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8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3篇
  17篇
综合类   253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低磷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低磷胁迫对小麦苗期性状的影响,在对照(200 μmol/L KH2PO4)和低磷(5 μmol/L KH2PO4)条件下比较了6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苗期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不同,低磷诱导小麦根系伸长,根系生物量(根鲜重和根干重)增加,供试的6个小麦品种在低磷条件下的根系鲜重和干重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低磷处理对地上部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对不同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低磷胁迫处理对小麦根系性状的影响大于地上部性状,不同苗期性状受低磷胁迫影响的程度分别为:根系鲜重>最长根长>根系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苗长。6个供试小麦品种中,‘中国春’对低磷胁迫最为敏感,而‘京411’的耐低磷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72.
通过对包被单抗和酶标单抗以及抗原最佳工作浓度的优化,建立草鱼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体系。用分光光度法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进行测定;用脱脂奶平板法对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单抗最适稀释液为pH9.4的碳酸盐缓冲液,洗涤液为含φ=0.05%Tween-20的PBS,包被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800,酶标单抗最适体积稀释倍数为1∶6 000,抗原最佳工作浓度为3×104cfu/mL。试剂盒与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有特异性反应,脱脂奶平板法与试剂盒法对草鱼患病检出率基本一致,符合率达90%;试剂盒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检测灵敏度为7×103cfu/mL。  相似文献   
73.
晚霜冻胁迫后冬小麦株高降低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晚霜冻胁迫对冬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阐明株高降低特性及其与节间长、穗长和籽粒产量的内在关系,为晚霜冻害评估指标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低温室和田间可移动式霜箱2种模拟霜冻手段,分别以冬小麦幼穗发育阶段(小花原基分化、雌雄蕊原基分化、药隔形成、四分体形成和抽穗期)和零下处理温度(-1℃、-3℃、-5℃、-7℃、-9℃和-11℃)为梯度,共开展6期盆栽试验和3期小区试验;在考察植株茎部冻害、测定株高与其构成因素、统计籽粒产量要素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函数拟合、以及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晚霜冻胁迫下株高降低特性,分析各构成因素对株高的贡献、以及株高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关系。【结果】(1)在雌雄蕊原基分化至药隔形成后期,株高随处理温度降低而呈突变性降低特征,处理温度低于-5℃左右时突变开始,且不同植株个体、品种间有一定差异;在同一处理温度下,株高最大降幅出现在药隔形成后期。(2)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形成前期和药隔形成后期,对株高贡献排前两位的节间分别为倒四节间和倒三节间、倒三节间和倒二节间、倒二节间和倒四节间,其长度均因冻害胁迫而显著缩短,且与株高呈极强显著相关性(P0.001),此时株高亦呈显著降低趋势。(3)株高与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符合幂函数曲线特征,其中,单株产量的降幅随株高降低而呈现先快后慢的变化态势;当单株产量因冻害胁迫降低至1.5 g以下时,其随株高继续降低而不再明显减少,此时穗粒数变化也已不大。【结论】在模拟晚霜冻胁迫条件下,正在伸长或待伸长的冬小麦节间长度与穗长显著缩短;当缩短节间与对株高起主要贡献的节间相一致时,株高显著降低。利用节间缩短特性、以及单株产量和株高降低之间的幂函数关系模型,可为冬小麦生长后期植株倒伏以及产量损失风险评估方法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74.
基于EFAST方法的AquaCrop作物模型参数全局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敏感性分析是作物模型本地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作物模型的校正与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2012—2013、2013—2014和2014—2015年冬小麦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扩展傅里叶幅度检验法(Extended Fourier Amplitude Sensitivity Test,EFAST)对AquaCrop模型42个作物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敏感参数。【结果】(1)对干生物量敏感作物参数是: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生物量生产的最小生长度(stbio),引起冠层早衰的土壤水分消耗上限(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归一化水分生产力(wp))、蒸散参数(作物冠层形成后到衰老之前的作物系数(kcb))、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冠层生长系数(cgc),从播种到出苗时长(eme),最大冠层覆盖度(mcc),冠层衰老系数(cdc),从播种到成熟的时长(mat),产量形成过程中收获指数的建立长度(hilen))。其中stbio,kcb,wp和cgc 4个作物参数敏感性指数最大;(2)对冠层覆盖度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cgc,mcc,每公顷株数(den),出苗率达到90%时的土壤覆盖度(ccs),mat和cdc)、根区发展参数(最大有效根深(rtx))、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蒸散参数(kcb);(3)对产量最敏感的参数是作物冠层和物候发展参数(从播种到开花时长(flo),mat,cdc,hilen和从播种到开始衰老时长(sen))、水分和温度胁迫参数(psen)、生物量和产量参数(参考收获指数(hi)和wp)、蒸散参数(kcb)。【结论】利用EFAST方法对AquaCrop模型中的作物参数进行一阶和全局敏感分析,最大干物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以及干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敏感性参数的选择上差异不大,但排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干生物量的敏感性分析不能分析作物参数对干生物量在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结果不全面;冠层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一阶和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敏感参数的选择和排序上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局敏感性分析中作物参数的敏感性指数更高,对冠层覆盖度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本研究结果用于AquaCrop模型本地化,可提高该模型在北京地区的模拟效率和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75.
