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篇
农学   47篇
  13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番茄在气温低于12℃时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因此番茄生产受到了很大限制。多毛番茄是一种野生番茄,具有耐低温甚至抗冻的特性,短暂遭受0℃的低温,仍能正常开花结实。构建了多毛番茄冷诱导转录因子CBF1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番茄中,获得8株转基因阳性植株。转基因植株经冷诱导处理后,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含量均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则高于非转基因对照,表明转多毛番茄CBF1基因(ShCBF1)可以提高番茄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422.
基于ARIMA的猪瘟发病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P,d,q)模型预测猪瘟发病率的可行性,本研究对1999年1月~2004年12月A、B、C 3个地区的逐月猪瘟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的拟合,用2005年1月~2005年12月的猪瘟发病率进行模型预测效果的验证.结果显示ARIMA(0,1,2)模型计算出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可用于对未来的猪瘟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3.
为表达和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超抗原毒素,本研究从金葡菌中克隆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基因,构建了表达葡萄球菌肠毒素C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EC)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GEMSEC),通过大肠杆菌表达、亲和纯化、酶切、再亲和纯化,建立了便于大量制备高纯度的重组SEC(rSEC)的简便方法.此外,通过酶联免疫试验及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检测了rSEC免疫反应性,并通过测定rSEC刺激鼠脾细胞产炎性因子来检测了rSEC的超抗原活性.结果表明,rSEC与野生型SEC具有相同的免疫反应性和超抗原活性,为在今后对该超抗原进行进一步应用性开发和构建定点减毒诱变奠定了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424.
以抗赤星病烤烟 CV87为供体、感病烤烟 NC89为受体 ,采用子房注射 ( ZZ)、柱头滴加( DZ)和切柱头后滴加 ( QD)等 3种方法 ,将供体总 DNA导入受体。收获的种子发芽 ,得到的是 D1代个体 ,对其根尖及亲本的根尖进行细胞学观察测。结果显示 ,导入外源 DNA能够提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 ZZ、 QD和 DZ的 D1代的染色体畸变发生率 (变异率 ) ,细胞水平上较亲本分别提高 5.50 %、18.10 %和 3.80 % ,个体水平上较亲本分别提高 4 .80 %、13.30 %和 2 .4 0 %。畸变的类型以染色体落后为最多 ,其次是染色体桥 ,染色体断片及其他畸变类型出现很少。  相似文献   
425.
为进一步发掘野生大豆中的优质抗逆基因以用于大豆的种质改良,本研究选取积极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扩展蛋白基因为对象,在野生大豆中克隆了GsEXPA3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检测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转录情况,采用大豆毛状根转化试验分析其对于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启动子分析表明GsEXPA3基因的转录可能参与光、脱落酸及干旱胁迫响应并与类黄酮物质合成相关。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GsEXPA3基因的转录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在处理后12和9 h达到最高点,为对照组的3.27倍和2.09倍。GsEXPA3基因的过表达显著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毛状根的生长,毛状根数量、总根长和总根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6.83%、53.19%和53.35%。结果说明野生大豆扩展蛋白基因GsEXPA3对于栽培大豆的分子育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6.
扩展蛋白(Expansin)是一类具有非水解活性的细胞壁松弛蛋白,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抗性。为探究寒地冬小麦扩展蛋白基因TaEXPB12-A/B/D的功能,本研究将克隆自高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2号的TaEXPB12-A/B/D三个基因转化到拟南芥中,利用抗性筛选、PCR和Western-blot鉴定,分别获得了过表达TaEXPB12-A/B/D三个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进一步对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低温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存活率、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显示,过表达TaEXPB12-A/B/D三个基因可促进拟南芥根的伸长以及根毛和侧根的生长,且转基因拟南芥的叶宽、叶片数目、株高均显著高于野生型;低温处理后转基因拟南芥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Pro的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MDA的含量较低。以上结果表明,TaEXPB12-A/B/D三个基因的过表达显著促进了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并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27.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8∶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分别采用速冻法和慢冻法对制品进行冻干,结果表明,速冻法冻干后样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因此确定采用速冻法对样品进行冻干。对预冻时间、一期干燥第一步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加热的最高许可温度及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预冻时间1 h、一期干燥第一步干燥温度为5~10℃、干燥时间为14 h、干燥温度25℃维持4 h,为最优的冻干曲线。  相似文献   
428.
为综合评价大豆耐旱性,筛选耐旱大豆优质种质资源,本实验利用水分胁迫溶剂聚乙二醇(PEG-6000) 30%浓度对黑龙江省主推大豆品种中龙号、黑农号、东生号、黑科和黑河号、克豆号、东农和农生号、牡字号、垦字号、绥农号、佳豆和合农号等96份材料进行芽期耐旱鉴定。结果表明:中龙号3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3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黑农号4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2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东生号2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4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黑河49’、‘黑河52’表现出了较耐,‘黑科69’、‘黑科77’、‘黑科59’表现出了中耐;克豆号3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2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东农76’、‘农生2号’表现出了较耐,‘东农72’表现出了中耐;牡字号中2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1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垦字号中1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5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绥农号中2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4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佳豆和合农号中2个品种表现出了较耐,5个品种表现出了中耐。本研究为明确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性、挖掘大豆抗旱基因、开展大豆抗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宝贵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429.
TIFY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可以调控植物分生组织的分裂,控制果实成熟度,也能提高植物抗旱性,并且减少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害。本研究以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为材料,从砂藓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1个在干旱胁迫处理中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TIFY基因的m RNA序列,将该序列命名为RcTIFY1。我们对RcTIFY1基因全长CDS序列进行了克隆,并对RcTIFY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了砂藓在干旱和高温胁迫处理下RcTIFY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1 326 bp,包含1 2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42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片段。预测RcTIFY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TIFY家族的保守结构域。预测RcTIFY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6.14 kD,理论等电点为9.31,具有亲水性,不属于跨膜蛋白且不存在信号肽。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RcTIFY1基因在苔藓植物中的抗逆机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30.
本文分别构建了cry8E基因上游的启动子(Porf18E)和其上游缺失orf1基因的启动子(PΔorf18E)融合lacZ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分析,发现PΔorf18E的转录活性高于Porf18E。分别用PΔorf18E和Porf18E指导cry1Ac基因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两个启动子指导表达的Cry1Ac蛋白均可形成双锥形晶体;通过总蛋白定量分析发现,缺失orf1基因的启动子(PΔorf18E)指导的Cry1Ac蛋白表达量高于Porf18E启动子指导的Cry1Ac蛋白表达量;生物活性测定表明:PΔorf18E指导的Cry1Ac晶体蛋白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具有杀虫活性,高于Porf18E指导的Cry1Ac晶体蛋白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本文获得的强活性的启动子PΔorf18E是目前已报道的转录活性最高的cry基因启动子,该启动子为Cry蛋白的表达和遗传工程菌株构建提供了重要元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