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4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洛阳市洛龙区农场进行的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黄腐酸+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有机水溶肥料对干旱地区小麦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水溶性肥料增强了小麦叶片的SOD和POD活性,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以喷施黄腐酸+含腐植酸效果最好,小麦折合产量7683.0 kg/hm2,较喷清水处理增产624.0 kg/hm2,增产率8.8%。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菌群之间配比协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乳酸杆菌、乳酸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等菌种进行单独培养和不同比例的混合培养,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H值、活菌数量及光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含有25%混合菌液的发酵麸皮相比,含50%混合菌液的发酵麸皮,在发酵24 h后的需氧或厌氧活菌总数都有升高趋势(P>0.05),发酵1周后其pH值的下降趋势明显(P<0.05),说明乳酸菌数越多使pH下降越大。利用需氧(LB)和厌氧(MRS)培养液分别交叉培养需氧菌和厌氧菌,均能在相应的培养基上生长。充分说明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培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如果用滤菌膜过滤后的培养过乳酸菌的MRS培养基来培养需氧菌时,这些菌种均不能在滤液中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负压对酵母繁殖力、酵母形态、发酵性能、发酵副产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平板和显微镜观察,发现负压对酵母的繁殖力和形态有一定的影响;抽样的最大乙醇浓度、乙醇生产力比对照高;抽压过程中有一部分糖被消耗转化为菌体的维持能;并根据发酵结果,对菌体生长、糖消耗、CO2生成、乙醇生成进行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Excel的氟化物含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水中的氟化物含量,可利用Excel软件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结果既准确,又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生态有机肥,获得激活土壤活性的微生物,从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提高烟叶的抗病性、产量及品质。[方法]基于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研究,采用非传统改良土壤的方法改良烟区土壤,施用生态有机肥。[结果]土壤中细菌、硝化细菌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增加,容重降低;烟叶含Cl量降低;总糖、还原糖、钾、苯甲醇和巨豆三烯酮2含量有一致的升高;黑胫病、花叶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比对照平均增产17.9%,效益增加20.2%,上等烟增加6.5个百分点。[结论]施用生态有机肥有显著的改良土壤、提高烟叶产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彬  王超 《农机化研究》2019,(2):206-210
提高采摘机器人对运动目标的定位能力是提高机器人采摘精度的重要途径,但对于运动果实目标的跟踪和识别需要实时处理大量的图像数据。为有效处理并利用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待采摘果实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云平台的图像并行处理方案。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具有运动图像采集和无线传感网络传输功能的采摘机器人,并搭建了基于云存储并行计算的图像抓取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采集的果实图像资源作为原始数据集,对运动待采摘目标进行了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可以成功地获取运动果实的位置信息,且采摘机器人成功采摘率较高,对于高精度采摘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梁俊娟  李巧君 《农机化研究》2019,(6):224-227,232
为了提高旋耕埋草机的功率检测准确性和效率,实现旋耕埋草机的结构优化,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到了埋草机的功率测算过程中,并采用Lab VIEW软件设计了功率检测虚拟平台,从而实现了旋耕埋草机的功率数据采集、处理和仿真模拟。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一台简单的旋耕埋草机为例,在农田里展开了试验。首先,对其作业性能进行了测试,在保证其能正常作业的情况下采用虚拟仪器对功率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和实际功率仪器上的采集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虚拟仪器得到的功率和实际功率相吻合。由此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旋耕埋草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为农机智能检测仪器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鉴定出对松材线虫有较高杀灭活性的放线菌,并确定其毒力因子。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3个敏感菌株为抑菌检测对象,从南阳师范学院校园内、白河边、宝天曼、卧龙岗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抑菌活性最高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将该菌株进行杀松材线虫活性测试,并分离纯化出杀线活性物质。结果筛选出4株有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C611、C612、C614、C619,其中C611菌株对藤黄八叠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高抑制活性。结合该菌株形态学、生理学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结果,将其初步确定为链霉菌属。将C611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7 d后,线虫死亡率高达85%,空白对照组死亡率为0,对C611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后,初步确定活性成分为呋喃它酮。使用含量为0.1%呋喃它酮纯溶液测试杀线虫活性,作用于线虫5 d后其死亡率高达96%。结论本研究筛选到的生防放线菌C611,鉴定出其活性物质为呋喃它酮,丰富了松材线虫生防菌的种类,本研究首次发现呋喃它酮对线虫有较强毒杀作用,为松材线虫生物防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玉米新品种鑫瑞36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与产量要素,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鑫瑞36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左右时,其产量水平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RT-PCR方法从玉米基因组中克隆到GRMZM2G056600(Zmhdz6)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长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8.46 kD。二级结构显示,编码的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Zmhdz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进化树和motifs分析发现,Zmhdz6基因属于HD-Zip-I家族成员且与高粱同源达到99%,单子叶植物亚群含有7个重要的motifs。Zmhdz6蛋白互作预测,发现互作的基因主要参与逆境胁迫、信号传导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荧光定量结果显示,Zmhdz6基因在雌穗和雄穗中高度表达,NaCl、PEG胁迫和外源ABA诱导时均上调表达。结果说明Zmhdz6基因可能参与玉米逆境胁迫的应答和信号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