席丽  秦新喜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5):1414-1424
试验旨在评价39.1℃恒温下绵羊催产素在渗透泵(ALZET®)中的稳定性。试验分为3个组,分别为渗透泵组、微量离心管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始终冻存于-80℃以外,另外两组置于39.1℃培养箱中进行孵育,分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所有样品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quadrupole/flight time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MS)方法获得氧化产物提取离子流色谱图,通过比较各产物的峰面积,分析催产素在39.1℃缓释泵中的氧化过程。结果表明,催产素在39.1℃缓释泵及微量离心管中均表现出氧化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两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渗透泵组和微量离心管组不同时间点采集样品中催产素原型占对照组原型的百分比分别为83.6%~117.8%和83.2%~116.2%,说明在渗透泵植入绵羊体内试验中需要考虑因催产素氧化引起的含量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河南商丘地区棉花黄萎病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河南商丘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型群体变异,对该地区棉花上分离的8株单孢菌株的菌落形态、显微结构、致病力、ITS序列、系统进化及菌体蛋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属于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系统进化树显示8株菌株并没有聚在同一进化枝上;8株黄萎菌菌株存在致病力差异,SQ4菌株致病力最强,属于落叶型,而其它致病力较弱的7个菌株属于非落叶型;不同致病力的菌株间蛋白谱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7.
土地制度既是农村的基本制度,又是农村土地税收制度调整的关键。对对土地税制度进行研究,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保护耕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我国应建立以宪法为主导的土地税税法体系;统一土地税收立法,建立科学的土地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山羊症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例山羊痘病羊为试材,采用病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技术,对皮肤、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痘疹及颌下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肺脏和脾脏进行了宏观和显微观察。[结果]皮肤痘疹多呈灰白色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有的病例痘疹内出血,呈暗紫红色。胃黏膜上的痘疹均呈灰白色。在痘疹部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结、肺脏和脾脏内的巨噬细胞,均可检出胞浆内包涵体。[结论]皮肤、肺脏和胃黏膜表面的痘疹和痘疹部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包涵体为山羊痘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为山羊痘临床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
奶山羊不同锌源的消化吸收规律及适宜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奶山羊日粮中不同锌源的适宜添加量及消化吸收率,为配制饲料选择合适的锌源提供指导。本研究以安装消化道三位点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对象,采用连续灌注的方法,从瘤胃分别灌注不同梯度的硫酸锌(ZnSO4)溶液和复合氨基酸螯合锌(Zn-AA)溶液,分别采集十二指肠食糜、回肠食糜、粪和血清样品,检测锌含量,计算奶山羊肠道的消化率,确定不同锌源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1)奶山羊对2种锌源的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n-AA的全肠道消化率高于ZnSO4,分别为(70.01±1.8)%和(65.41±8.2)%;2)奶山羊对锌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大肠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血清锌与食糜锌水平的消化率变化同步,而与不同锌源的消化率呈负相关;3)ZnSO4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mg/kg(RM)(瘤胃内容物),选择添加范围为40~60mg/kg(RM);Zn-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mg/kg(RM),选择添加范围为40~80mg/kg(RM)。奶山羊小肠和大肠对2种锌源均可消化吸收,相同水平下奶山羊对Zn-AA的消化率高于ZnSO4,血清锌水平与添加的锌水平和锌源有关,消化道对Zn-AA有更高的耐受量。  相似文献   
80.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在中国已成为生态学、地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较多,但是研究的内容局限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评估,其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受到质疑。该文研究认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技术和方法上,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长期监测、促进信息共享,将能值分析方法和价值量方法相结合,可以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结果更加科学;在理论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利贡献的研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现状和机理的研究、以及如何利用经济制度和政策等措施对湿地高效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