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11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为获得有效拮抗烟草赤星病菌的生防资源,采用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对峙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对烟株的促生作用,验证菌株的产IAA能力,评价生防菌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5株细菌菌株中筛选到5株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其中菌株YW-2-6对烟草赤星病菌拮抗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1.32%,初步鉴定菌株YW-2-6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YW-2-6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烟草靶斑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YW-2-6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防效为56.93%,且菌株YW-2-6对烟株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菌株YW-2-6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2.
植物罹病组织中象耳豆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从植物罹病组织中直接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象耳豆根结线虫与其它根结线虫ITS序列差异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条件中的Mg2+、dNTPs、甜菜碱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同时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建立一种从罹病植物组织中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象耳豆根结线虫LAMP检测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在Mg2+的浓度为5.0 mmol•L-1、dNTPs的浓度为2.4 mmol•L-1、不添加甜菜碱、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扩增效率最优。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够从11个植物线虫种群中特异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检测灵敏度为1/200000头线虫DNA,比普通PCR灵敏100倍,能够直接从植物根结中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准确度为100%。【结论】本研究以rDNA-ITS序列为靶基因建立象耳豆根结线虫LAMP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经济等特征,能够从罹病植物组织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象耳豆根结线虫,具有极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番茄黄化曲叶病(TYLC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发病症状、病毒的鉴定和分类、发生与防治;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主要发生在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由南向北不断蔓延,其主要在番茄生产上造成严重的危害;依据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病条件、传播特点及国内外该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兼顾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利用基因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加快抗病育种的进程;分析表明加大抗病育种的力度,培育出稳定的抗病品种,能很好的控制和降低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64.
于污水中分离的嗜酸柏拉红菌(Rhodoblastus acidophilus)在应用中发现对苎麻根腐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iae和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嗜酸柏拉红菌PSB-01发酵原液对咖啡短体线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24h后死亡率达100%.发病麻园施用100倍PSB-01发酵液,60d后苎麻根内及根际周围土壤中的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3.8%和90.9%.田间试验表明,PSB-01菌剂不仅能有效防治苎麻根腐线虫病,对苎麻还有较大的增产效应,增产率达23.3%,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呋喃丹.  相似文献   
65.
改良剂对土壤中外源镉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不同改良剂(熟石灰、熟石灰+牛粪、钙镁磷肥、烘干磨碎的紫云英)对河潮土、第四纪红土红壤中镉(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可明显降低培养30 d后河潮土、第四纪红土中可交换态Cd含量,促进土壤中的Cd形志逐步由可交换态Cd向Fe-Mn氧化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转化.因此,熟石灰、熟石灰+牛粪、钙镁磷肥、紫云英均可作为有效的原位修复Cd污染的上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66.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豆田主要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是制约大豆生产的关键因子,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为大豆生产提供可持续稳产和增产的潜力.目前,我国转基因大豆至今还处于试验阶段,还不能商业化种植.2010年在中国农科院廊坊科研中试实验基地用5点取样法调查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豆田杂草种类及数量、田间密度(MD)、田间均度(U)、田间频率(F)和相对多度(RA)调查中,只有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呼交03-263豆田中狗尾草的F和RA显著低于亲本受体蒙豆12,其它杂草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呼交03-263、呼交06-698对豆田杂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7.
番茄抗性基因Mi-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1基因是重要的番茄抗病虫基因,编码蛋白质具有CC-NBS-LRR结构,抗性谱广,可有效防治根结线虫、马铃薯长管蚜和烟粉虱。综述了Mi-1抗性基因的抗虫特点,讨论了Mi-1基因的结构及其产物的抗虫类型,分析了Mi-1抗性基因对根结线虫、马铃薯长管蚜和烟粉虱的抗性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了Mi-1基因通过突变基因和水杨酸等途径对植物病虫害的抗性机制。通过客观评价植物内源Mi-1抗性基因对植物病虫害的作用途径,明确了植物Mi-1抗性基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可为植物病虫害的生物抗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为了解12a-羟基龟藤酮EC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幼虫、桃蚜、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上述4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在药后3 d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桃蚜、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是93.6%、98.3%、84.3%和87.6%.10%12a-羟基鱼藤酮EC防治此类害虫时不仅防效高而且作用速度和持效性均优于对照药剂52.5%农地乐EC;另外,该药剂在田间高剂量使用时,没有药害,对农作物安全.因此,该药剂可推荐用于防治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相似文献   
69.
根据已报道的昆虫毒素结合区钙黏蛋白片段对Cry1Ac蛋白有增效作用,本文以3龄小菜蛾幼虫为研究对象,选取其钙黏蛋白相同功能区的两个片段,将两个片段进行克隆。通过pGEX-6p-1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功能区片段PxCAD1及PxCAD2。使用致死中浓度剂量的CrylAc蛋白(1μg/mL)及较高浓度的PxCAD1(556μg/mL)与PxCAD2(551.25μg/mL)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体外复配生测,结果表明,PxCAD1可使小菜蛾幼虫的致死率上升为85.56%,PxCAD2则不能增强CrylAc蛋白的杀虫活性;而PxCAD1与PxCAD2本身对于小菜蛾幼虫并无毒性。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的协同片段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揭示Bt杀虫蛋白的毒理机制和害虫对Bt杀虫蛋白的抗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6种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水稻常用杀虫剂对旱稻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毒死蜱、三唑磷、灭线磷、丙溴磷、阿维菌素和杀虫双等6种杀虫剂在不同浓度和时期处理对旱稻孢囊线虫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中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对旱稻孢囊线虫的孵化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药剂长期处理对2龄幼虫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刚分离的孢囊较预先孵化7d后的孢囊对药剂的敏感性低;三唑磷和灭线磷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对孢囊线虫的孵化具有刺激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旱稻孢囊线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