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合理利用资源丰富的速生材可有效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等问题,而速生材由于生长周期短导致密度较小,因此需要通过压缩密实等改性技术才能满足速生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要求。针对木材压缩密实改性技术的预处理、热压密实和后期固定3个阶段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发现目前预处理主要有水煮、高温蒸汽、微波加热、浸渍和脱木素等方法,且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对压缩材的性能影响不同;含水率、压缩比、热压温度、保温时间、热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热压密实工艺参数对压缩材性能影响也有不同;后期固定主要通过高温加热和浸渍树脂固定等方法提高压缩材尺寸稳定性。尽管木材压缩密实技术相对成熟,但依旧存在预处理效果不好、压缩率低、环境污染和性能提升单一等问题,后续研究可以集中在优化传统预处理工艺、探索生物预处理工艺及实现绝缘阻燃等多功能压缩密实木材方面。  相似文献   
52.
针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精准投喂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深度图的鱼类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不以目标跟踪为基础,不受养殖现场光照条件限制,无须依赖于清澈的水体与稳定背景,通过对深度数据直接处理,以最低的计算量实现鱼类前景目标提取及背景图像剔除,用新方法获取清晰的鱼类摄食图像。进而通过深度图的目标像素点总数判断抢食鱼类的数量,结合目标像素点的变化率,实时反映出鱼类摄食活跃程度;与传统的基于二维图像纹理特征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计算量,为养殖现场的实时测控提供了可实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深度图不受养殖现场成像条件的限制,能以简洁的数据形式有效地表征鱼类的摄食规律,其方法对于分析在水面抢食浮性饲料,并在非摄食阶段栖息于水体底部的鱼类具有理想的分析效果。论文为鱼类行为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精准投喂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结合RACE 技术,从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根茎总RNA 中克隆次生代谢相关差异表达RNase-like 贮藏蛋白的编码序列,并进一步以DNA 为模板扩增全长基因, 获得一条开放阅读框为717 bp 的cDNA 序列,命名为PMP(GenBank,KC751542),相应基因全长1 074 bp。序列及其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3 个外显子和2 个内含子,编码238 个氨基酸,相应蛋白质的 分子量为27.47 kD,含有核苷酸结合的保守区域,属于RNase-T2 超家族成员。三七PMP 蛋白与人参 RNase-like 贮藏蛋白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达95%。实时荧光定量PCR 研究表明,三七PMP 基因在其根、 茎、叶、花等器官中均有表达,且3 年生根中表达量最高,暗示该基因可能参与三七皂苷次生代谢调控 及其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54.
早熟高糖易收获甘蔗新品种桂糖3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糖36(原名:桂糖03-1403,亲系:ROC23×CP84-1198)中至中大茎,发芽出苗好,分蘖能力特强,发株率高,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势优,特早熟、特高糖、高产、宿根性好、极易脱叶或自动脱叶,适应于中等水肥条件栽培。甘蔗蔗糖分15.58%,较对照种新台糖22(14.44%)增1.14%;产蔗量86.64 t/hm2,与新台糖22(88.29 t/hm2)相近;含糖量13.52t/hm2,较新台糖22(12.71t/hm2)增加6.37%。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UV-C处理对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贮藏期间冷害及风味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人参果的采后贮藏保鲜及防止低温冷害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及理论依据。方法 将人参果置于不同温度(0、5、10、15、20 ℃)下贮藏15 d,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的冷害指数、感官品质、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验证人参果在5 ℃及以下贮藏会发生冷害。采用0.25、0.50和1.00 kJ·m-2剂量的UV-C处理人参果,在5 ℃冷库中贮藏15 d,测定贮藏期间其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变化,并结合电子鼻测定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5 ℃冷胁迫下,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有效地保持了人参果的风味品质,减轻了人参果的冷害症状,抑制了人参果在低温下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在贮藏第15天,1.00 kJ·m-2UV-C处理组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低46%,1.00、0.50和0.25 kJ·m-2 UV-C处理组的冷害指数分别为30%、70%和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1%),且1.00 kJ·m-2 UV-C处理将冷害的发生时间推迟了6 d。通过线性判别法和雷达图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保持人参果较好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论 在冷胁迫下,不同剂量的UV-C处理均明显减轻人参果的冷害症状,不同程度地保持了人参果贮藏期的风味品质,延缓衰老;与其他处理相比,1.00 kJ·m-2 UV-C处理的人参果在贮藏期间冷害指数较低,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6.
在现有牧草切割机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复杂的种植环境情况,设计了小型往复式平衡惯性牧草收割机。该小型往复式平衡惯性牧草收割机采用对称的双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来变换成割刀的往复运动,由机架、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及执行机构4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小型柴油机带动传动装置,从而带动双动刀片往复切割牧草;双动刀片同时做方向相反的往复直线运动,对双刀间的牧草进行剪切,牧草切割完后便沿着特殊设计的犁型曲面挡板滚落到车轮两侧。对称设计的动刀片在刀片变向瞬间可抵消大部分惯性,可有效平衡刀片在切割过程产生的惯性振动,使得切割后留茬平整,破头率降低,利于牧草的再次生长。试验结果证明:牧草破头率降低25%,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结构设计合理,为非平原地带牧草收割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7.
应用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喜树碱类药性分子 4a~4n、5a~5n 和 7a~7f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室内杀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螨活性,其中化合物 4l (LC50:25.93 mg/L)和 7d (LC50:28.16 mg/L)的杀螨活性与喜树碱(LC50:24.55 mg/L)的相当。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喜树碱作为先导的新农药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旱地土壤耕作生态对木薯生长及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面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木薯单产及品质。[方法]利用水分(雨水)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生态类型对木薯生理生长及环境的影响。[结果]与降雨内涝淹水处理相比,降雨时正常排灌疏松土壤的含水量增加44.23%,容重降低17.32%,孔隙度增加38.26%,微生物菌落总数增加384.6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2.65%,光合效率增加55.28%,水、土流失量分剐减少83.70%和125.29%,这诸多因素构成了良好的土壤耕作生态。木薯产量达到46800kg/hm^2;反之,降雨短时渍水处理、降雨内涝淹水处理.因其土壤耕作生态不良,其产量分别为19125、6225kg/hm^2。[结论]在合理利用天然降雨、不渍水不淹水而保持良好的土壤耕作生态条件下,木薯种植容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9.
以紫花擎天凤梨(Guzmania‘Amaranth’)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催花条件下4种钙素调节剂对紫花擎天凤梨花芽分化过程中Ca和CaM(钙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紫花擎天凤梨花芽中Ca和CaM在花芽孕育期积累,在花芽发端期降低。促进剂A23187处理可显著提高总Ca和CaM的含量,提早CaM峰值出现,促进花芽分化;EGTA处理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推迟Ca峰值出现,延缓花芽分化;而TFP、W-7处理也可显著降低Ca和CaM的含量,延缓花芽分化。研究发现,Ca和CaM参与了乙烯诱导的花芽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60.
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施用保水剂的最佳用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增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木薯施用保水剂后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其最佳施用量为30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