胃微生物的最佳浓度范围内,红曲霉+中药组与对照组、红曲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6h纤毛虫数量对照组显著高于红曲酶组和红曲酶+中药组(P0.05)。其它时间差异不显著。红曲霉+中药组BCP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说明红曲霉+中药组有提高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合成的作用,因而可促进瘤胃内养分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25.
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部分中小规模猪场易于忽略的问题。主要有两种错误观点:(1)肉眼看不见就认为没有霉菌毒素;(2)全价料没有毒素。霉菌毒素非常稳定,即使颗粒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也难于彻底破坏。  相似文献   
26.
闫超 《饲料研究》2005,(7):31-32
曲霉毒素(Aflatoxin)是常见霉菌—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在自然界的存在较寄生曲霉普遍,而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所有已知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其毒效相当于砒霜的68倍。此菌能在受禽染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尤其是玉米和花生)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1960年,英国发生一宗导致10万只火鸡幼仔死亡的中毒事件,后来查明是由于火鸡吃了含有霉变花生饼的饲料引起的,因而发现这种毒素。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引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据FAO统计,全球每年由…  相似文献   
27.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及体表面等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是需氧的喜酸性环境的微生物,它分解某些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蛋白质等的能力较强,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了很大作用。霉菌中的曲霉(Aspergillus)类几乎在各种类型的有机质上都能出现,许多种曲霉具有强大的酶系统,应用于发酵、食品、医药等许多工业生产。我国自古以来就利用曲霉做发酵食品,例如利用米曲霉(ASP.oryzae)的蛋白分解能力做酱,利用黑曲霉(ASP.niger)的糖化能力制酒等。现代发酵工业中利用曲霉生产柠酸、葡萄糖酸、酶制剂、抗生素等。正是由于霉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有机物的能力较强,所以曲霉属真菌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一直应用,但研究不够深入;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给动物带来胃肠道菌群失调,耐药性以及药物残留等危害,所以人们对曲霉属真菌类添加剂又重新重视,本文就曲霉属真菌对反刍动物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6级Andersen生物空气采样器和常用真菌计数培养基,在鸡舍入口处收集气溶胶真菌,经培养和纯化鉴定出78种真菌,其中包括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及镰刀菌等在内的50余种真菌。研究表明鸡舍入口处空气真菌污染程度与鸡舍内没有显著差异。早晨气溶胶真菌浓度明显低于中午(P=0.07)和晚间(P=0.05)的浓度,且夏秋季节浓度相对较高,峰值在7月份。鸡舍内气溶胶真菌的年平均浓度为2.3×103 CFU/m3。黄曲霉、烟曲霉、黑曲霉在鸡舍空气中的浓度相对较高,分别超过真菌气溶胶组成平均浓度77.7 CFU/m3、63CFU/m35、7.1 CFU/m3,而镰刀菌是常见的空气真菌,其总平均浓度为74.6 CFU/m3,比平均值高出45.3 CFU/m3。平均CMD值分别为3.1μm;GSD分别为2.1。每分钟可沉积到支气管和直接侵入肺泡的活性真菌量分别是居室的3.4倍和3.3倍。本研究探讨了真菌气溶胶不同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从其组成、浓度及粒子大小定量评估采样点鸡舍真菌气溶胶的危害,为有效控制禽类真菌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资料。  相似文献   
29.
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希望通过诱变处理,选育高产菌株,以达到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通过筛选和产酶试验,选育出的菌株P10,产中性蛋白酶酶活可达2000U/g,,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7%,产酶性能稳定,能够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实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菌株现有的米曲霉菌株以及经诱变后纯培养得到的53个菌株,编号为A1-A28及P1-P25。1.1.2主要仪器与设备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温度计、秒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1.1.3主要试剂和溶液福林试剂、0.4mol/LNa2CO3、0.4mol/LC…  相似文献   
30.
曲霉毒素(aflatoxin,AFT)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毒性极强,主要毒害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引起腹水,肝脾肿大及消化机能障碍。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现了这些真菌大量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已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