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篇
  22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玉米主栽品种久龙8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开展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玉米发育进程、叶面积、植株干物质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反应不同。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土壤相对湿度的偏差在±5%之间不会对玉米发育进程造成差异。玉米叶面积、植株干物重对不同土壤湿度反应明显,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0%,尤其中层(30~50cm)土壤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对叶面积增加为正效应作用,且对玉米干物质增加和玉米籽粒灌浆均有利,可使玉米果实重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2.
2008年-2011年,黑龙江省依安县马铃薯的晚疫病连续发生。尤其是2011年,由于7月份天气高温、潮湿,马铃薯的晚疫病超出常年平均值20%~30%,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给农业收入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该疫情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近44年来黑龙江省夏季低温指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利用1971-2014年黑龙江省80个气象台站夏季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观测资料,结合低温指数模型,通过趋势变化、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低温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夏季平均低温指数呈减少趋势,夏季低温指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初变化不明显,而2010s以来明显减少,夏季平均低温指数较春季小。气温从1980s升温以来,低温指数明显减少,夏季低温指数自1970s中期以来明显减少,低温指数序列突变开始于1983年前后,夏季低温指数变化与气温呈负相关。夏季低温指数存在18~32 a,6~14 a和4~8 a三个尺度的周期变化,其中18~32 a尺度非常稳定且具全域性,在1980s中期以前6~14 a尺度较为稳定,在1980s中期以后4~8 a尺度较为稳定,7~12 a尺度年周期变化最明显但有局域性(1980s中期以前),24~31 a尺度能量虽弱且具有全域性。夏季低温指数有26、8、和5 a的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8 a,平均周期为5.5 a;第二主周期为26 a,平均周期为14.5 a。  相似文献   
44.
<正>为满足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需求,以及对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理念深刻认识,本文根据我国气象局建设智慧气象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规划,从农业气象观测方式方法、信息化程度、关键技术试验研究、精细化程度等方面,通过气象人才队伍配置、部门联动、服务水平等方式,结合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需求,以增强智慧气象新理念、建立现代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完善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等方式,合理解决当前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智慧农  相似文献   
45.
<正>农业是一项高度依赖气象的一项特殊产业,农业气象对于其影响十分明显,而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的影响也在上升。为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保障工程的科学实施,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稳步推进精细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应以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促进提质增效、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等需求为核心,将气象观测工作广泛应用到农业  相似文献   
46.
本试验以东农豆252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水平,研究其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施肥水平。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春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要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精准气象信息的支持,尤其是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防等,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趋利避害,以及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文章对我国气象工作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气象工作在我国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48.
从风险评估的视角来看,目前对于农业领域有必要全面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这是由于,农业气象灾害将会威胁到农业安全,并带来农民收益的减少与降低。因此对于灾害风险评估的领域而言,应当明确当前开展风险评估的具体流程与技术手段,进而给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未来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49.
研究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可反映降水对其产量的贡献,对作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及玉米生育期和产量资料,运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小波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旱作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961—2017年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总体呈现阶段性微升态势,振幅为33~59 kg/(hm~2·mm),且依次存在28,15,5,8 a周期变化,1961—1979年和1992—1998年为上升阶段、1980—1991年和1999—2017年为下降阶段;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空间分布高值中心以黑河—齐齐哈尔东南部—大庆—哈尔滨—双鸭山—佳木斯—伊春为闭合区域,高值为黑河的五大连池,低值中心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北部地及牡丹江市的宁安一带,高值区域内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振幅变化稳定,其他区域以高值区域为中心向外侧逐渐递减;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齐齐哈尔东南部—大庆—哈尔滨闭合区域尚有30~50 kg/(hm~2·mm)潜力可以挖掘,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呼中以北地区可挖掘潜力不足10 kg/(hm~2·mm)。不同的玉米种植区域,可采取合理密植、保墒耕作、适时施肥等措施提高玉米降水利用效率潜力。  相似文献   
50.
结合黑龙江省2018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对2018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及广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2018年农业气象年景属平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春季局地内涝、春季干旱、后春阶段性低温、夏季局地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以及盛夏局地短时洪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